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 > 正文
美国的“子弹”飞向华为后,华为美国供应商市值蒸发百亿美元
05-18 08:39:21 来源: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消息,在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紧张的情绪在深圳之外的区域蔓延,对于来自于全球产业链中的华为“伙伴”而言,严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里面也包括美国的本土公司。

在周四的美股表现中,华为的美国供应商Lumentum、科沃(Qorvo)、思佳讯解决方案(Skyworks)、高通、赛灵思(Xilinx)和NeoPhotonic等全线走低,市值蒸发近百亿美元。一位来自于美国科技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敏感时期,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华为2018年的采购金额预计700亿元美元。”在此前的一场采访中,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有211家的财富500强企业在使用华为产品,同时与全球1.3万多家供应商合作,这些供应商来自日本、美国、欧洲,还有中国等地区。

根据华为曾经披露的供应商名单,去年核心供应商名单共有92家,美国供应商占最多,达33家,占比约36%。其次为中国,有24家,比例为27%。按产品类别划分,华为对美国的集成电路、软件、光通讯等厂商依赖度颇高。比如美国光纤通信零件制造商NeoPhotonic接近一半的收入来自于华为,在另一家美国光学元件供应商Lumentum Holdings中,华为是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客户。

曾经撰写《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的作者田涛在书中写道,2005年之后,华为与全球几百家客户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甲乙方关系,已经上升到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战略伙伴关系。换言之,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ICT通信设备厂商,华为的受损将会波及更多产业链上的公司。

“备胎”计划的美国老师

5月17日凌晨,华为旗下的芯片公司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在一封内部信中表示,海思将启用“备胎”计划,兑现为公司对于客户持续服务的承诺,以确保公司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大部分产品的连续供应,“这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随后,“备胎”计划刷屏社交网络。

第一财经记者向华为方面求证“备胎”计划内容,虽然没有获得正面回应,但多位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美国此次的“封锁”,大部分人表现平静,一如往日,继续投入工作。

“一年以来的风波已经教会了华为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其中的一名华为员工说。

四个月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深圳总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对极端事件发生时的态度。他对记者说,“我们今天可能要碰到的问题,在十多年前就有预计,我们已经准备了十几年,我们不是完全仓促、没有准备的来应对这个局面。这些困难对我们会有影响,但影响不会很大,不会出现重大问题。”

而根据华为运营商BG的一名负责人的说法,“十多年前,IBM就在华为内部提出了业务连续性管理,为的就是防止今天的情况,内部有一些替代计划,虽然性能上在短期可能不能媲美原有方案,但维持业务连续性并没有问题。”

业务连续性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简称BCM),是一项综合管理流程,它使企业认识到潜在的危机和相关影响,制订响应、业务和连续性的恢复计划,其总体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有效地响应非计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

当IBM将这项流程带入华为的时候,华为在通信领域刚刚进入发展的快速轨道,面对于高额的咨询费用,任正非没有任何犹豫,他更加关心的是华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动作是否“规范”,能否持续。

虽然在短期经历了变革的痛苦,但长期看来,BCM帮助华为成功应对了许多次大的自然灾害和网络病毒灾害,例如日本海啸、泰国洪水、尼泊尔地震,以及勒索病毒的攻击。同时,为了保障整个供应链的连续性,华为也从供应策略和整个设备运行的保障上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比如,对元器件实行多元化的供应策略,多供应商的选择、多种技术方案,及在多个国家布局供应链和建立生产基地。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此前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数字基础设施的产业高度依赖全球化供应链,任何一个公司所提供的设备其实都是通过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来生产和制造的。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一定是融合多厂合作的结果,所以简单的去阻止某一间公司参与这个市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网络安全的单项。

