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去大昭寺朝拜?
每位参观过大昭寺的驴友都会发现,即使是雨天,大昭寺外的藏民丝毫没有躲雨的意思,照样在那一丝不苟的磕着长头。这样的场景虽然令人讶异,甚至有人质疑他们是作秀,那么到底是何缘由非要在大昭寺下朝拜,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一一讲解。
与其说作秀不如说是信仰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东西亘古不变,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对于藏族人民的信仰、这种对佛的虔诚,我们平常人是很难理解的!
佛对于藏族人民来说是深入到灵魂最深处的依赖!
也是藏族人民最信赖的支柱!
他们千里迢迢从各地到大昭寺朝圣,用板车拖着行装,风餐露宿,不避雨雪,双手合十作揖,双膝跪地,全身伏倒,额头叩下,一路磕着等身长头,经年跋涉来到大昭寺前,在此再继续磕长头达数月之久。他们表现出的那种无比虔诚和执著,令所有人都感到强烈震撼。如果这是作秀未免也太过于疲累了。
什么叫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磕长头时两手合十,双手前直伸。表示领会了佛的旨意和教诲,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磕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
“磕长头”也分种类
长途:不远数千里,历时数月经年,风餐露宿,执著的向目的地进发
短途:数小时,十天半月,如绕寺庙、神山等
就地:其他都一样, 只是不行步。
为什么要磕十万个?
藏民说磕上十万个长头才算功德圆满。而之所以要磕十万个长头,是因为当年宗喀巴大师成佛时,他所坐的地方生长出一棵菩提树,有十万片叶子,每一片叶子上面都有一个佛像,所以他们要把这十万个佛像都拜到。为了不计算错误,信徒们在磕长头时都拿着一串佛珠计数,还有石子、青稞一类的计数物件等。磕完这十万个长头,年轻人要用三个月的时间,老年人要用半年多。
假如死在路上 那一定是极有福报
走在川藏公路,你也总会看到很多的朝圣者,他们一路艰辛,泥石流、塌方、雪崩,都会碰上。以前交通极为不便,医学也不发达,磕长头的人生病了就只能忍着,死在朝圣路上的并不罕见,但是朝圣者看得很淡:死在路上是佛把他们收去了,也是很荣幸的事。
磕长头如果死在路上,同伴会敲下他的一颗牙齿,带到大昭寺,镶嵌在释迦牟尼殿前的柱子缝隙里,表示死者已经到过这个神圣的地方了,按信徒们的说法,如果死在磕长头的路上,是最好的超度。
为什么是大昭寺?
大昭寺,藏语全称“拉丹祖拉康”,意为圣地的经堂、佛殿。又因寺内主殿供奉的主尊佛像为稀世文物珍品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而称“觉康”,意为释迦牟尼的殿堂,它是藏传佛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庙宇。
据说佛祖在世时,其弟子按其奶妈指点塑了8岁、12岁和25岁三尊金像并由佛祖亲自开光,8岁金像已遭毁损,今存于小昭寺,25岁金像远在印度,因此大昭寺内的12岁金像就变得十分珍贵。
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尼泊尔公主所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庙里供奉文成公主入藏所带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
因此,在藏族生活中有“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之说。
而且大昭寺的建筑本身,兼有藏、汉、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建筑样式和风格,各自成趣,又融为一体。
金顶上的“双鹿听经”,是大昭寺的标志之一。取自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的典故,也是摄影师百拍不厌的题材。
在小编看来,大昭寺对于信众,与其说是一座佛殿,更不如说它是精神寄托所在。
正如柴静在《看见》中说:
“只有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小编在这里希望您如果在川藏线、青藏线、西藏等地看到朝拜者,请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他们递上一瓶神圣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