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背后的审美哲学:工匠在建造时想的是什么?
文 | [美]那仲良 摄影 | [菲]王行富
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领土,更具有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以及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甚至在人口占主要成分的汉族内部也存在巨大的差异。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可以与多国家组成的欧洲媲美。在中国,如果说简单直接、仅在不同地区略具差异的长方形宅舍最为常见,那么这只能归结于规模更大、更具特色的民居形式鲜为人知罢了。实际上,中国还有许多形式相当复杂的民居,它们与简单的长方形宅舍一起,组成了丰富多样的民居类型。
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包括北京地区等级森严的四合院,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地下窑洞,北方地区面积广阔的庄园,中部地区二至三层、精致华丽的商人宅邸,南部丘陵地区的多层寨堡,少数民族的移动帐篷和干阑式民居,以及沿海、河湾地区形式各异的船屋。
照片中这类空间紧凑的四合院是爨底下村等北京附近山区采用的民居形式
露天空间:院落与天井
中国民居的建造者们在营造墙体和屋顶等建筑结构,以此围合形成建筑室内空间的同时,也一并认识到室外空间的价值—这里往往是生活、工作、娱乐等各类活动发生的场所。
露天空间,或者简单地称为“院落”,是一座形态完整的中国民居中不可或缺的空间布局成分。无论是规模较小的民居,还是复杂宏大的宅院,院落在这些建筑中似乎具有无穷无尽的变化。尤其是大型民居中的院落,甚至可以容纳多个建筑在其中组成尺寸更小的院落。考古学的证据已经证明,早在三千年前, 院落就已经作为“负空间”(negative space)元素出现在中国的建筑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空间元素不断地在寺庙、宫殿以及民居中沿用,成为中国建筑最基本的设计原则之一。
由于露天空间是“宅—院”组织的重要成分,吴讷孙(NelsonWu)将中国民居的建造过程恰如其分地形容为“组合出一座建筑”的过程。他进一步认为:
“学习中国建筑的学生,如果仅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建筑实体上,而非空间以及建筑各部分之间那种看似无形的关系上,那么他们就无法掌握中国建筑的核心。”
实际上,“建筑实体”本身也应当被看作由建筑结构围合而成的空间。老子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在其著述《道德经》中洞见了虚空间的意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鱼塘厅”(也称为“观鱼厅”)内的小池流淌着院外水渠引入的活水。一张装有鹅项栏杆的木制美人靠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女性提供了凭栏幽思的场所
任何一座中国民居都至少拥有一处露天空间,哪怕这个空间仅仅是紧邻长方形宅舍门前的一小块空地,周围没有其他建筑的围合,它也是民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实际上,大多数院落的两侧甚至周围每侧都有实体建筑结构的围合,而三面围合的倒“U”形布局也是中国各地最常见的院落形式。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时一些民居从外面看起来好像四面均被建筑包围,但实则第四面仅仅是墙体而已。
总体来说,在中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露天空间与室内空间的面积比例远远小于北方和东北部地区。在中国东北部和北方,院落的尺寸相对较大;而南方院落却往往空间紧凑,有时甚至演变成建筑之间一条条狭窄的露天竖井。
“天井”一词形象地把握住南方院落的空间特点,成为专门用来描述这种狭窄院落的建筑术语。尤其当民居建筑高至两三层时,被垂直拉长的院落更加突出了水平空间的狭小。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南方地区,仍然不加区分地使用“院落”一词描述这种狭窄的露天空间。
在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内,冰裂纹门框的月亮门连接着相邻的两个院落
北京四合院是中国院落中发展颇为成熟的一个经典案例。这种民居以低矮的建筑围合形成四方形院落,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1世纪。
