8月6日晚8点,重庆区县“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黔江专场直播准时开播。
直播中,土家织锦西兰卡普、黔江鸡杂、石鸡坨土陶等众多非物质遗产一一亮相,网友纷纷撸起袖子一顿“秒杀”。
其实,这些非物质遗产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黔江文创产品的代表符号,更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增收。
西兰卡普研发出60余种文创产品
直播中,黔江幺妹李佳的挎包引来网友的注意。
黔江区长徐江介绍,李佳的挎包正是黔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织锦中最有名的代表。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土家人的花铺盖,又被称为‘土家瑰宝’和‘土家之花’。”
徐江说,西兰卡普以前主要用于土家人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如今黔江的非遗传承人已经把它发展成为工艺品。
直播中还展示了一副西兰卡普壁挂,四十八勾图案由典型的西兰卡普代表图纹组成,搭配传统土家族经典色彩,充满民族风情和文化气息。引得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刷屏“想买”。
西兰卡普传承人鲁艾华也来到直播现场,为网友上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他介绍,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用手工在我们的腰裹斜织机上反面挑花而成。西兰卡普做起来很复杂,就连非遗传承人鲁艾华一天下来也只能织几公分,正所谓“一寸织锦一寸金”,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据了解,目前黔江旅游职业学院、职教中心已开设西兰卡普非遗传承和文创产品开发课程,让制作工艺代代相传,文创产品也不断推成出新。目前已培训近千人,研发了60余种文创产品,实现就业500余人。
徐江直言,对于黔江来说,西兰卡普不仅是一个文创产品,更是扶贫产业。目前土家十三寨的很多姐妹都在西兰卡普扶贫车间工作和学习,并因此摘下贫困帽子。
拓展黔江鸡杂品牌门店200余家
说起黔江,不得不提到黔江鸡杂。
直播中,同样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黔江鸡杂屡屡出镜,引得屏幕前的吃货们直流口水。
黔江鸡杂不仅有重庆美食独特的“麻辣鲜香”,还兼具土苗地区的民族特色,其制作工艺考究,体现了黔江人民对食材的精妙运用。
当工作人员将炒好的鸡杂和碟子分别装好切成条状的泡萝卜、土豆、泡海椒端到桌上,直播间顿时沸腾了,评论区全是“好想吃!”“看到就觉得安逸!”“我要买买买!”。
“品尽武陵物华,味在黔江鸡杂。”徐江大方地揭秘起黔江鸡杂的配方,“黔江鸡杂在选材及制作时要注意,一定要用黔江本地的老坛泡萝卜,二是要选用黔江的高山小土豆,三是要用我们最香的土鸡的鸡杂,四是炒制过程中不要加水。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小火慢煨才能出香出味,越煨越香。”
徐江介绍,与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一样,黔江鸡杂作为一个产业在当地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一条就业“合作链”,助力当地居民就业。今年,黔江鸡杂还将在区外新拓展品牌门店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土陶扶贫工坊帮贫困户脱贫
在黔江,还有一项非常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鸡坨土陶。
据了解,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源于宋代,到今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鸡坨土陶采用龙窑柴烧工艺,烧制出来的器皿会出现其它烧制方式所达不到的釉色效果,成品古朴大气,特别适合制作茶道、香道用器。
直播中,黔江石鸡坨刘氏土陶制作技艺第30代传承人刘海龙说:“正是因为我们石鸡坨的气候和龙窑柴烧工艺相结合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温度、湿度、土质,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才造就这一份独一无二的精品。”
刘海龙还特地为网友带来了“镇馆之宝”南瓜壶,其纹路与真实的南瓜生长纹看起来一模一样,让人大开眼界。
徐江介绍,石鸡坨土陶也是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工坊项目。黔江在脱贫攻坚中把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与文化、旅游扶贫相结合,建起“石鸡坨土陶扶贫工坊”。工坊由石鸡坨土陶技艺大师刘沛良对贫困户进行培训,并将掌握制作技艺的人员招聘到相关企业就业,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又帮助贫困家庭实现经济增收。截至目前,已培训并帮助了近百名贫困户学员实现脱贫增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