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满屏supreme让你窒息?烧到三星的这把“万物皆可supreme”火,到底有多火?
跨界合作原本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合作对象变成了山寨品牌,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样戏剧性的情节,就让三星摊上了。
近日,三星在发布会上宣布与 Supreme 达成合作,但发布会结束后,网友们很快发现,三星找的这个 Supreme 好像不太对劲啊?
果不其然,听闻自己“被合作”后,远在美国的“正主”Supreme 很快发表声明:和三星合作?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啊。顺便提醒三星,你们被骗了。
一片质疑声中,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数字化营销高级经理刘磊站出来给了个说法,他表示此 Supreme 非彼 Supreme,和三星合作的是意大利的 Supreme。
讽刺的是,这个所谓的“意大利 Supreme”,正是多年来被 Supreme 及其拥趸深恶痛绝的山寨品牌!
据外媒最新报道,日前,三星正在计划取消与意大利品牌Supreme合作,本想借Supreme 重回中国市场的三星,最终变成一场闹剧。
借此机会,我们来好好聊一聊,这把烧到三星的“万物皆可supreme”火,到底是怎么来的。
烧到三星的这把“万物皆可supreme”火,有多火?
近段时间,当你打开抖音时,满屏都是这个画风。你可千万别手贱点上了红心,算法分发可不管你受不受得精神污染……
内容很简单,就是咱们神州大地上形形色色的趣味生活,调上复古或黑白滤镜,打上“Supreme”的钢印,再配上几首固定的 BGM,然后就等着点赞往上涨吧。
如此魔幻的视频内容,被广大“抖友”称之为国潮。
“国潮”有多火呢,先看看魔性洗脑发源地之一的抖音的播放量已经达到 2.1 亿次。
有趣的是,拼写错误的“万物皆可Suprme”比正版更火,播放量为 10.9 亿次。也就是说,“万物皆可Supreme”系列相关视频播放将仅仅在抖音已经超过13 亿次。
洗脑事件的策源地虽然是抖音,但是“万物皆可Supreme”还是突破了次元壁,在微博话题阅读量也已经突破了 2 亿。
在没有任何品牌推广的介入的前提下,这样一个病毒式的传播案例到底是怎样横空出世的。
Suprem 有多值钱?
时尚数据平台 Lyst 日前公布了 2018 年趋势榜单,其中拿下“最强 Logo”称号的就是 Supreme。所以很多时候,出门很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Supreme,在当下大众的认知中,已经是“潮牌”的代名词。
据美国媒体 WWD 的报道:美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The Carlyle Group 凯雷集团对 Supreme 的估值高达 10 亿美金,这在向来标榜独立小众的潮牌圈子中还是独一份。
Supreme 的创始人 James Jebbia 学习销售出身,而后在 Undefeated、Stussy 等潮牌工作,并与主理人私交甚密。在这一过程中,James Jebbia 学到了大量的商业营销手段。
饥饿营销、明星带货、品牌联名对于 Supreme 来说都是基本操作,事件营销才是 Supreme 的精髓所在。
1994 年,Calvin Klein 拉来如日中天的超模 Kate Moss 合作了一组内衣广告。在广告出街后,便遭到了 Supreme 的“毒手”:总会有 Supreme 的 LOGO 被贴在海报 Kate Moss 的内裤上。忍无可忍的 Calvin Klein 直接把刚开业的 Supreme 告上法庭。
2000 年,在滑板圈子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的 Supreme 又把“魔爪”伸向了 Louis Vuitton,直接把后者经典的 Monogram(老花)图案用到设计中,产品覆盖了滑板、帽子、T恤等。Louis Vuitton 哪儿受得了这种委屈,直接采取法律手段要求 Supreme 停售并召回相关产品。
不过,对于 Supreme 的影响并不大,已经售出的“联名”产品在二级市场上瞬间成为了抢手货。截止到发稿前,当年的那块滑板目前在 eBay 上仅剩一块,售价高达 22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5121 元);更别提,这一次之后,Supreme 的知名度迎来暴涨。
加上之后 2007 年的 NCAA 和 2009 年的 NHL 等事件,“侵权”对于 Supreme 来说,根本不叫事儿。
今年 8 月,为了给即将发布的 2018 秋冬系列造势,Supreme 在《纽约邮报》8 月 13 日周一的报纸头版投放了广告,一贯的标志性 LOGO。原价 1 美元的报纸,引起了疯抢。截至发稿前,eBay 的价格炒到了 1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37)一份。
这些事件,都在媒体与社交网络中引起了热议,Supreme 的高附加值,依靠不断舆论营销造势达到顶峰,早已“出圈”影响到普罗大众。
Supreme 设计全靠抄袭?