四合院的典型特征包括:四周以灰砖墙围合,后墙和侧墙上不设门窗,整个建筑仅留有一个窄小入口;主要厅堂南向或东南向,是整座建筑的主朝向;建筑布局沿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空间按照一定的等级秩序排列。每一座四合院至少在中心设有一个院落,其面积约占整个宅院面积的40%。规模更大的四合院则在中心院落的前方或两侧另设置一系列附属院落。
在大型四合院内,公共空间的位置靠近前侧,私密空间则由外向内层层深入:这种空间布局仿佛一处庇护所,为宅院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性和私密感。在北京棋盘格式的胡同道路网中,四合院紧密地排列在狭窄道路的两侧,成为低密度城市街区的基本单元。
大多数四合院的正房采用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的单层建筑形式。摄于梅兰芳故居
如果说典型四合院的院落空间都是由建筑围合而成,那么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的民居的院落则采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方式——这里的院落是从地面以下挖出来的。这种位于地下的下沉式民居也被称为窑洞。
窑洞的建造需要从挖掘下沉式院落开始,接着在下沉式院落暴露的墙壁表面向四周挖出用于居住的建筑结构。由此形成的下沉式院落就类似于一座由“墙体”围合而成的院落式宅舍:位于窑洞中心的开敞活动场地好比地面宅舍的院落空间。除此以外,圆形的、椭圆形的、梯形的、长方形的甚至八边形的各式院落,都能在中国各地的院墙之内觅得踪影。
中国民居的厢房形式变化多端,山西省平遥县范宅中的圆拱形窑洞即其中一例
一些院落在民居建造之初就是平面的组成部分,而另一些则是在建筑建成之后随着布局的复杂变化逐渐“生长”而出。在中国北方和一些南部沿海地区,一座“I”形的长方形民居建筑可以通过在一侧增建垂直的附属建筑,演变成“L”形;或者继续在另一侧增建,成为一个形制完整的“U”形院落式民居。
当院落四面都被建筑包围时,带有中心院落的民居就成为一座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在中国南方,长方形建筑则更倾向于紧贴原有结构向前后两侧生长,因为天井的形成需要在建筑实体上做“ 减法”,其前后两侧都需要实体结构的围合。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民居周围的墙体和建筑均能有效地隔绝外界噪声,为内部的露天空间营造安静私密的宜人氛围。
从某制高点俯视四川省阆中古城民居,被称为“天井”的小型室外空间作为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民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室内通风,而且能够为民居内部引来一定的光线和雨水
中国的许多民居建筑,无论精巧还是宏大,均在内部含有清晰的空间秩序:这种秩序映射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外界的交往状况。
相邻的室内外空间,以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营造出空间序列上的不同等级。而门、屏、阶的布置,则使空间的等级性进一步加强。
在过去,普通访客仅被允许进入宅舍的最前部,即主入口旁的门廊或狭窄的第一进院落;只有家庭内部成员才能在更大的院落和主要厅堂内活动。此外,女性家庭成员被刻意安置在宅舍北区深处或南区房间的二层,与访客能够窥视的区域完全隔绝。院落之间的甬道和院门有时也具有隔离空间的辅助作用。
一些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群甚至利用微妙的高差设计,将每座院落比前一座地面抬高几步,而进一步强化室内外空间序列上的等级差别。对于女性来说,床即便只是一个简易木榻或由炉灶加热的砖砌炕台,其意义也不仅仅是用于睡眠的空间而已。作为从大房间内划分出来的活动空间,女性的床通常具有独立的建筑结构——一张从地面抬起的长方形床板以及用来围合床板的门扇与屏风。
如这张清代晚期绘画所示,装饰繁复的八步床与配套的家具摆件以新娘嫁妆的形式被带到夫家。作为大房间内植入的小房间,八步床不仅可以用来睡觉, 也是白天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
