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日本战国时代的官职,经常听到羽柴秀吉是“羽柴筑前守”,伊达政宗是“伊达陆奥守”,织田信长是“织田右大臣”之类的,他们的管制来自于当时的日本朝廷,而对于各地军阀(大名)来说,这些官职是不能随便申请的,有很严格的规定。
进入战国时代,由于幕府的权威衰退,实质掌握地方的豪族,特别是下克上爬起来的国人或被官,开始重新回头寻找朝廷的权威。轻微一点的就是自称国守,例如早期织田信长的上总介、尾张守,这个其实都是随人自称问题还不大;有本事一点的,就是越过官途奉行直接向朝廷取得官位,例如织田信秀的三河守,武田晴信的信浓守,甚至是大内义隆花大把银子弄到的兵部卿。
但这些以整体来看算是特例,对公家来说还不会构成大问题。这个倾向一直发展到织田政权时代出现了一项变化,从元龟4年(1573)织田信长与将军足利义昭决裂后,织田家失去以幕府作为统治权威来源,于天正年间转向以朝廷作为其统治权威来源,开始让自己的重臣任朝廷官职(例如柴田修理亮、惟任日向守、羽柴筑前守等),这个倾向到丰臣政权时期被大肆扩张。
在丰臣政权时期,丰臣秀吉以朝廷官位重新编制诸大名的位格,模仿公家的“摄关家、清华家、羽林家、名家”家格,将自己的丰臣家变成摄关家格,前田、德川等大大名为“清华成”,国持大名为“羽林成”,其下为“诸大夫成”,直接和公家家格对应,展开了一场公家与武家的官位抢位大赛。结果当然是公家抢不过武家,加上武家占住单一官职的时间远比公家长,在丰臣政权时期造成不少公家官位晋升的大塞车,成为丰臣政权末期公武关系紧张的主因。
因此,在德川氏获得政权后,势必要解决这个问题,江户幕府解决的方式是《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第7条的规定:“武家之官位者、可为公家当官之外事。”(武家官位与公家官位分离),此后只有德川将军家会长期占据右大臣、右近卫大将这两个有定员的官职,这边会得到正式的位记与宣旨。只有家格可达四位以上的德川分家大名、部份谱代大名、部份国持大名、赐姓松平大名,幕府才会协助向朝廷申请权大纳言、权中纳言、参议、权中将、权少将及侍从等无定员的武官系官职,而这些官职此后也不再有公家任职,变成武家专属官职。同时,这些无定员的武家官职不以正式宣旨方式任命,而是用半官方的“口宣案”承认,也不需要“除目”,但如果有官职变化,需要奏报朝廷。
其他的国持大名理论上落在五位国守的位置,但实际上幕府只向朝廷申请位阶,并奏报该大名由幕府认可自称的国守名。朝廷会根据申请的位阶发给“位记”及“从五位下诸大夫”之类的位阶,但不会有任官的宣旨,而是相当于天皇口头备忘录的“口宣案”代表天皇口头表示他“知道”这个大名将自称某国守,如果有官职变化,由幕府方面决裁,不须奏报朝廷。另外镰仓公方家(室町足利将军分家)后代的喜连川氏和德川家因为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所以不经由江户幕府取得官位,正式身份为无官无位,但历代均以镰仓公方惯任官的左马头或左兵卫督自称,为江户幕府所默许,算是比较奇怪的特例。
当然位记和口宣案都要根据不同位阶献上不同金额才会发下来,是江户时期皇族与公家的重要收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