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共享单车用户体验报告出炉:一年减少3000万人 高峰期无车可骑

上游新闻曲鸿瑞2018-12-11 15:00

QQ图片20181211150824.jpg

提到共享单车,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大街小巷等公共区域内停放的或黄或蓝的单车。这种以分时租赁的单车,解决了我们从地铁、公交车站到居民区、商业区或校园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不过,从2017年7月起,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开始去泡沫,乱停乱放、押金挪用、乱收费等问题突出显现。与此同时,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退出市场。那么,共享单车行业到底怎么样?现在的活跃用户还有多少人?使用中普遍的问题又有哪些?

12月10日,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体验报告》。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比达咨询公司位于北京,自以来一直致力于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挖掘和研究,并从2013年开始将重心投向移动互联网领域。

而《报告》显示,伴随行业不断去泡沫,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呈现出用户对单车骑行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运维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等特点。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共享单车相关补助逐渐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使用频率明显下降。

QQ图片20181211150813.jpg

仅仅一年时间,活跃用户减少了约3000万人

从2017年7月开始,随着媒体曝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押金挪用、乱收费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关注到共享单车行业。并对此衍生出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和用户信任度降低等问题。

由此带来的影响,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来说是巨大的。

QQ图片20181211150817.jpg

上游新闻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2017年11月和12月份,共享单车活跃用户明显下滑。据统计,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押金和安全等问题引起的,并使用户转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还有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从2018年开始,共享单车涨价,导致部分用户卸载了APP。

从2017年7月开始到2018年7月这一整年的共享单车活跃用户数呈现出了明显下滑的趋势。从2017年的12504.3万人到如今的9171.2万人,活跃用户减少了约3000万人。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使用频率也在下降。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补贴逐渐停止、行业积攒的问题爆发,2017年有24.3%的用户每天至少2次使用共享单车出行,但这一数据在2018年下降至18.2%。反之,每月使用10次左右的用户从2017年的42.4%上升至2018年的48.4%,平均每月1-5次用户也从2017年的4.8%上升到2018年的8.7%。

除了用户数量,共享单车的质量也被诟病。

《报告》通过调研发现,曾经在各地被塞得铺天盖地的共享单车,如今想找到一辆好用的却要“拼人品”了。接受比达咨询调研的用户中,超过四成用户希望共享单车企业能增加单车投放,满足高峰期出行需求。

一线城市高峰期无好车可骑,四成用户呼吁增投

在对共享单车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后,《报告》认为,影响中国用户选择共享单车品牌的因素从2017年以收费和查找容易度为主,转变为今年以骑行舒适度最能影响用户的选择。在2018年,有超过5成(54.2%)的用户认为骑行舒适度非常重要。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对于倡导绿色出行,缓解城市出行拥堵,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而言,却出现了数量锐减、市民“找车难”“刷车难”的窘境。

QQ图片20181211150820.jpg

不可否认,共享单车前些年的野蛮生长,造成了乱停乱放,阻碍交通,挤占公共资源的状况,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很多麻烦,政府主管部门介入实行总量控制和“禁投令”。这一方面给了政府和企业一个缓冲之机,另一方面增量为零、存量不断减少,也最终导致了一些城市出现共享单车数量锐减。

比达咨询在对部分城市管理部门的随机调研中发现,随着各地对共享单车管理的加强,企业更加注重自身运营和维护,城市相关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运运维满意度较此前进一步提高。其中,对共享单车的投放地点、单车管理满意度,高于投放时间和单车维修。

针对共享单车现存的问题,接受调研的用户建议,共享单车企业需要更加合理规划,增设维修点,增加维修人员,提高车辆维修速率与质量,保证单车的安全、舒适性,配合城市管理部门保持城市秩序;政府主管部门应及时清除无法使用、破损的共享单车,及时清退已无运营、维护能力的企业;用户自身也需要增强爱车、护车意识,有序、按规停放。

上游新闻记者 曲鸿瑞

责编陈秀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