院落空间,不论尺寸大小或如何围合,只要具备建造条件,它几乎就是中国传统民居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改善通风和采光,为聚会和工作提供活动场地,增强私密性和安全感…… 院落空间的优点不胜枚举。院落周围的建筑通常采用两两相对的对称式布局。主要建筑南向或东南向, 是礼仪性厅堂的所在。在中国北方的许多地区, 院落北侧的主要建筑被称为“北房”或“上房”,意指这一空间占有主体性地位。两侧的建筑则简称为“东厢”或“西厢”,“东”“西”是相较于中心院落的方位而言,“厢”这一名词则专门用来描述等级较低的建筑。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许多中国民居,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南侧的视觉效果。当观察者从南侧仰望建筑时,恰好能将重点装饰的南立面尽收眼底。两侧对称的均衡布局也是所有发展成熟的大型中国民居在平面上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以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为例,这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建筑不仅是孔子后代的宅邸,同时也是中国最高级别官员府第的经典案例。孔府占地16 公顷,包括位于前侧的“衙门”,即衍圣公的办公衙署,以及位于内部的女眷生活区、东书房区、西书房区、花园区。这些区域的墙体、院门、主厅、厢房、院落,均是按照明确的等级秩序组织在一起。
屋顶造型与轮廓
虽然屋顶主要用于覆盖建筑结构和室内空间使其免遭风吹雨淋,但它同时可以成为独具表现力的建筑造型元素,有时甚至与强烈的象征意义相勾连。
在中国民居中,鱼鳞状或鸟羽状的瓦屋面坡屋顶是最常见的屋顶形式,因为这种屋面有利于将雨水分散导流。除了排水之外,屋顶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温隔热。对于大多数中国住宅来说,屋顶可能仅仅是一个功能性构件,除了简单地遮挡雨水外别无他用。
然而,与贫穷家庭居住的简易宅舍不同,在富商巨贾兴建的豪华宅邸中,屋顶往往采用微妙的曲线和华丽的材料,营造出强烈而优雅的造型轮廓。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人对屋顶造型的重视,好比西方人对立面的痴迷。
在这座砖砌硬山顶民居的山墙上,风格化的“寿”字及其周围环绕的云纹图案共同构成了丰富的装饰。照片拍摄于河南省康百万庄园
除了简单的平屋顶和单坡棚屋顶, 中国的双坡屋顶主要由四种类型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 双坡屋顶的侧立面和正立面均采用对称形式, 前者营造出对称的山墙形象, 而后者则以正脊为表现重点。“硬山顶”是一种遍布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屋顶类型, 它的特点在于屋顶在山墙不出挑, 形成了完全齐平的山墙面。由于屋顶无法保护山墙面不受雨水冲刷, 这种类型的屋顶更适用于雨量较少的地区。
然而, 在雨量丰沛、台风多发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 民居建筑也采用这种完全齐平的山墙, 因为较小的屋顶出檐有利于抵御狂风。硬山顶房屋有时在山墙顶部或正脊上添加简单的砖雕装饰。明代以前并无关于硬山顶的记载, 可见这种屋顶可能是随着烧制型黏土砖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兴起。许多硬山顶的山墙都是承重墙, 直接承受檩条和瓦屋顶的大部分重量。
康百万庄园内的所有地上建筑均采用北京皇宫内常见的灰砖硬山顶形式
马头墙作为民居山墙,其高度比屋顶坡面更高。虽然这种山墙不同于硬山顶山墙,但由于二者的屋顶在山墙面均不出挑,所以我们将其放在这里一并讨论。马头墙在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南部十分常见,它在屋顶之上层层叠起的夸张造型可能起源于建筑之间的防火墙。在建筑密集的城镇或村落,无论民居、寺观、宗庙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建筑,均在两座房屋之间建造马头墙式的隔墙。因为在屋顶之上高高升起的马头墙,能够阻碍火势在相邻的屋顶间蔓延。随着烧制型黏土砖在明代成为较为廉价的建筑材料,马头墙在此后的民居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虽然几乎所有马头墙均采用对称的顶部轮廓,但其具体造型却变化无穷。
另一种与马头墙功能相似的山墙名为“翘角”,即中国东南部地区一种起伏飞扬的山墙做法。无论是台阶状的马头墙还是飞翔的翘角,为了增加美学效果,往往在墙顶覆盖深色瓦片使山墙轮廓更加突出。于是,山墙顶端的深色轮廓与下部白粉墙面之间的强烈对比,形成了中国民居建筑一个独一无二的标志。
在浙江省乌镇的运河沿岸能够看到各种造型的屋顶。照片右侧形式朴素的马头墙同时具有隔绝火势的重要功能
