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民国湖南饥荒老照片:饿殍遍野的真实社会场景

小历史2018-09-08 13:23

1946年湖南大饥荒期间的饥民,那求生的眼神令人心碎。本组老照片是美国纪实摄影师阿瑟·罗斯坦拍摄的1946年湖南大饥荒场景,非常具有冲击力,看了让人心痛不已。1946年至1947年之间,湖南发生大饥荒,饿殍遍野。

乞讨食物的孩子。阿瑟•罗斯坦是美国陆军的摄影师,抗战期间随军来到中国、缅甸、印度等战区进行战地拍摄,1945年退伍后就留了在中国,担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摄影师,他随救济总署在湖南工作期间拍摄了这些照片。

一个骨瘦如柴的少年向摄影师展示他的食物:树叶和观音土。湖南全省有700多万人受灾,饥民们以草根、树皮充饥,后来恶化到吃“观音土”。很多人饿得失去了乞讨的能力,伏在地面上等待死神的降临,仅衡阳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饿晕在路边的孩子,饥饿和疾病正吞噬着他的生命。

饿死在路边无人过问。在这个时间节点,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老百姓原本应该逐渐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不承想紧接着来了一个无妄之灾。饥荒的发生,直接原因是天灾,天气干旱导致庄稼减产甚至绝收。

骨瘦如柴的饥民。人祸是导致饥荒的更重要的原因。日军蹂躏湖南期间,将民间的粮食、牲畜等抢夺一空,还杀了数十万劳动力,战后农业生产不能尽快恢复。此外,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在湖南大举征收军粮,加剧了灾荒。

饿死在路边的饥民。当时国民政府的职能严重缺失,在赈灾中表现不力,被媒体曝光后造成相当恶劣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大失人心。

饥民领取救济餐。大饥荒的消息在国内主要报纸、电台大幅报道,并且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但国民政府反应缓慢,就连美国报纸也批评国府要对此负上责任。稍后,国府才动用了军舰、军车运送赈灾物质。

一位老汉在做吃的,不知道他用了什么食材。

一位女乞丐坐在一家粮店门前。就在饥民嗷嗷待哺之时,各地粮商乘机囤积居奇,推动粮价暴涨。长沙《大公报》1946年6月3日报道:“目前米价较去冬涨到十倍以上,慢说是农村破产拿不出几粒牙巴谷,就是靠薪水阶级养家眷的公务人员,有的甚至买一石米还不够,这是灾荒加重的原因之一。”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