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唐太宗壮年死于丹药,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贞观之治”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被广大史学家们捧为治世的典范。在这个贞观年间,政治清明,文化兴盛,百姓丰衣足食,社会治安良好,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局面。
“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得上是一位有道明君了,最引人注目的优点是他那“虚心纳谏”的品德,但是对比其他朝代的治世、盛世,贞观一朝似乎显得有点短,只有区区23年不到。秦王李世民以不到30岁的年纪承继帝位,到贞观23年去世,他只活了短短51年。
现在大部分电视剧中描写的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一副英武不凡、雄壮有力的样子,就连各个朝代给他的画像也都是这样。
事实上,年轻时候的李世民确实是英武雄健的,毕竟能够带领着军队南征北战的人一般体质不会太差。更有甚者,他曾经几天几夜连续骑马长途奔袭而不吃不睡,其身体素质由此可见一斑。
而另外一方面,他也是一直对丹药长生之法嗤之以鼻的,也曾经表达过对秦始皇一味炼丹求长生的不屑。
可到了宪宗问宰相李藩神仙之事真假时,李藩说道:之前秦始皇、汉武帝修习仙学之道的效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根本没有作用。况且太宗皇帝就是因为服用天竺胡僧的长生丹药生病而死的,这是古今明戒!
那到底是什么使得唐太宗的身心产生这么大的变故,从一个强壮有力的人变为一个嗜吃丹药的、未老先衰的男人?
为什么一代明君却做出我们现在看来荒唐不已的事情?李世民又是如何从鄙视丹药长生之术到最终迷信而不可终日的呢?探究其原因不禁令人唏嘘。
一切还要从贞观十七年4月说起。
此时正值太子承乾被废不久。在一次早朝后,唐太宗只留下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四人在两仪殿。
他悲伤的对这四人说道:朕的三个儿子、一个弟弟,如此作为,我的心里实在是苦闷、百无聊赖。说完之后,竟然将头撞向床头,被众人阻止后,又要抽刀自杀。
作为一代明君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其中必定有什么隐情让他感到苦恼和伤神以至于痛不欲生,而所苦恼的事情应该是他最疼爱的太子谋反的事情了。
李世民把自己的儿子命名为承乾,可见对其有多大的期许了。他自小就对承乾百般照顾,悉心培养,不料人算不如天算,承乾由于从小受到过大的压抑而行为越来越嚣张,甚至在贞观十六年要勾结心腹谋反逼宫。
虽然最后逼宫失败,但是这件事情对唐太宗的打击太大了。废掉承乾,这是一个悲伤失望的父亲无奈的作为。
此时的唐太宗身心俱疲、极度的消极和悲观。然而消极的情绪对他的身体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坏影响。长生丹药或许就在此时进入唐太宗的视线中,他太需要找一个东西来麻痹舒缓自己的情绪。
到了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又心生高句丽的念头,不料不但没有灭掉高句丽还损兵折将,自己也由于周师劳顿而身患痈疮之症。
这种疾病一般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因受病毒所感染。这个时候李世民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过了两年,李世民又得了“风疾”,身体已经半身不遂。
病痛缠身却不得治的无奈让李世民对方士所炼的丹药更加抱有希望,他希望通过食用丹药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甚至是期望长生不老。但是最终事与愿违。
据《旧唐书》记载,有“一人灭一国”之称的王玄策,向唐太宗推荐了自称活了200年的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
李世民于是让那迩娑婆寐造延年之药,丹药炼成之后,李世民服食不但没效果,还因此慢性中毒,终于在51岁时,留下苦心经营多年的大唐盛世而驾崩。
史料来源:《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