严格来说,除了“Supreme”的 LOGO(正确的说法是 BOX LOGO)是不可或缺的以外,Supreme 没有不可逾越的设计准则。
品牌联名是 Supreme 固定的设计套路,每一季的 Supreme 都通过各路联名提高了热度。比如前不久与 Louis Vuitton“冰释前嫌”后推出的联名系列,全都炒上了天价。
而在街头文化氛围浓厚的纽约以滑板品牌出道,注定了 Supreme 的设计会以“致敬”与“恶搞”这类潮牌最常见的手法为主。
首先,Supreme 的 LOGO 其实就是抄袭的,James Jebbia 曾间接承认,LOGO 无衬线字体搭配红底的设计来自艺术家 Barbara Kruger 的经典海报。
Supreme 的产品设计上,也延续了同样的做法:大量借鉴抄袭别家设计。量大到什么程度呢,直接撑起了一个专门挖掘 Supreme 灵感来源的,名为“supreme_copies”的 Instagram 博主,甚至还出了一本 120 页的书。
Supreme 的借鉴对象对早期的美国街头文化代表品牌 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 到运动巨头 NIKE、adidas 无所不包。
除了服装,Supreme 的灵感可能还来自各行各业。比如 2018 的秋冬款平沿帽,灵感来自美国一家猪肉加工厂 Farmland Foods,搞得气不过的老板让工人穿着 Supreme 来了一组 LOOKBOOK。
而换个角度来说,Supreme 的 LOGO 不止能打在服装上,比如还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
这些举动带来的效果是,Supreme 没有一个常驻在消费者心理的设计语言,或者说 BOX LOGO 就是唯一的设计语言,导致 Supreme 的 LOGO 实现了“无论放在哪里都不违和”。
“万物皆可supreme”为什么是现在火了
“国潮”概念走向成熟国潮,意指“国产潮牌”,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很早以前便有潮流爱好者,通过“借鉴”成熟的日潮、美潮单品,形成了最早一批的“国潮”。在发展早期,“国潮”一度是“打版”与圈钱的代名词,经历了从支持到唾骂的成长过程。
在潮流圈子曾经有个流行一时“表情包”,叫做“一个品牌‘主理人 ’的诞生”就是嘲讽这类所谓的国潮。
这一时期,国潮的发展和早年我国在 3C 领域缺乏自主创新的情况尤其相似。潮牌本身较少使用动物皮毛、贵重金属等奢侈原料制作,极为看重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基于此在设计上的表达。而实际上,中国本土服装设计起步很晚,加之早年的文化不自信,很难在潮流方面实现文化输出。
不过,这个局面在今年得到扭转。今年初,李宁借着天猫“中国日”亮相纽约时装周,成功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好评。设计上,中国不再一味模仿国外品牌,而是打上了“中国李宁”的标签,以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诠释当下的复古运动风格。
国内外媒体的叫好,很大程度让之前备受争议的国潮品牌有机会抬头,“国潮”这一概念也开始正式走入到大众视野之中。
结语:
一次传播事件的爆发,从来都不会是单方面的原因。在全民娱乐时代,“万物皆可supreme”与其说是看客对于对于商业文化的一次解构,不如说是更加深层地融入到了商业文化之中。但可以预见的是,“万物皆可supreme”不是结束,这还只是 UGC 时代的一个开始。
综合爱范儿、新浪时尚、36氪、钛媒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