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智谋不输诸葛亮、司马懿,曾大败赵子龙,但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写成“半罐水”,他是谁?
三国时期虽然只有短短70多年,但英雄人物辈出,例如曹操、刘备、孙坚、孙权、关羽、诸葛亮、司马懿、赵云等等。
不过诸葛亮、司马懿、赵云等人,或多或少被小说放大了形象,实际上他们在《三国志》中不如在《三国演义》中厉害。而在《三国志》中,有一个人可谓风云人物,其谋略才能不输诸葛亮、司马懿,武功不逊赵云赵子龙,但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写得颇为不堪。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率军北伐时,当时率军出来抵抗蜀汉大军的并非司马懿,而是另一个人。当时,曹叡督师亲至长安,派遣此人驻于郿(地名),然后令大将张郃进军街亭,结果马谡被打败。后来此人亲自迎战,与赵云周旋,几个回合下来,打退了赵云的偏师。
单单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情况来看,此人对曹魏的作用几乎可以用“力挽狂澜”四个字来形容。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失街亭是和司马懿有关,后来撤退时还给司马懿摆了一道空城计,其实这些是虚构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跟司马懿没半毛钱关系,全是此人强力阻挡所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人是历史记载中真正打败过赵云的人,只可惜《三国演义》中没有写下来,所以,通过看《三国演义》了解历史的人几乎都不知道这件事。
对于这件事,历史上是怎么记载的呢?据《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记载:“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致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这是有明确记载的赵云的败绩。
而且此人虽然跟司马懿一样,都是魏国重臣,但他对司马懿的牵制作用很大,两人是政敌关系。司马懿作为一个有着“狼顾之相”的野心家,一直想篡夺曹魏江山,曹丕临终前曾把司马懿定位为托孤大臣,同时也将此人定位为托孤大臣,这其实就是为了牵制司马懿。
在曹丕看来,只要有此人在,司马懿绝对没有机会谋反,因为此人无论从资力、能力、谋略方面来讲,都不比司马懿弱。从某种角度讲,曹丕的预见无疑是正确的,至少在曹丕的儿子曹叡去世之前,司马氏都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
如果此人一直跟司马懿共同辅佐曹叡以及曹叡之后的曹芳(曹叡养子,魏废主,齐王),那么,司马氏顺顺当当夺取曹魏政权的可能性几乎接近于零。
可惜上天帮了司马氏,没有帮曹氏。作为托孤大臣,司马懿的寿命很长,活了70多岁,而此人在曹丕去世5年后也命归黄泉,所以他没能继续辅佐曹叡和之后的曹芳。由于此人的“缺席”,司马懿对曹魏政权的操纵能力逐渐增强,权力却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曹魏江山失于司马氏之手。
说了半天,此人到底是谁呢?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猜到了,他就是曹魏名将曹真(字子丹)。曹真的父亲叫曹邵,是曹操麾下的将领,有一次为曹操募兵时遇害,于是曹操把曹真收为养子,并大力培养他。可惜在《三国演义》中,因为罗贯中先生艺术创作的需要,曹真被刻画成了一个半罐水、不懂装懂的角色,但要知道,历史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频道在选发时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