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原皇室仍在上演“宫斗剧”:溥仪成为历代拥有尊号的帝王中离婚的第一人
1922年作国大清国最后一任皇帝(已逊位)的溥仪要结婚了。关于婚姻对象与其说是溥仪自己的意思,不如说王公大臣们先把太妃们所中意姑娘的照片拿到溥仪面前,让其画圈,算是尊重溥仪的个人意愿。
溥仪根本看不清,于是敷衍了事地在看似还算顺眼的满族镶黄旗额尔德特家的姑娘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文绣是同治皇帝遗孀敬懿太妃所中意的姑娘,她本来有可能成为皇后,但因为光绪皇帝遗孀端康太妃的干涉而有了变数,端康太妃认为满族正白旗郭布罗家的姑娘婉容家境富裕,容貌也远在家境贫寒的没落贵族文秀之上。
于是,溥仪又听从王公劝告在婉容的照片上划了记号,婉容成了准皇后。作为一个平衡策略,最终由荣惠太妃出面说:“既然皇上圈过文绣,她是不能再嫁给臣民了,因此可以纳为妃。”于是,溥仪的一妻一妾最终确定下来。两个无辜的女人就这样被无情地扯入了争斗。
按照大清祖制,皇妃应早于皇后入宫,以便在皇上大婚之日跪迎皇后。1922年11月30日,13岁的文绣入宫。第二天,15岁的婉容入宫。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说他和婉容的洞房花烛夜:“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头,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只觉着眼前一片红:红帐子、红褥子、红衣……好像一摊融化了的红蜡烛。我感到很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觉得还是养心殿好,便开开门回来了。”其实,新婚之夜的文绣何尝不是如此。
起初,婉容认为是文绣的原因,而导致了丈夫的冷落,文绣也以为是婉容长得比自己漂亮,才使得丈夫如此异样。两个女人就是这样相互猜疑成了对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才知道,溥仪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与后妃同住已经成为了皇室中不能被公开的秘密。
对女人缺乏感觉的溥仪,谈不上喜欢谁,不喜欢谁,只能理智地在这场争端中尽量保持一个中立的立场。他会偶尔安排一场家宴,让平日里分桌而食的婉容和文绣坐在一起,在气氛异常中共享六国饭店的大厨精心烹制的西式餐点,日子就是这样在他装聋作哑中,慢慢地过去了。
1925年的时候,被逐出紫禁城的溥仪带着家室来到了天津。而后,这一后一妃间的摩擦日益升温。
这种升温首先表现在物资生活的攀比上,溥仪在回忆录中说“婉容本是一位天津大小姐,花钱买废物的门道比我多。她买了什么东西,文绣也一定要。我给文绣买了,婉容一定又要买,而且花的钱更多,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示皇后的身份。”
天津租界众多,外国人开的洋行云集于此。一后一妃的物质竞争,让财政拮据的溥仪不得不对二人每月的花销加以限制。
在津期间,溥仪有外出活动,常让婉容陪伴左右,好像溥仪的感情明显向婉容那边倾斜了,有意将文绣晾在了一边。婉容就机告文绣的歪状,文绣很失落,终日以泪洗面。其实,这倒不是因为溥仪对婉容有爱,而是相对于文绣来说,家里有一定政治经济后台、又受过西方教育而又娇艳动人的婉容,更有助于帮助他在各种涉外交往中实现复辟的梦想。
1925年3月,溥仪一家搬到天津张园后,婉容以“皇后”身份将文绣的房间安排在三楼,她和溥仪的房间都在二楼,从环境上疏远溥仪和文绣。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以小事刁难文绣,在溥仪面前搬弄是非。溥仪在回忆录中透露婉容曾在名老道那里扶乩请仙,婉容对文绣的所作所为源于嫉妒和占用欲,也证明此时的婉容已经有精神分裂的症状。
婉容对文绣的敌对,以及溥仪对家中事物的无暇顾及而愈演愈烈,终于酿出了大祸。1931年8月25日,文绣被逼逃离溥仪当时居住的静园,之后向社会公开了她宫闱生活的不幸,继而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
从照片上看,文绣算不上漂亮,但却很有勇气,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向封建皇帝提出离婚并诉诸法院获得成功的皇妃。同时文绣比婉容要理智,知道造成她悲惨境遇的罪魁祸首是旧式婚姻制度和坚守这种制度的丈夫。
她的大胆一步,顿时引起社会舆论哗然。最终溥仪选择付给文绣五万五千两白银赡养费的方式,附加她不能再和其他人结婚的无理要求,被迫答应了离婚,成为中国历代帝王开天辟地离婚的第一人。
这场溥仪的妻妾两个人长达九年的战争,以文绣的离开,做了一个了结。
连溥仪自己也承认,对于他前前后后的五位妻子,“如果从实质上说,她们谁也不是我的妻子,我根本就没有一个妻子,有的只是摆设。”
总之,溥仪的婚变,间接证明了辛亥革命后,离婚取代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束缚,逐渐成为一种被社会人士所接纳的处理不幸婚姻的良方。
文/丽华心语
(说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胡,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频道在选发时有小幅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