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郭树清: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目标

金融时报2018-11-08 17:30

如何解决横亘在民营企业面前的“融资高山”,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专门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直面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发表重要讲话。

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他指出,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既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也给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吃了“定心丸”。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从“稳”“改”“拓”“腾”“降”等方面入手,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郭树清强调,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什么会在全社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为什么企业界和金融界都很振奋?

郭树清:总书记这个讲话非常及时、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在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党中央在面对经济提质升级、转型发展艰巨任务时提出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背景下,民营企业遇到当前的困难和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总书记在讲话中一再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这一基本方针,释放了正本清源、提振信心的强烈信号,强调一定要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隐形壁垒,解决好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特别是中小企业融不到资的问题。总书记专门指出,对于民营企业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来处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一心一意办好企业。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回答了所谓“历史原罪”问题的解决办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也给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吃了“定心丸”,所以企业界和金融界都很振奋。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在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进展怎么样?

:金融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针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实际行动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助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稳”,稳定融资、稳定信心、稳定预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相关部门发文,提出多方面具体措施。截至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占整个贷款的比例近四分之一,增幅还在继续上升。二是“改”,改革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业绩考核与支持民营经济挂钩,优化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前三季度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9.8%,预计全年“两增两控”目标能够圆满完成。三是“拓”,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综合运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理财、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四是“腾”。加大不良资产处置,盘活信贷存量,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建立联合授信机制,腾出更多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到目前为止,债转股签约项目214个,签约金额1.8万亿元,落地项目131个,落地金额近4500亿元,这些项目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五是“降”。多措并举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督促金融机构减免服务收费、优化服务流程、差异化制定贷款利率下降目标。截至三季度末,18家主要商业银行(5家大型国有银行、邮储银行以及12家股份制银行)对小微企业平均利率6.23%,较一季度下降约0.7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分别降低了0.28和0.85个百分点,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平均利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

近期有几项措施,各方比较关注。一是按照“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相关要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已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目前反应整体积极正面,本月下旬将正式发布,预计将可调动更多理财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二是对出现股票质押融资风险,特别是面临平仓的民营企业,在不强行平仓的基础上,“一户一策”评估风险、制定方案,采取补充抵质押品等增信方式,稳妥化解其流动性风险。总体情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都能稳妥处理股权质押风险,没有出现平仓踩踏。三是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目前已有3只专项产品落地,规模合计380亿元。

记者:现在民营企业反映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简单“一刀切”的办法,收缩民营企业的融资,特别是对出现困难、发生问题的民营企业盲目断贷、抽贷和压贷。银保监会作为监管部门,对此有什么要求?

: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决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要客观对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采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摆脱困境。具体来说,主要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是企业在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出现突然性风险事件。对这种情况需要“一企一策”进行逐一研判,帮助采取化解和改进的办法与措施。第二类是出现信用违约的情况。比如,企业贷款或者债券到期还不上,这个问题今年以来比较突出。要求银行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起面对困难,分析具体原因,不简单断贷、抽贷和压贷,避免给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也减少银行自己的债权损失。第三类是对于出现民营企业家涉嫌违法或配合纪检监察调查等事件的,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保障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民企就业和信心。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成债权人委员会,采取一致行动。对上述情况,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将不断完善和推广。

记者:银保监会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曾提出“两增两控”目标,会不会针对民营企业提出类似的政策目标要求?

:银保监会在年初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两增两控”目标。其中“两增”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是指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和贷款质量。截至10月份看,银行业均已完成“两增两控”目标,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总量不断提升,信贷结构趋于优化。

从民营企业的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占25%,而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超过60%。民营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它在经济中的比重还不相匹配、不相适应。从长远来看,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应该契合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应比重。因此,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我们也会设定相应的政策目标,让民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记者: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反映融资成本高企比较突出,对企业经营带来很大压力,甚至使不少企业不堪重负,监管部门对此有何监管措施和打算?

:近年来,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改善,但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与企业的需求、期望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当前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有所加剧。除了融资难外,很多民营企业觉得融资成本比较高。坦率地说,银行对民营企业还是有一些隐形壁垒,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一定程度上造成很多民营企业从银行渠道融资成本偏高。也要看到,很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较多,除了从银行贷款外,还从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典当行、私募基金等类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融资等,有的年化利率高达30%以上,使不少民营企业不堪重负,加大了信用违约概率,同时也将风险传染到银行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特别强调逐步降低融资成本。我认为,首先要从改变观念做起,要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评价一个企业,不要看它的所有制,不要看它的规模大小,主要还是看它的治理结构、风险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情况。要明确规定,银行在信贷政策、信贷业务和内部考核方面,不得有任何所有制歧视。其次,银行要建立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管理长效机制,年初我们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了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压降目标,加大了监测力度,从三季度情况看,贷款利率下降效果比较明显。下一步,银行要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贷款流程管理优化、提升差别化利率定价能力、下调转贷利率、减免服务收费等方式,缩短民营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合理管控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带动降低总体融资成本。再次,继续深入整治银行业不合规、不合理融资收费,严厉打击各种变相提高融资成本的行为,对群众反映的银行对民营企业乱收费、转嫁成本、存贷挂钩、借贷搭售、克扣贷款额度、不合理延长融资链条等问题,要加大整改问责力度。最后,要形成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合力,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有关要求,减少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附加费用,规范融资相关的担保(反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等附加手续收费行为。

记者:现在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还存在一定的惧贷心理,如何推动银行放下包袱,让其轻装上阵强化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

:关键是要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并贯彻落实到信贷工作全过程,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愿意做、能够做、也会做民营企业业务。所谓“敢贷”,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尽职免责、纠错容错机制,加快制定配套措施,修订原有不合理制度,激发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所谓“能贷”,就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制定专门的授信政策,下放审批权限,单列信贷额度,确保对民营企业始终保有充分的信贷空间。所谓“愿贷”,就是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审视、梳理和修订原有考核激励机制,使从事民营企业业务的员工所付出的精力、所承担的责任与所享受的考核激励相匹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

记者: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服务民营企业这一问题上,您认为应当推动金融机构形成什么样的认识?

: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认识上,关键是要推动银企双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形成“银企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思想,要充分认识到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是金融立业之本,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服务民营企业是银行的战略性业务,成长潜力极大,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因此可以说民营企业好,则金融好,民营企业兴,则金融兴,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就是帮助金融业迈过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这个重大关口。金融机构要充分、清醒地认识到服务好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千方百计构建银企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同兴共荣,共同发展。


责编陈璐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