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美食叫“古董羹”,它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受我们喜爱
假如问现在的年轻人,“您喜欢吃古董羹吗?”。估计很多人会疑惑地说:“这是什么啊?”但若是问其那些北方的老人,估计他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会说:“不就是涮锅子吗?当然喜欢了!”
也许您要有疑问了,这涮锅子为什么又叫“古董羹”呢?我们就先从涮锅子的历史说起吧。
涮锅子
涮锅子又叫火锅,在我国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因为在将肉料投入沸水中时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人们便称其为“古董羹”。在宋代,吃火锅在民间已经是常见的事了,那时人们将兔肉、羊肉等切成薄片放入煮沸的锅中,而且还用烧酒、辣椒以及各种酱料作为增味的作料。
而“涮羊肉”的名字则是元世祖忽必烈给起的,当年忽必烈率领元军南征,其时天降大雪,严寒逼人,因此忽必烈就命令大军进驻到一个地处山谷的牧场里。几名火夫正在给大军准备食物时,便听探马急报说在前方发现了敌军。忽必烈一想,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去打仗啊,便命火夫用最快的速度来准备饭食,以解将士们的饥寒之苦。火夫们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锅中沸水里搅动了几下,待羊肉变了颜色,就捞入盛着细盐和汤料的小碗里。尽管当时情况紧急也来不及仔细调制汤料,但大家吃完之后马上就恢复了体力,将士们纷纷上马迎敌,经过几番较量终于旗开得胜。
忽必烈
晚上在营地举行庆功宴时,忽必烈吩咐依照白天的那种做法,再给大家烹制出那样的美味。现在时间比较充裕,伙夫们便在调味酱和汤料上花了更多的心思,羊肉也比白天切得更薄了,因而晚上做出的涮肉片比白天的还要美味可口,将士们吃了后一致赞不绝口,忽必烈就问火夫,这道美食叫什么名字。火夫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说了一下大概的做法,请忽必烈给起个名字,忽必烈本不懂什么文雅之词,但一看碗里的羊肉,又想了一下这羊肉片的做法,便说:“叫‘涮羊肉’吧,直截了当,又容易记住!”
涮羊肉
在满人还未入关时,有位在旗的统领,他武功平平、资质不高,因此也不被众人所看好。可这个统领却还在一次小战役中打了个胜仗呢?这场胜仗,倒不是拜老天爷所赐,而是因为他吃了一碗香喷喷的古董羹又喝下了几两白酒之后,一下子浑身冒出了热汗,来了劲头儿,他纵身上马、挥着战刀,一路冲杀过去,他手下的士兵一见这等场面,顿时也鼓舞了士气,就这样,夺取了一次胜利。以后凡是作战,这个统领都要先吃上一顿古董羹。那肥美新鲜的羊肉涮锅子,再配上浓香的陈年老酒,便是激发将士们勇猛作战的最佳“补品”。
如今,涮锅子的汤料和佐食愈加丰富,而古老的涮锅子发展到现代也不再单纯作为一道美味而被人所喜欢,它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的传承,也代表了一种兴旺、红火的氛围。所以说,“古董羹”这种流传了三千多年的美食,至今仍受我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