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山村的垃圾攻坚战
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整洁的村容让人赏心悦目。
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小朋友嬉戏在美丽村庄。
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环卫工人在辛勤劳动。(本版图片由通讯员任前蔚摄)
重庆日报消息,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数量与日俱增,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垃圾围村”现象。由于垃圾清运体系不完备,不少地方还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农民的强烈诉求,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普遍性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亟待一场“垃圾革命”。
痛——曾经垃圾围村
从重庆主城出发,沿着包茂高速往东南方向驱车约一小时,“重庆市美丽宜居村庄”——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的标牌便映入眼帘。
和以前不同,时值盛夏这里也闻不到一点异味,街巷整洁,绿树掩映,清风徐来,景美气清。
曾经“围困”汉场坝村的垃圾,去哪儿了?
木凉镇全域位于重庆生态大观园核心区,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汉场坝村,又是木凉镇的“脸面”。
在汉场坝村,5000多亩耕地接近一半被流转出去,玫瑰园、荷兰花卉园、泥鳅山庄等乡村旅游项目遍地开花,各类民宿、农家乐有50多家,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物质生活不愁了,但村里的生态环境与村民的卫生意识并未同步跟进。
一年多前,汉场坝村和很多农村一样,垃圾堆在路边、抛撒地头、倾倒河渠,环境被污染,地下水被污染。
“马屎皮面光。”说起过去的环境,木凉镇分管环卫的副镇长唐小波直摇头,“不少村民的房子修得漂漂亮亮,却不注意卫生,尤其是厕所,大部分是旱厕。”
这种厕所,一般是在猪圈旁挖个坑,边上垫两块砖头作为蹲位,卫生状况很差。唐小波把上旱厕称之为“笑、叫、哭、跳”。
笑,就是厕所几乎没有遮挡,一不小心就要走光,让人发出尴尬的笑;叫,即厕所里长满蛆虫,城里人借个厕所就要被吓得“叫起来”;哭,指的是蚊子多了,叮得人哭;跳,则是下雨天雨水把粪污冲出来,上个厕所要跳着走。
旱厕没有任何排污设施,粪便直排堰沟,再通过雨水排到村里的龙川江,污染水质。
其他垃圾也不少。“随手扔、随处扔,就为了图方便。”村主任陈所伦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经过他们一次又一次劝导后,垃圾随手扔的现象倒是少了一点,但是不少人改为用土掩埋或者用火焚烧垃圾,依然没解决问题,还徒增森林火灾隐患。
尽管做了许多工作,但人们习惯依旧,汉场坝村的人居环境始终没有根本性好转。
“不能说差得没法住,但这绝对是大部分农村的一个缩影。”唐小波说。
去年底,汉场坝村被划入南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综合试验示范区核心区。作为乡村生态振兴的重头戏,一场“垃圾攻坚战”就此拉开序幕。
劝——从改观念入手
这场战役怎么打,曾深深困扰唐小波和陈所伦。
“光是我们起劲儿没得用,要想方设法把老百姓发动起来,先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唐小波对陈所伦说。
今年3月上旬,汉场坝村陆续开了几场院坝会,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把散养的鸡鸭鹅等家禽卖掉,或者改为圈养,最好是在自家林地里圈起来养,做好粪便收集工作,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会的村民们本来也意识到,整治环境,自己是受益方,没想到村里的第一步举措就是要改变他们的养殖习惯,顿时反对声四起。
“这都散养了一辈子了,啷个突然就要喊关起来养。圈养的鸡肉不好吃,到时候卖不出去咋办?”村民徐代华喂了20多只鸡,听说了这个政策,他有些不乐意。
也有个别赞成的,“散养的话,粪便到处拉,不好清理,我们村好久才能搞得干干净净?”
