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自治县司法局汉葭司法所,最近屡获国家级表彰,被中央督导组高度评价。只有3个人的基层小站所,有着怎样的能量,背后又有着哪些感人故事?
上个月,司法部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汉葭司法所获得“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不久前,该所又捧回了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的荣誉。“我们哪有什么大能量,成绩主要源于群众肯定,源于扎根基层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12月23日,汉葭司法所所长李绍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县城最繁华街道的一栋居民楼里,与几家单位合并办公的汉葭司法所,只有两间办公室,所长李绍灯,社区矫正工作者付倩影、焦辉杰3个人,通过矛盾调解、矫正帮扶、法治宣传等方式服务着辖区15万人。只要是群众的事情,他们坚持工作再忙不耽误、时间再晚不能不到、事情再小不推辞,用“管得宽”换取辖区的“百姓安”。
矛盾纠纷在基层,最常见的就是家长里短的问题,事儿不算大,但调解起来却颇费工夫。
今年初,该街道的孙某因建养牛场与附近房屋主人聂某产生纠纷,导致聂某十分不满,并信访到汉葭街道,汉葭街道党工委责成汉葭司法所牵头进行调解。为防双方情绪激动致矛盾升级,该所联同社区干部一起找到两方安抚情绪,并采用“情、理、法”进行沟通疏导,经过反复调解,双方最终放下成见达成协议。至此,这起纠纷终于得以化解。
“司法行政人员是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更是直接服务群众的主体,工作中要讲方式方法,让群众怨气消了,舒心了,调解工作就达到效果了。”李绍灯介绍,今年以来,汉葭司法所参与调解矛盾纠纷820件,化解重点难点矛盾纠纷20件,调解成功率100%。
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日常监管教育,做到人员情况清、底数明,加强政策法规教育,保证他们不再触碰法律红线,也是基层司法所一项重点工作。汉葭司法所坚持监管和教育帮扶并重,以心换心及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社区矫正对象向某(化名),因患病需每周到医院做透析,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向某一度十分低沉。司法所了解情况后,积极为其申报困难补助,每周定期到他家中走访慰问,还耐心开导他。慢慢地,向某恢复了信心,心态也变得积极健康起来。
一直以来,汉葭司法所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制度,实现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12年“零脱管”“零漏管”。同时,该所还将未成年矫正对象作为工作重点,从学业、家庭、交友、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引导。今年以来,累计安置帮教刑满释放人员91人,开展心理疏导85人,走访帮扶150人次,帮助1名未成年顺利入学、45人成功就业,为35人落实了临时救助,为16人落实最低生活保障。
汉葭司法所还积极联动县、(街道)主管主责主业部门,开展主题日宣传和送法进机关、进企业、进网络、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的“法律六进”活动。针对各类普法对象定制开展各类“宣传月”“宣传日”等主题宣传,并以电话、微信等方式,为企业、中小学校提供“点餐式”精准法律服务,服务辖区市场经营主体11175家、机关单位17家、中小学10所。
汉葭司法所以“管得宽”为着力点,以“管得好”为落脚点,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深入一线调解矛盾纠纷,针对性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实际困难,把法治宣传送到门口,获得了群众普遍认可。“平时有矛盾纠纷、不懂的法律问题找他们,他们都能及时帮我们解决,有他们在很安心!”一提起“筒子楼”里的司法所,当地居民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
上游新闻记者 谭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