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往事|五路进兵,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央视网2021-04-28 11:28

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416%2F2832ea43j00qrmh7x001tc000g400ah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jpg

进入上世纪20年代,中国近现代史的指针依旧动荡不安,各派军阀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混战,自从直皖战争之后,直系奉系军阀的矛盾就越来越严重,张作霖在东北蠢蠢欲动,此时,他的背后支持者是日本人,他入关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1922年,张作霖终于付诸了行动。而这次直奉战争,全程都被报纸记载下来了,资料极为详尽。

张作霖密谋入关

吴佩孚急急备战

1922年4月14日上海《申报》新闻《奉天运兵入关之开始》:“奉天张使(张作霖)威迫吴子玉(吴佩孚),已渐露其真面目。顷据奉垣密息,连日奉军纷纷入关,内部业已筹备就绪,决定分五路进兵。……东方通讯社十二日天津电云,今晨奉军四百名开至此间,向静海县进、据传已越山海关者约六千,犹将陆续开来。……”

从这篇新闻上看出,张作霖的军队在4月已经陆续入关了。根据新闻内容,当年张作霖自己为奉军总司令,吴俊升是先锋司令,孙烈臣是后援司令。可是张作霖自己暂时不入关,兵权暂时归张作相等人代为管辖。可是要入关,怎么把大批士兵运到关内呢?当时的京奉铁路因为和列强有条约关系,是不能专门用来运兵的。驻奉天的英国领事还曾经说,要是运兵妨碍了铁路运输,妨碍了他们利益的取得,他们就会提出抗议。于是张作霖就想了个好办法,他以调防(军队调换驻守之地)为名,把士兵们分成好几拨,逐渐往关内运送。据传,当时入关的火车,头二等客票中,下级军官占了大半;三等车更是“满座皆兵”。铁路局非常不满意,扬言要停止售卖车票,旅客们颇感不便。

就在关内关外人民人心惶惶之际,张作霖却兴高采烈地招兵买马,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有人推测他的军饷已经有人担当了,所以张作霖是“放胆进行”。张作霖的背后支持者是日本人,有了这层保障,张作霖更是信心满满。

1922年4月12日清晨,已经有400名奉军抵达天津,还有6000多名奉军正在穿越山海关,他们分别驻扎在京津一带。当天,据有的目击者称,奉军悄悄地开了20余辆货车,往返于北京朝阳门外陆军部所管武器库和驻扎的军粮城之间,还有人信誓旦旦说这货车里装满了各种军械和炮弹。

这边厢张作霖紧锣密鼓挺进关内,那边的吴佩孚可是愁眉紧锁,他赶忙备战。眼瞅着,第一次直奉战争就要拉开帷幕了。

直奉两军开战 百姓苦不堪言

1922年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这一天的新闻如同雪片般飞向了全国各地,战争爆发时的状况、双方军力的对比、作战经过等就被记叙得非常详细。例如当年4月30日的《申报》就刊登了一连几条新闻描写战况:

“(二十九日北京电)今晨三时长辛店(现位于北京丰台区)大战开始,吴佩孚显已突施攻击,受伤奉兵现已到京,并有从战地逃来之奉兵,炮声隆隆使馆街可闻之,闻马厂与廊坊以南亦有战事。”

“(二十九日天津电)马厂与大城之间,自昨日清晨起至夜止,有枪炮声,战事结果未悉。美军官之由保定回津者称,见有直军大队携接济品五百车向东开拔,前赴大城。”

北京还传来消息称,二十九日那天,整天里炮声不断,震得人心惶惶。直系军阀除了和奉军交战外,还在廊坊的南面青县附近攻击,说是吴佩孚准备打败张作霖后就进攻青县。张作霖似乎已经不安于在奉天遥遥发号施令了,他致电政府,说自己已经到了山海关南检阅军队,奉天的大事小情已经委托专人代为管理了。

可是从新闻上看,第一天奉军就颇为挫折。二十九日,冯玉祥率军攻击长辛店的奉军,到了接近中午时分,奉军退守到了卢沟桥附近。这种混战局面一共涉及三处战场,“其猛烈为中国战事所罕见”。在北京的各国使馆已经警告各自国家的侨民赶紧避开祸端搬到城内,还增加了很多卫兵,就是怕被败军抢劫。

此次战争的报道众多,1922年5月2日天津《大公报》记载:“昨夕九时起至今早六时,炮声极为缜密,京中居民十分震恐,于是谣言大兴。”“京中自七八时后即不闻炮声,当然战地愈去愈远……”“奉直两军自三十日晚六点二十分至一日早九点三十分交战甚为猛烈,奉军用重炮轰击,直军受创甚巨。”据报纸上记载,这次交战分为东南西三路,两军交战最猛烈的时间是在5月1日凌晨1时20分至4时10分,张作霖的军队除了拥有重炮之外,还有步枪、机关枪等,火力非常猛,一度占了上风。

1922年5月4日的《大公报》对三路情况都做了详细阐述,新闻题目为《两军激战之确报》,其中提到了张学良,以往的报纸上多是他的父亲张作霖的消息,而此次,张学良也涉足了直奉战争,并且作为将领亲自冲锋陷阵。“张学良所部昨已将霸县占领,现正向前方进击。”这篇报道特意点出了张学良的胜利。

而这样的军阀混战也让普通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其中为了救助战乱中受伤的人,还特意成立了五六处公民救护团,“以救护避难妇孺、救护前线伤兵为第一要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救护团还非常讲究,穿戴所用很多都是统一的,看起来很整齐,而且服务也非常热心。

奉军准备充分 却败退出关

当时京津地区有份报纸《京津泰晤士报》是英文版的,其中也涉及此次直奉战争,人们将其翻译出来,当年5月2日的《大公报》就翻译并刊载了《京津泰晤士报》的文章《张军预备之完善》,从文中看来,张作霖的雄心壮志“此次张作霖之军队,军装一切,预备皆为完善。……张军第二十七师,其军械子弹,均极充足。兵士身上所背旅囊,其中需用什物零件,无一不备。虽雨衣风镜,亦皆有极整齐者。”

张作霖对这次战争可谓是殚精竭虑,他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还被报纸称为“大有德皇威廉之才略”。他的细心从很多小细节上就反映出来了,比如士兵胳膊上缠的缠布就颇为费神。因为当时全国的军队其实在服装上差别不大,到时候打起仗来很容易混淆,于是必须在胳膊上缠上缠布以区分。吴佩孚的军队缠布颜色为红色,张作霖军队为蓝色和黄色,这颜色上首先胜了吴佩孚一筹。因为黄蓝两种颜色的布比较难买到,也不容易仿冒,而红色的布各个乡村里都有,“吴氏事出仓猝,任意取红色以为标识也。”

然而就是这样精心的准备,最后的结果却让张作霖颇为无奈。奉军共有4个师、9个旅,约12万人,直军有7个师、5个旅,约有10万人,双方在长辛店、琉璃河、固安、马厂等地展开激战。当年5月3日,吴佩孚转了个脑子,他改守为攻,不仅出奇兵绕道攻击奉军后方,还策动奉军一个师临阵倒戈,于是奉军几乎全线溃退。5月5日,张作霖败退出关,后被命令奉天军队撤出关外,等候命令。最终的结果是:5月10日,张作霖各种原有职务被免去,经过英美两国传教士的调停,6月15日,直奉双方停战,签订了合约,规定双方以山海关为界。

责编唐文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