……
经过几番拉锯战,大部分村民还是被说服了。可圈养家禽需另外搭建圈舍,不少人觉得麻烦,便开始处理自家的鸡鸭鹅。镇里一看,不破不立,索性帮着村民们兜售家禽。唐小波花了500元买了两只老鸭子,陈所伦买了4只土鸡……
此后,村里又连续开了几次会,将村里人居环境整治的计划广而告之。这一次,大家顺顺当当签订了承诺书,纷纷开始清除杂草、淤泥,做好个人卫生和垃圾分类,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汉场坝村的环境整治迎来了“开门红”。
攻——垃圾分类回收
趁着这股热乎劲,汉场坝村发起了大扫除,把存量垃圾清扫一空。同时,依靠上级财政投入和村民投工投劳,村里还给村民的房屋刷上了真石漆和白漆,安上了木框窗,新装了污水管道。以往村里随处可见的旧砖破瓦、柴草垛,也得到了集中清理。砖头除了用于改厕外,多余的用来铺设道路,或者修建村级活动广场,柴草垛也通过多种方式被“消化”了,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垃圾清理必须从源头做起,这需要广大村民参与。”唐小波说。
在汉场坝村的主干道上,每隔二三十米远就放置有果皮箱,方便游客。人行便道沿线和村民聚居点周围,则密布分类垃圾箱,方便村民丢弃垃圾。分类垃圾箱有3个桶,一个用来装纸张、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一个用于装剩饭剩菜、果皮果核、菜叶菜根等易腐垃圾,还有一个是装尘土、烟头、尿不湿等其他垃圾。村民家里同样放置了3个类似的小垃圾桶,用于垃圾分类。
“这个东西好,大家一眼就清楚哪种垃圾该放哪里。”89岁的村民叶成瑛告诉记者,自己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干净过。
村民们把垃圾分类,放入就近的垃圾箱里,村里的保洁员定时将垃圾箱里的垃圾清空,通过小三轮车运到村头的垃圾堆放点,堆满了即通知镇里的垃圾车来转运,最后在区里的垃圾站进行处理——这样一个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的闭合流程,有效保证了汉场坝村的垃圾不再跑、冒、漏、撒。
“环境好了,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乱丢了。”叶成瑛笑呵呵地说。
变——向垃圾要效益
汉场坝村的村容村貌大变样了,但整治环境的脚步并没有停下。
“要把这种干净保持下去,得引导村民从根本上改变卫生习惯,用市场化手段来推动工作。”木凉镇党委书记向兴红说。
于是,镇里为汉场坝村设计了一系列将垃圾“变废为宝”的措施。
例如,每户村民,每月要缴10元的清洁费,而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项目业主则加倍缴纳。这样一来,村集体每月可收上万元清洁费。
这笔钱的用途,一是支付3位保洁人员的工资,每人每月1800元,二是购买一些生活物品,村民可用积分来兑换这些物品。
垃圾兑换物品,这是村里实施的另一项制度。“农户交回可回收垃圾时,每一袋算一分,10分可以换一块肥皂,20分可以换一袋洗衣粉,30分可以换一把拖把,累计的分值可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依据。”陈所伦介绍。
这个做法,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欢迎,他们不但把家里的可回收垃圾都收集起来,甚至还有人漫山遍野找垃圾——设在村委会的3个用于回收垃圾的大桶,常常是两三天就装满了。“这个法子好,不仅让我们换到了生活必需品,还引导我们养成了不随手扔垃圾的好习惯,改善了村里的环境。”汉场坝村四组村民李金会说。
目前,汉场坝村正在修建阳光垃圾处理房,通过高温处理把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再还田到花卉园、果树园中,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循环使用。
此外,一些过去被当作垃圾的废弃物也得到了合理利用,例如,旧房拆迁下的檩条改造成秋千;废弃的自行车、轮胎、瓦罐摆出造型当装饰;竹子、树木搭建成凉亭……
人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汉场坝村产村融合、景村一体。这不,总投资达3亿元的两个乡村旅游项目刚刚谈妥,正准备落户汉场坝,村民们增收更有着落了!
新闻多一点》
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攻五大方向
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我市将从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五大方向发力,全面兑现落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任务,力争通过3年努力,推动全市农村面貌明显改善。
主攻方向1
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而实现村庄环境基本整洁有序,提升村容村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最起码的要求。为此,我市将从改善村庄公共环境、改善村民出行条件、改善乡村建筑风貌、改善乡村绿化水平,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提升。
到2020年,全市将新建村民小组通畅公路4.15万公里、入户道路1.2万公里;突出巴渝民居特色和民族民俗特点,改造农田林网及特色经济林370万亩;加快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创建绿色示范村庄1500个,新增村庄公共场所绿化1.5万亩;实施村庄亮化工程,重点在乡村人口集中居住区安装路灯或庭院灯46万盏。
主攻方向2
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乱堆现象突出,是农村污染治理的重点。我市将加快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加快构建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到2020年,全市力争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漂浮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垃圾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任务;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县创建,重点打造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市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00个以上。
主攻方向3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需要技术创新支持,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是农村污染治理的难点。我市将借鉴先进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和做法:一是合理选择处理工艺;二是加快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三是加强农村河塘沟渠疏浚和黑臭水体治理;四是培育农户良好的节水用水习惯,注重试点示范,确保做一批、成一批。
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全市乡镇和常住人口1000人以上的村聚居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重点推进400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技术改造。
主攻方向4
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当前,全市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66%,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小厕所也是大民生,我市将加强农村户厕改造、加强农村公厕建设、加强厕所粪污治理。
到2020年,全市将完成户厕改建117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建成3000座农村无害化公厕,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1座无害化公厕。
主攻方向5
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市场运作,农业废弃物也能变废为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市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膜回收利用。
到2020年,全市将完成120万头存栏生猪当量的污染治理,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农膜回收率达到80%。
当前,我市将重点聚焦沿高铁两线、沿江两岸、沿高速公路两旁、沿城郊环线、沿旅游景区周边区域精准发力,以自然村落为单元,将这些农村人口聚居区、流动人口密集区建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区,惠及广大农村居民。
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原标题:一个小山村的垃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