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让红岩精神世代传承
10-26 06:28:30 来源:重庆日报

核心提示

如何让红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绽放夺目光彩

打造红岩革命文物精品展览,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助推红岩精神传承与弘扬

保护好红岩革命文物旧址和馆藏革命文物,让文物“延年益寿”;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用数字技术为文物本体“复原”

实施红岩景区品质提升工程,整体打造“红色三岩”文化旅游品牌

用活红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建成红岩党性教育基地

黔江区实验小学,学生在“小萝卜头”活动室观看“小萝卜头”资料展。(本报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游人参观曾家岩50号旧址(周公馆)。(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参观红岩村,是为了满足8岁女儿的心愿。”10月1日,正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的云阳市民龙良海说,“这次我开车5个小时,带女儿来到她心心念念的地方参观展览,感受红岩精神。”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中,一件件珍贵历史照片、重要历史文物、大型历史油画,以及充满科技范儿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

除了打造精品展览,重庆还通过保护利用红岩革命文物、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等多种方式,助推红岩精神世代传承。红岩革命文物在新时代里焕发新的生命力,绽放夺目光彩。

红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

“他的衣服鞋帽,许多都是补了又补……”5月10日,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毛泽东办公室迎来一位老人。他在办公桌前,将毛泽东同志艰苦朴素的生活娓娓道来。这位老人名叫吴连登,曾任毛泽东同志秘书。

吴连登对记者说,他上世纪90年代参观过红岩村,和20多年前相比,如今的红岩村自然环境更优美了,文物建筑也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修缮,他很欣慰。

一处处旧址讲述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一件件文物彰显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我们加强本体保护,完成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等35栋文物本体保护修缮,综合实施文物周边环境整治,保存了红岩革命文物旧址的真实历史风貌。”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说。

保护好革命文物,就是保护好历史的见证。

在渣滓洞看守所旧址中,复原陈列展览展出了30余件实物和200余张图片,借助互动体验、场景还原等,让观众走近红岩英烈崇高的精神世界。在修缮这处见证历史的“国保”建筑时,工作人员以“绣花针”功夫做细活儿,让建筑以更加健康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还加强智慧保护,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4期,建成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物保护专项档案库,用数字技术为文物本体“复原”,提高文物保护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红岩革命旧址全景漫游。

除了革命文物旧址,馆藏革命文物也得到很好保护。10月20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藏纸质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选中国文物学会等组织评选的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据悉,该馆馆藏文物8302件(套),纸质和纺织品文物占到90%以上,文物修复专家们接力守护,让文物“延年益寿”。

打造“红色三岩”文旅品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小小志愿者石雨鑫,今天我来为您讲述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故事……”10月6日,国庆假期接近尾声,仍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曾家岩50号旧址(周公馆),小小志愿者为游客免费讲解,获得一致赞誉。

如今,游客来渝旅游,钟爱红色旅游景点,但是如何提升游客游览体验呢?

朱军说,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正着力实施红岩景区品质提升工程,依托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曾家岩50号旧址(周公馆)等为主的红色景点,全力打造红岩文化公园,整体打造“红色三岩”文化旅游品牌。红岩文化公园首期项目建设内容包含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入口及周边环境改造、红岩干部学院改造等,如今已基本建设完成。

“我们还建成了红梅、荷花、海棠等五大主题花园,打造‘红岩最美小道’,吸引游客走进红岩,体验重庆都市红色精品旅游,并在舒心舒适的旅行中了解红岩历史、感受红岩精神、接受红色教育。”朱军说。

游客除了观看革命文物旧址和展览、观赏优美自然风光之外,还能上一堂党课和研学课程。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用活红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建成红岩党性教育基地,推出了“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开展一场深情祭扫、参观一个专题展览、聆听一堂专题党课、观看一场专题演出、重走一段红岩小路、抒写一段学习感悟”的“七个一”特色课程。该基地入选中组部、中央国家机关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名录,2015年9月基地开班至2020年12月,专题培训全国各地培训班7414个、党员8.7万人次。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所辖红色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红色旅游魅力,2018年至2020年接待观众2390万人次,其中2019年接待观众1150万人次。

生动传承红岩精神

运用好革命文物,就能激活发展的正能量。

朱军介绍,近年来,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用活用好红岩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让烈士回家、让“小萝卜头”进校园、寻找红岩发声人、红岩故事100讲等红岩品牌宣教活动。

其中,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由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自编自导自演,通过讲、诵、展、演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红岩革命故事。去年9月21日首演至今年9月底,已在高校、社区、企业、机关、军营等场所演出371场。

