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4年,重庆市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21日,重庆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在渝州宾馆召开,市经信委对《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到2022年,我市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7个重点领域引领大数据智能化创新驱动战略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忠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
《实施方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企业智能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为主攻方向。
《实施方案》紧紧围绕重庆市智能制造现状,提出了数字化装备普及、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制造新模式培育、关键技术创新、关联企业发展、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等七方面重点任务。
20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改造升级
普及数字化装备,引导企业更新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非数字化设备。
重点针对汽车、电子、装备、化医、材料、消费品行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普及工程,同时推动全行业企业应用智能搬运机器人等仓储、物流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20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装备改造升级。
推动1600家企业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推动企业建设应用研发设计、工艺仿真、数据采集分析、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信息系统。
重点推动离散型制造企业和流程性制造企业开展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1600家企业建设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累计建设、认定50个智能化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
建设10个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夯实工业网络化基础,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信息安全保障;通过“上云上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1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10个具备国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30家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智能化升级。
重点引导240家企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
通过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升级,打通企业设备、产线、信息系统等数据链,贯通企业内外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催生孕育智能制造新模式。
重点推动企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平台。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重点引导240家企业开展网络协同制造,80家企业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80家企业开展远程运维服务。
组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以上
重点推动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大数据技术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推动企业开发、运用先进运营管理方法。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推动建设企业内设研发机构125家以上;累计组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以上,争取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累计组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家以上。
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聚焦企业不同阶段智能化升级需求,加大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相关领域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形成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的良性发展局面。
重点推动企业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关键装备(技术)。
到2022年,市(区)两级累计累计引进相关龙头企业400家以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累计培养年收入1亿元以上集成企业20家
优化智能制造发展环境,着力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杆项目示范、智能制造园区建设等环节,打造完善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到2022年,累计制定行业基础标准20项,应用标准60项;累计培养年收入1亿元以上集成企业20家,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集成企业40家;累计创建25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在全市推广示范。
为保障各项任务的落实,《实施方案》提出了健全推进工作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扶持方式、建立智能制造评估体系、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等六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上游新闻记者 徐菊 实习生 邓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