另一种屋顶类型称为“悬山顶”或“挑山顶”。这种屋顶的檩条悬挑在山墙之外,对山墙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这种屋顶遍布中国,但有趣的是,在某些雨量丰沛的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和福建,悬山顶却并不多见。考古发现证实,悬山顶山墙虽然最早见于东汉时期,但直到唐代才成为屋顶的一种主流形式。
四川省东北部阆中古城
四坡顶,也称为“四注顶”或“四阿顶”,是由四个坡面组成的屋顶类型,其中的每条屋脊都是由坡面两两相交形成。由于四坡顶的轮廓端正优雅,这种屋顶是明清时期的宫殿、寺观和大型宅第中最常见的形式。即使四坡顶的转角部分需要复杂的木工技艺,它的魅力却往往令普通民居也无法抵挡。更令人惊讶的是,朝鲜半岛少数民族的简易茅舍中甚至也能看到四坡顶建筑的形象。与屋顶正面和背面的檐口相似,四坡顶的山墙同样具有悬挑的屋檐。
四坡顶另有一种复杂的变体,即将四坡顶和双坡顶结合在一起的“歇山顶”,这种屋顶构造的复杂程度令许多能工巧匠也不得不望而却步。具体说来,歇山顶的建造需要将四坡顶侧面的两个坡面减短,在正脊之下分别形成两个三角形的山花。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资料可知,四坡顶在宋代以前曾广泛应用于各种住宅之中。然而到了明清时期,以反对铺张浪费为目的的强制性法令使得四坡顶仅可用于宫殿建筑。只有在远离皇权控制的云南省的偏远地区,才能在少数民族的简易民居中看到与歇山顶类似的建筑,如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的竹构茅草屋顶,即采用四坡顶与山墙结合的复杂轮廓。
阆中古城的华光楼
屋顶正脊和檐口处的装饰使中国民居的轮廓线更加丰富优美。由于不同角度的坡面相接处的缝隙最易发生雨水渗漏或热量散失,所以接缝处尤其需要重点设计。在脆弱的屋脊部位覆盖“V”形或倒“U”形脊瓦的做法不仅具有悠久历史,同时也能解决上述功能性问题。除了实用功能之外,屋顶、檐口、山墙上的其他装饰,则更多地具有超越功能的象征含义。
对于屋顶正脊两端向上翘起的构件,中国建筑史学家推测其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正脊附近的屋顶,防止其被大风掀起后将建筑暴露在风雨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正脊两端逐渐形成了“鸱尾”或“正吻”——一种具有防火辟邪象征的沉重装饰物。在中国北方,许多民居的正脊两端分别沿脊线伸出一条烧砖装饰物。这些装饰物虽然有时仅微微起翘,却无一例外地雕刻着优美的线条和图案,有时更在其上附加其他装饰物。在陕西省南部地区,“正吻”则进一步发展成为预制构件。当地人将这种烧制的屋顶装饰物称为“脊吻”,并赋予其预防火灾的神奇力量。
吻兽作为一种防火图腾,广泛应用于宫殿和民居的建筑屋顶上。摄于河南省康百万庄园
即使简单的弧形屋面瓦也能排列出有趣的装饰图案,其中一些甚至具有趋吉避凶的象征意义。例如,福建和台湾地区的民居正脊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所谓的“燕尾”“马背”(或称“马鞍”)与“瓦镇”。传统燕尾脊的优雅造型由悬挑砖饰与砖饰下方的金属支撑杆构成,现代新建的燕尾脊则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马背脊,即马鞍脊,在保留燕尾脊微微倒吊的正脊曲线的同时,取消了正脊两端飞扬的砖饰。名为“瓦镇”的正脊形式常见于台湾地区南部的客家民居,在台湾地区北部也有零星实例。但这一名称的含义与建筑功能全无关系,仅仅用来表达镇宅保平安的美好愿望。
环境意识
从湿热的亚热带绵延至干冷的寒带,中国的地理条件使得各地民居的气候条件变化万千。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中国民居何以能够在开窗方式、房屋朝向、建筑材料、出檐深度以及屋顶坡度上具有如此繁多的差别。
四川省阆中市马家大院
建造宅舍的中国匠人不仅善于利用标准尺寸与地方材料,在应对环境方面也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与技巧。虽然大而划一的传统做法对各地民居的建造都具有统领式的影响,但民居在不同地域之间表现出的结构性和空间性差异,则反映出中国民居同样重视实用性与地方条件。无论采用何种材料——泥土、木材、石材或多材料并用,中国民居的一个重要优点正在于易于维护和改造。当旧的构件潮腐或焚坏时,单元化的建造技术使其能够轻而易举地被新的构件替换。
于是,旧材料与旧空间的重复利用成为另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建造传统。在中国民居历经千年的演化进程中,院落以不同的大、小、宽、窄等满足了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需求,成为各地民居最基本的空间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