“没想到,这一别70年了,一别竟成永别。”展演舞台上,白发苍苍的李清缓缓走向舞台,伸出颤抖的双手,抚摸妻子张露萍烈士雕像时,深情感慨道。他眼中噙满泪水,台下观众泪眼婆娑。

这位老者是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导演白双全扮演的。除了担纲导演,他还在展演中扮演了八路军老班长、刘国鋕烈士的哥哥刘国錤等角色。他说:“我们都热爱红岩,用真情实感演绎红岩革命故事,希望让观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一场场展演,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观看展演时,我多次流下眼泪。”展演在四川大学举行时,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栓久感慨道,这堂特色思政课让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

除了系列宣教活动之外,系列文艺作品也助推红岩精神传承与弘扬。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背景下,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庆总站联合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出版集团、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了“红岩家书——寻访烈士绝笔后人”联合行动,制作了纪录片《红岩家书》,出版了图书《红岩家书》。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如何更好阐释弘扬红岩精神,让红色记忆历久弥新,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思考与探索。”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副主任黎余说,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期待红岩精神更加广泛而深入地传承,激励全党同志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书写中国共产党人新的精神史诗。

3位青年党员的红岩情>>

10月25日,记者采访了在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工作的3位青年党员,他们分别从事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宣讲工作。他们是如何在各自岗位上坚守、助力红岩精神传承的呢?

修缮文物 延长文物“寿命”

“工作两年,我担任30余栋红岩革命文物旧址保护修缮的现场负责人,见证了红岩革命文物焕发新生。”红岩联线管理中心遗址保护部遗址保护科副科长周勇说。

“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下辖53处革命文物旧址,最东端是渝中区的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最西端是沙坪坝区的渣滓洞看守所旧址。修缮前,我们要梳理每一处革命文物旧址的文献史料,查阅历史影像资料,这样一来,相当于比较系统地学习、回顾了红岩革命历史。”周勇说,通过精心修缮,文物“寿命”得以延长,整体形象得到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也更为舒适。

他介绍,革命文物建筑修缮之后,日常保养维护也很重要。比如注重防腐、防白蚁,及时清理小青瓦屋面的枯枝和落叶,以保证屋架不因潮湿出现病害等。目前,他正参与编制文物修缮工作报告及“四有”档案,以便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红岩革命文物。

学术研究 让历史面貌更清晰

“在这里工作,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心想把光辉历史研究好、把革命故事讲述好。”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叶维维说。

2017年博士毕业后,叶维维来到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从事研究工作。4年来,叶维维撰写了多个展览的文本大纲,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让她感到自豪的是,今年修缮竣工并对外开放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的展览文本就是她主持撰写的。

“单位文物征管部门征集到当年总馆很多历史影像,这些宝贵资源在展览中展出,让观众感受到新华日报员工在艰险环境中战斗的精神。”她说,展览中不仅讲述报史,还展示了《新华日报》是怎样报道的,如何通过丰富多样的副刊密切联系群众,如何通过报纸开展革命斗争等等,“可以说,学术研究让历史的面貌更为清晰,让观众进一步感知到红岩精神的魅力。”

叶维维说,今后,她将和同事们一道完善南方局先辈和红岩英烈在渝战斗的基础性档案,为讲好红岩故事提供丰富素材,为阐释好红岩精神丰富内涵提供充分历史依据。

宣讲展演 用革命故事感染观众

红岩文化产业集团演艺事业部副部长、红岩联线管理中心一级讲解员卢叶,是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的主持人和报告人。她已从事讲解工作20余年,“红岩革命故事深深感染了我,我要把这份感动分享给更多观众。”

“讲解员这个职业很了不起。”卢叶说,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观众了解了红岩英烈的斗争事迹,从而在心中将他们铭记。有一次,卢叶给一家人讲述了江竹筠烈士事迹,他们深受感染,从老奶奶到小朋友都泪流满面。她还经常给党员们上党课,“当看到党员们坚定的眼神、听到他们热烈掌声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好神圣。”

由于红岩革命故事展演受到各地观众追捧,卢叶和同事们经常是连轴转。“一切源自我们对红岩的热爱。作为红岩人,我们都有一种责任感,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烈的事迹宣扬出去,让观众感受到,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观众来到红岩景区,除了可以听讲解,还可以观看展演,更加深刻地了解红岩精神,并希望他们向更多的人宣传红岩精神。”卢叶说。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原标题:继往开来:让红岩精神世代传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