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缅甸:中国不可忽视的强邻
在历史上,与中国接壤的缅甸是一个非常崇尚武力的强国,曾一度称霸中南半岛,其强悍和不可征服的特点难免和毗邻的中国发生摩擦。缅甸大一统的王朝一共只有三个,均和中国发生了冲突。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除了被元朝击败外,缅甸曾囚禁明帝,四退清军,让试图征服它的人伤透了脑子。
缅甸的发家路
公元3世纪,缅族人在伊洛瓦底江河口三角洲建立了骠国,是个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权。801年,骠国王子舒难陀携带乐师乐器等前往大唐进行友好往来。但30年后,骠国被强大起来的邻国南诏所灭。
而同时期由孟族人建立的几个城邦融合后于849年建立蒲甘王国,1004年蒲甘向北宋朝贡。但此时的缅甸不过是一个穷困落后的小国家而已。
直到阿努律陀的出现,这个国家的命运开始转变。
阿努律陀
1044年,阿努律陀即为蒲甘国王,雄心壮志的他决定要富国强兵。他大兴佛教,创立文字,开凿运河。1057年,屯兵已久的阿努律陀开始扩张,南征直通,北侵大理,西讨若开,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阿努律陀完成了前人从未做到的事情,他首次统一了缅甸,疆域基本和现代相当,缅甸终于不再是四分五裂零零散散的城邦小国。
至此缅甸与中国的藩属关系还是友好的朝贡往来,它与藩主的摩擦还要在两百年后才爆发。
苦撑十几年抵御元兵
只是这冲突刚开始就付出了灭国的代价。
蒲甘
1271年,元朝建立。已经灭了大理国的忽必烈派遣使者到蒲甘招降,蒲甘国王不理会。随后元兵开始攻打蒲甘,并在1277年爆发了中缅历史上著名的“牙嵩延之役”。蒲甘派出了6万步兵和2千头大象和少量骑兵,元兵只有1.2万骑兵,但元兵却在战术上找到了突破口,他们退入森林,躲在树后对着进攻而来的大象射箭,受伤的大象四处乱窜,踩踏自己的士兵。元兵乘胜追击,蒲甘大败。
1287年,已灭掉南宋的元兵从云南攻入蒲甘,苦撑十几年的蒲甘灭亡。但早在1286年元朝就将蒲甘纳入了“缅中行省”,类似于元朝在朝鲜半岛设置的征东行省。蒲甘国王虽然仍在,但基本是个傀儡。哪怕1290年元朝撤销缅中行省,蒲甘国也仍然归元朝管辖。
击退明军,囚禁明朝末代皇帝
蒲甘灭亡后,缅甸南北地区分别成立了两个小国家,二者常年征战不休内外交困,因此在1539、1555年分别被新成立仅二十多年的东吁王朝所灭。此时的东吁王朝在第三代君主莽应龙手里达到全盛,也是缅甸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吞并暹罗、老挝后,东吁王朝的疆域基本上覆盖了除越南以外的整个南中国地区。
而东吁的扩张还一度打到了明朝边境。万历年间近半个世纪,东吁数次入侵云南和缅北的大片土司管辖之地。起初几次,明军还能把缅军击退,但到了万历后期,明朝内顾不暇,缅军伺机再度入侵,明王朝丧失了原来在缅北拥有的大片领土,直到清初才被部分收复回来。
到了明末,南明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带1500余人退到缅甸瓦城避难,东吁按礼节接待安顿宗主。但到了1661年,东吁新王莽白继位。他知道明朝气数已尽,便以共饮咒水以结盟约为由,邀请永历帝前往咒水河边,明军知道有诈,只派几十名将士前往。不出所料,42名大臣将士刚到往咒水,便被3千东吁兵包围,最后被杀。随后东吁兵趁机追捕永历帝,并将他囚禁起来。史称“咒水之难”。
同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大军直达缅甸边境,莽白立即献出永历帝。永历帝在昆明被清军用弓弦勒死,而追随他的上千士兵和百姓逃到了缅甸麻粟坝,开始在这里休养生息。他们的后人便是今天缅甸联邦中总人数只有20多万的少数民族“果敢族”。
四退清军挫败“十全老人”
清乾隆时期,辉煌一时的东吁王朝已被日渐强大的贡榜王朝取代,缅甸再次统一,也再次和中国发生了冲突,7年发生了4次战争,清军均以失败告终。
乾隆
1762年,逐渐兴盛起来的贡榜王朝开始对缅北和云南边境的土司征收贡赋,被土司拒绝后开始入侵中国云南,清政府遂开始了反击战。第一次清军中了埋伏,以云贵总督刘藻被乾隆革职,郁闷自杀而告终。第二次,清军败,总督杨应琚被逮捕进京赐死。第三次,乾隆派出皇亲明瑞率满洲王牌骑兵入缅,但缅军坚持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战术,再次打败清军。清朝将士死伤惨重,明瑞身负重伤,上吊自杀。
愤怒至极的乾隆还想着自己的藩属国暹罗能出兵援助,但是收到的消息是暹罗早已被贡榜王朝所灭。自称“十全武功”的乾隆不敢相信大清会被蛮夷所败,他甚至不看缅甸频频发来的求和文书,而是增派满洲兵、贵州兵和福建水师前往一线。从1769年2月出兵开始,双方一直处于胶着状态,你进我退不分上下,直到11月,均已厌战的双方停战求和。
双方各派了十几名代表,在阵前签字画押,互赠礼物,正式停战。次日,清兵熔掉了大炮,烧毁了所有舟船,以示再无战事。然后,大军撤退,一场花费了大清近千万两白银、历时七年的战争才告结束。虽然名义上中缅恢复了朝贡体系,但并未大获全胜且损失惨重。
乾隆晚年也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