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党最后的疯狂,民众敢说“不”字,立马以“叛国罪”处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中立条约》,数百万德国国防军如同饿狼般扑向了苏联。因启用先进的闪电战思维,同年苏联的欧洲版图几乎全部沦陷,首都莫斯科岌岌可危。
但是从历史结果来看,当苏联人在莫斯科战役、列宁格勒战役用顽强的斗志,把战局拖入僵持战之后,德国战争初期“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打破,且自身陷入了难以抽身的泥潭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在战前基本实现的“全民小康”社会被打破,在苏德战场日益增长的物资需求之下,纳粹政府不得不将德国带入了所谓的“总体战”。
即要求所有德国公民都必须为战争服务,大批民用工厂转向生产火炮和炸弹,百姓的食物也越来越少。1943年1月27日,全德意志劳动力调配全权总代表弗里茨·绍克尔更是直接下令“每周工作不到48小时的所有德国男女都必须登记参加战时工作”。
与此同时纳粹政府的宣传机构,开足了马力为这种“剥削”美颜,强调这是复兴德意志帝国所必须经历的磨难,人们的自愿无偿工作,是为了德意志的伟大复兴而牺牲,是无比的光荣。
然而就在纳粹政府勒紧裤腰带在苏联恶战之时,纳粹德国的盟友,由墨索尼里领导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在1943年7月25日轰然倒塌了,英法美三国联军在意大利登陆,进而虎视纳粹德国。
从整个战争形势来说,纳粹德国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因而德国民众间有了“反战”以及对纳粹政府政策说“不”的声音,声音强调德国试图征服世界的计划已经完全失败了,为了让战后德国好过点,纳粹政府应该着手准备和谈。
面对民众对纳粹政府的质疑,纳粹党决定由“特务”头子希姆莱出头进行“白色恐怖”,1943年8月前后,原本在暗面领导特务的希姆莱坐上了德国内政部长的职位。
希姆莱上任之后,一改前德国内政部长弗里克对不同声音装听不见的态度。在特务警察的支持下,内政部开始清算所有对纳粹政府政策说“不”的人。
8月25日,可能是出于震慑的需要,希姆莱一口气公开处决了数百名敢说“不”的人,并要求德国境内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报道。
那些被处决之人涉及的关系非常广,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市井百姓统统都有。一时间只要是对纳粹政府说“不”字,或者是传播战争已失败的言论,不管社会地位如何,立马就会被特务警察抓捕, 然后以“叛国罪”处死。
一时间希姆莱利用无情的手腕将德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德国民众人人自危,生怕那一天不小心说错了话,直接被戴上了“叛国”的高帽子,因而德国说“不”的声音慢慢消失在了明面。
为了表示自己功劳显著,希姆莱在10月7日的德国国家长官和地方行政长官的会议上斩钉截铁的说:德国人民中并没有失败主义情绪,个别不忠诚的人正在被“无情地清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