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翟天临不知为何物的知网,又一次站上了舆论风口浪尖。
据长江日报报道,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把中国知网给告了。原因是后者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老先生没拿到一分钱稿费,自己下载还要付费。赵教授最终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余万元。中国知网不再收录他的文章,已收录的也全部下架。
自己写的论文被收录,不仅一分钱拿不到,想要下载还要另收费,这事儿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为何知网如此霸道,这还得从霸道的“授权方式”说起。根据新闻报道,大学、期刊想获取相关资源,就必须交出作者的授权;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提交论文时,一般也会被校方要求签订《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把论文授权给中国知网;学者向期刊投搞时,很多时候也是被要求授权中国知网使用。
这次赵教授发表的文章也是通过期刊渠道被知网收录,但从胜诉的结果来看,这样的“授权方式”并不合理,并且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二审时就如此陈述:期刊通过稿约单方声明不足以证明从作者处取得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及转授权的权利。
其实,这已不是知网第一次因为侵权被告。早在2008年,就有78名硕博士联合状告知网数据库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其中21起获得法院判决支持;同年,104名硕博士再次将知网告上法庭,要求停止侵权。可见,知网侵犯著作权其实是个陈年老问题了,但由于知网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大多数作者都会选择忍气吞声,甚至是“花钱下载自己的论文”。
不可否认,作为国内最大、最权威的学术数据库,中国知网拥有特殊的行业地位,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但不能仗着自己在学术论文领域有“话语权”,就突破底线,不尊重原作者知识产权。一方面以极大的便利和极低的价格收录作者学术文章,另一方面又以下载付费的方式利用作者原创文章赚取利润,而在这个过程中原作者毫无收益,甚至完全不知情,就连作者本人想要下载自己写的论文也得收费,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就像赵德馨教授所说:“为什么我创造的知识成果得不到尊重?”
尊重知识产权,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生态,希望这次赵教授的成功维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知网能够对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反思,并在机制层面作出改变,学会保障作者的基本权益,而不是“谁维权就下架谁的作品”的简单粗暴处理方式。
同时,作为多个有关部门鼎力支持建设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知网也别忘了自己“创新知识资源全国共享行动计划”的初衷,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文献服务,助力知识传播,才是正途大道。
特约评论员 郝巧玲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