“而供应链的全球化,在这个产业中的脆弱性也越高。所以,华为从十年前就开始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的管理系统(BCM),这个管理系统覆盖了从研发到采购再到制造到物流以及服务的多个环节。”胡厚崑表示,针对现网运行产品,在全球服务几百家运营商和大量的企业用户,根据现网产品生命周期的预测保障足够的库存,这是华为在业务连续性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三星和苹果为2018年全球排名前两位的芯片买家,合并市场份额为17.9%。而华为在2018年的半导体采购支出达到了211.31亿美元,同比猛增45%,超越戴尔、联想,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芯片买家。

华为芯片采购布局节奏加快背后的意义显而易见。

海通通信表示,华为做了大量储备,短期需从美国进口的关键元器件的准备(滚动超一年储备量);150天内,如果美国商务部确实出台进一步的管制方案并限制对华为出口,判断短期影响华为可以克服,超过一年时间则需观察华为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核心:FPGA、模拟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终端射频、高速光电器件)的进展。

通信产业“子弹横飞”

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显示,2017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规模为372亿美元,较2016年明显下滑。但华为却在份额上逆势增长,以28%的市场份额超过爱立信(27%),诺基亚(23%)、中兴(13%)和三星(3%)尾随其后。

“这或许是美国不能容忍的,华为靠着点滴的积累变成了全球通信市场上的苹果,从份额和利润上抛离了对手。”一名曾经在华为工作过十多年的“华为老兵”戴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华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利润相当于另外几家的总和,正如苹果手机的利润相当于其他品牌手机总和一样,华为因为技术先进,蚕食了不少其他供应商的地盘。

而随着华为的成长,华为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遍布全球。胡厚崑表示,华为的产业涉及1.3万家供应商,去年的采购金额超过700亿美元。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和国家其实都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产业链上任何一环被不正常地阻断了,这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甚至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

从全球经济环境来看,华为所在的主航道,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产业在全球贸易量中的位置举足轻重。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在全球商品贸易额排名中,ICT产品占据了前十强中的四席,贸易额合计占全球贸易总额的8.3%。集成电路是汽车、石油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贸易产品,贸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

其中,美国在ICT领域布局早,整体科技实力、创新能力超群,一批跨国公司掌控技术标准,占据价值链高端。而中国ICT产业体系完整,配套齐全,涵盖从元器件、整机设备、软件、测试到组装等的各个环节。在各自的跑道上,中美企业竞争与合作共存。

但随着美方宣布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部分ICT产业链上的公司无不陷入“焦虑”状态。

可以看到,在2018年华为的700亿美元采购中,大约有110亿美元是来自高通,英特尔和美光科技公司等美国公司。如果美国真的制裁华为,那么肉眼可见这些企业的那部分营收将直接消失。

有媒体做出统计,本周四,Lumentum、科沃(Qorvo)、思佳讯解决方案(Skyworks)、高通、赛灵思(Xilinx)和NeoPhotonic等华为供应链公司全线走低。其中营收严重依赖华为的NeoPhotonic,股价甚至暴跌逾两成。费城半导体指数则下跌1.7%。上述几家主要供应商光是周四一天,市值就共计蒸发了近83.2亿美元(约574亿元人民币)。

而在周五美股开盘后,上述供应商股价仍处于微跌状态。

来自于机构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美国方面的做法无疑是“杀敌一千,子孙八百,对于ICT产业带来的影响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17日下午2点,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更是转发华为海思总裁致员工信并配上评论称,“美国这次限制性名单,不仅对于华为,对于美国芯片、软件、部件等供应商,更是一个巨大损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应该承认,无论发展阶段还是资源禀赋,中美之间仍存差异,但ICT产业已经形成相互依赖、高度互补的格局,仍须稳定互信、加强合作。否则,就算是苹果这样优秀的企业,也将失去资源、效率和成本优势,而这也将是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损失。综观全球,短暂的贸易摩擦不足为奇。在ICT产业领域,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及有关各国应秉承积极、开放的心态,以合作共赢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创新推动ICT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原标题:美国的“子弹”飞向了华为,还有它背后的1.3万家供应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