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建立“医联体”信息共享系统
03-13 14:41:37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downLoad-20180313150432.jpg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

如何解决地方“医联体”的“联而不通”?如何通过制定有效政策,更好地激励基层医疗人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任红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医联体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任红建议,“医联体”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共享病人档案、检查结果、用药、治疗等信息,实现双向转诊通道,减少病人奔波之苦。

地方医联体存在“联而不通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任红通过调研发现,从目前的“医联体”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四个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的“医联体”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众多“医联体”没有统一规范的薪酬体系来确保组织的持续运作,门诊仍然是三级医院的主业务量,缺乏下沉医疗资源的动力,应在现行的法律法规范围内探索医生劳务回报制度。

二是医保杠杆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服务价格的差距不明显、医保报销比例差别不大、转到社区的基本药物下不来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居民仍然选择三级医院就诊,分级就医还不明显。

三是基层人员激励不足,基层服务提供能力不强。一方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缺乏,学历偏低,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向下转诊的需求,全国近400万医生中,全科医生只有18万人左右,不到5%,发达国家一般在50%;另一方面基层医务人员首诊激励动力不足,人才留不住,导致基层医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二传手”。

四是信息共享尚未实现统一平台。一些地方医联体存在“联而不通”“重形式轻实质”的现象,医疗机构之间尚未实现信息共享平台,患者上下转诊时,就诊信息和记录不能相互调阅,检查检验互不相认,检验结果二三级医院不认可,造成患者的医疗成本增加,影响了分级诊疗的推行。

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如何破解“医联体”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此,任红也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各级政府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机制。从法律层面明确医联体的法律定位,并在政策方面明确财政补偿、管理体制等。

二是在医联体内推行同质化管理。提升基层诊疗服务保障能力,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稳步提升基层卫生人员操作技能,发挥三级医院学科优势作用,逐步对基层医护人员的临床技能操作和诊断分析等开展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医保杠杆调节作用。根据分级诊疗建设要求推进以病种为主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公立医院依靠“做大蛋糕”的运行模式,可将部分病种在三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支付标准进行区分,促使三级医院多诊治疑难杂症病人。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包括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

四是重视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医联体”内各层级医院之间,有必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共享病人档案、检查结果、用药、治疗等信息,实现双向转诊通道,减少病人奔波之苦。健全远程会诊、二次诊疗建议咨询和双向转诊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疾病诊疗资料数字信息化等,让患者少跑路。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蒋艳 罗薛梅 李晟 摄影 胡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jp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