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直播带货背后,主播们究竟是个怎样的状态?他们的生活与带货收益真的如网络传说的那样吗?双11期间,上游新闻记者在重庆渝北见到了90后带货主播“吃货妹妹”谢筱箐。
每分钟卖货6000元
谢筱箐是一个名为“为美味而生”的直播团队主播之一。这次利用双11的机会,他们团队的主播都出动了,带了不少重庆特色商品。团队负责人、重庆夯格瑞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小江说,做淘宝直播3年,这是主播们第一次在重庆过天猫双11。他负责的“为美味而生”直播间,今年的天猫双11销售额目标是突破500万元。按照任务分配,这一天主播“吃货妹妹”谢筱箐工作时间如果按分钟来计算,每分钟要卖货6000元。
走进直播间,主播们正在热情向粉丝推荐产品。今天,谢筱箐要推160多个产品,其中大多是食品,从休闲小吃、佐料、豆腐乳、鸡蛋皮蛋到汤底汤料,每件产品都需要她亲自直播试吃。
“这个汤料真的太厉害了,有虫草花、茶树菇、姬松茸、羊肚菌等8种菇类,建议大家先放凉水中泡发半小时,然后在锅里煮……”“吃货妹妹”谢筱箐正在给粉丝们推荐一款煲汤干料包,一边喝着汤,一边教大家如何制作。
“15号链接,领15元券,总共87块,两大包一共是8小袋哦,建议大家两份一起拍更划算。”直播间也会发放很多代金券,给粉丝福利。
旁边还放着石斛、菌菇、小米、黄山烧饼、洪湖藕带、玫瑰酸枣仁粉等产品,这些都是谢筱箐今天要直播的产品。
“11月1日-10日预热,11日0点以后爆发,一直播到了3点钟,4点钟才睡觉,今天早上7点又开始直播。”截至到中午2点,已经推了70多个品类的产品,根据任务分配,她今天要完成160多个产品的推荐,每分钟要带货约6000块钱。
“有多少款就要吃多少,你吃了,你的粉丝才觉得放心。”即便每天都在吃,但是谢筱箐的体重却没有上过90斤,在她看来,这可能和每个人的新陈代谢有关,可能自己消耗比较快。
除了在直播中不停的吃,下了直播,谢筱箐依旧要正常吃饭。日常工作中,她每天下午5点半开播,下午2点到公司了解当天的直播产品,5点前吃员工餐。“为了给粉丝传达更简单产品信息,适合哪些人吃,主播也要提前来做功课。”
“每天大概直播50个品类产品,更新率保持在80%,大概有40个产品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张小江说,这就需要主播提前到岗了解产品参数和性能,日常时间,平台上每天有8万场直播,双11每天有12场到14场,只有不停的直播才不会掉粉。
三年团队从2人增加到30人
3年前,主播“吃货妹妹”谢筱箐还在四川自贡一家快餐厅工作,当时张小江也在自贡做一家冷吃淘宝店铺。
“我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她颜值也不差,于是我们一拍即合来做直播。”正值淘宝直播兴起的时候,张小江邀请谢筱箐来试一试,没成想谢筱箐亲切的邻家小妹形象,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一个月就做到食品主播的TOP1。
最初,我们只卖自家的冷吃卤味产品。“由于产品单一,开始掉粉。”张小江说,于是他们转型做“达人”,除了卖自家产品之外,开始为其他商家带货,直播间就靠两个人运作起来了。
张小江说,2016年发展很顺利,当年的双11一天就卖了几十万的销售额。这个数字也逐年攀升,2017年双11一天近200万,直播收益远远超过自营店铺的收益,2018年超过400万,现在依靠3名主播每天平均带货约40种,团队也做到了30人。
今年年初,张小江从长远考虑,把公司搬到了渝北区,一是在重庆能够招募更多人才,二是重庆有众多的特色农产品、土特产,希望用淘宝直播的方式带出去。“重庆有‘两才’,人才和食材。”
目前,张小江公司旗下有3个直播间,谢筱箐的“吃货妹妹”已积累40万粉丝,从2016年到现在,一直是淘宝美食TOP主播。
希望把直播间开到田间地头
今年的天猫双11,张小江并没有扩大带货规模。他说,今年把很多精力放在了直播间背后的产业链上,一方面要把自己经营的火锅底料工厂做起来,把重庆品质带向全国,另一方面,自己还在尝试实体火锅店,结合直播的模式,让重庆消费者也能为自己喜欢的产品代言。
“今年,我们变得更土味了。”张小江说,“今年参加了数十场山区的农产品直播,比如万州的乌江榨菜、奉节的脐橙,通过淘宝直播把他们带火了,看到很多外地人都夸我们这儿东西好,心里也很自豪。”
今年天猫双11,张小江的公司新增了两名主播,打算新开两个直播间,一个在泸州、一个在成都。“最大的愿望就是直播间不受地理位置限制,让主播走出去,让消费者看到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发掘更多的本土美味。”张小江说。
谢筱箐同样也期待“换换口味”,她说,做了3年多的美食主播,试吃了近3万种美食,直播近1200场,直播间每天下午2点工作,一直到夜里12点结束,她也希望尝试外场直播。“作为一名资格吃货,最难抵挡的是家乡味道的诱惑,此前带过石柱蜂蜜、开州南门红糖、磁器口麻花,都是很喜欢的产品。”
据张小江介绍,3年来,直播间服务了总共近3万个产品,服务的商家数量有3000个左右,其中90%都是美食。他说希望看到每个村都有主播,人们打开直播就能看到各地的风景和特色产品。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