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圆通“内鬼”泄露40万条快递信息,堵住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的漏洞
新闻事实:近日,有媒体报道“圆通速递多位‘内鬼’有偿租借员工账号,40万条个人信息被泄露”一事,称被泄露的信息中包括发件人地址、姓名、电话以及收件人电话、姓名、地址,被泄露的信息数量超过40万条。11月17日,圆通速递回应称,调查发现疑似有加盟网点个别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员工账号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窃取运单信息,导致信息外泄。公司随后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全力配合调查,相关犯罪嫌疑人于9月落网。
工人日报评论:海量的用户个人信息是不少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而对于用户个人数据的保护,绝不能仅限于企业自我保护。相关工作应该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之中,网信、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建立跨部门的监督、保护体系,把企业的外部防护措施、内部自我约束制度提升到国家数据信息保护的战略高度,让企业涉及用户个人数据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时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只有从源头治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下游衍生个人信息非法倒卖等活动。
新京报:网红店卫生间含“偷窥女性”标志,是冒犯不是幽默
新闻事实:“男性小人趴在卫生间隔板上,偷窥女性小人”,这两天,上海某网红连锁餐厅的卫生间标志引发热议。而在有女性表达不适后,设计该卫生间标志的老板强调:这是一种幽默。
新京报评论:用“偷窥”的男性和“被偷窥”的女性当做卫生间性别标志,无疑是对男性、女性的双重冒犯。虽然是个性化设计,但在卫生间这样的场所设计出“偷窥”主题的图案,着实有些轻佻。标志中形象设计,也像是定制了二元化的角色模型:男性是偷窥狂,女性是受害者。这相当于给前者贴上“没有边界”的标签,也让二者觉得不被尊重。正因如此,很多网友评论:大家都觉得好笑的才是幽默,冒犯人的幽默只能叫“恶俗”。
澎湃新闻:中学生列队鞠躬,车里的老师不惭愧吗?
新闻事实:四川乐至中学安排学生在校门口列队迎接老师,被住在学校附近的居民拍下视频传到网上。视频中,有一辆车进入校门,学生们90度鞠躬,大声喊着“老师好”,而老师的车则没有停下。媒体介入后,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都有回应,他们称这是“学生自愿”,是学校搞的“感恩教育”的一部分,“校门口只是活动的一个点位”,其他点位还包括“帮着维持停车秩序,检查学生校牌”等。学校负责人也表示,会“不断优化方案,方案优化后继续开展(感恩活动)。”
澎湃新闻评论:视频之所以让人看着不舒服,还因为老师坐在私家车里,起码的还礼致意都没有。如果学生鞠躬,老师也向学生还礼,才能说体会师生之间尊重与关爱。老师坐在车里,甚至连车窗都没有摇下,这种所谓“感恩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的,只会是权威和服从。向坐在车里的老师90度鞠躬,不但是形式主义的,也是机械而冷漠的。
新闻事实: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的一篇题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的硕士学位论文引发热议。该论文指出,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导致格力电器产生内部人控制。同时,文章分析了董明珠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其采取的冒险决策和固执己见的自恋人格表现,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
红星新闻评论:学术论文是学理探讨,即便针对格力电器,展开个案研究,依然是经由案例分析,让理论落地开花。而人们对论文的了解大多来自报道,放观全篇论文,在整整近80页的正文中,不管是理论模型的选择,还是论证的过程依据,都富有动态的眼光,以此来看待董明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其结论也并非是情绪宣泄。尽管其结果颇有批判意味,但学术批判并非道德涉入。公众对论文批判性结论的理解,也应和现实道德拉开距离,回归到论文的论说语境中去。同样,学界对待学术批评,往往持包容开放态度,不为学术研究划定禁区,让学术研究自由展开。这样的包容态度,也值得社会在理解论文结论时,有意识地调整视角和倾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