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网络平台上一句“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众多游客纷纷涌上河南洛阳栾川县老君山景区吃泡面打卡。据媒体报道,老君山金顶平台上一片狼藉,遍地垃圾。景区及商家均表示,太多人来吃泡面,根本打扫不过来。
老君山变成“泡面山”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河南洛阳偃师夏都遗址博物馆周边的芦苇荡成了网红打卡地后,每天有数千游客前来游玩拍照,大片芦苇地遭到游客踩踏;青海格尔木市G315国道U型公路段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自2018年起就因游客停车拍照发生了8起交通事故。
此类新闻中,游客素质成为屡屡被吐槽的关键点。老君山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很委屈,因为每天都安排了清洁人员进行打扫,但抵挡不住在人数上呈碾压优势的“泡面军团”;偃师夏都遗址博物馆的保安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每天都在巡逻并阻止游客进入芦苇荡区域,但游客人数太多,嗓子喊哑了都还是管不住。
然而单纯批评游客素质,其实无济于事。随着社交媒体越来越发达,游客数量“一夜爆炸”成了许多传统景区始料不及的壮观场面。这也对景区管理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增加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劝阻,对景区最大承载容量进行合理预判并严格限流,增设文明宣传标识外,还应该意识到流量的重大效用。
众多网红打卡地是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而一夜爆红,也因此带来一系列“幸福的烦恼”,正所谓“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但网络流量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如果不加控制,自然一发不可收拾;但若能加以驾驭,未尝不能起到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
实际上,此前占领全网以及各大官媒的“丁真现象”就成为了流量时代一个典型的正面案例,通过他清澈的眼神、悠然自得的生活,唤起了人们对于田园牧歌式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将他所在的理塘推上了热搜榜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丁真和理塘产生兴趣,当地政府以及旅游部门积极呼吁广大游客到当地体验“丁真式生活”,回归自然纯净的生活方式,同时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丁真效应”无疑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一个相当成功的双赢案例,可谓“面子”“里子”都赚到了。
网红景区的诞生离不开流量,景区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主动出击,通过网友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包括与网络大V展开公益性质合作,展开宣传教育并进行正面引导。许多游客是通过网络媒体才有了到老君山金顶吃泡面的“小目标”,自然也能通过网络宣传让他们意识到,吃完泡面就地扔掉垃圾的行为其实很不值当。景区方面不能一昧责怪游客素质低下,而是要研究针对性的传播策略,“用魔法打败魔法”,才能够最大化的解决问题。
特约评论员 周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