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历史 > 正文
大历史|灌溉工程遗产——深厚而丰富的灌溉历史文化
2022-09-05 09:31:46 来源:人民日报 李云鹏

浙江丽水通济堰的渠首

近十年来,包括灌溉工程遗产在内的水利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越来越受重视。遗产的挖掘、评估、阐释、保护理论和技术研究实践的专业化系统化程度逐步提升,遴选申报与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充分展现了我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成就。

灵渠干渠

灵渠渠首的天平坝

灌溉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都需要灌溉工程来调节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灌溉工程的建设和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设立,使这个遗产类型及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古代灌溉工程进入大众视野。截至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26处,是世界上灌溉类型最丰富、工程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其中一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些留存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承载着传统治水技术、经验和智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紫鹊界梯田的跨田输水

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中国灌溉发展的历史与中华文明一样悠久。

良渚遗址考古发现数万斤碳化稻,表明当时的水稻种植已发展到相当规模,这离不开灌溉的支撑。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运输等综合功能。杭州临平镇的茅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时期的水稻田,有明确的道路系统和灌溉系统。3600多年前的郑州商代都城遗址考古发现的灌溉渠系,2200多年前的淮阳于庄汉墓出土的井灌模型,反映了中华文明早期灌溉发展的延绵不断。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曾设“稻人”这一官职,专司灌溉管理。这些考古发现和早期文献,反映了灌溉的发展脉络及重要地位。

灌溉工程的建设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之一。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灌溉工程,往往奠定了当时一地乃至一国的经济发展基础。最典型的如都江堰、郑国渠,与灵渠一同被誉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孙叔敖修建芍陂(今安徽省寿县境内),为楚国的经济发展和迁都寿春奠定了基础。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对维系西北地区社会稳定具有战略意义。

从易耕易灌的平原盆地到高山丘陵、湖滨滩涂、边陲荒漠、沿海卤地……灌溉工程遗产的地域分布,也从侧面展现了中华先民不断开拓生存空间的艰苦奋斗历程。

郑国渠的引水干渠

郑国渠废弃的古渠口遗址

悠久的灌溉发展史,还衍生出丰富而独特的区域文化。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纷争激烈,促使一系列用水管理制度诞生,如山西洪洞县霍泉灌区《霍渠水法》。南方地区也有“堰规”,如浙江丽水通济渠的“堰规”,涵盖支渠分水口规格、轮灌制度、岁修工役和工料如何摊派等。

此外,能够见证灌溉工程历史的古代水利管理建筑、庙宇等纪念性建筑,相关历史文献、碑刻、档案,工程所承载的传统水利科学技术、民俗节庆……这些都是灌溉工程遗产的组成部分,共同展现了其丰富内涵。

山西洪洞霍泉的泉池

山西洪洞霍泉主泉眼

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理念和智慧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理、气候环境差异很大,灌溉工程的型式和科技特征也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

从工程类型而言,包括有坝引水、无坝引水、蓄水灌溉、拒咸蓄淡、井灌,圩田、梯田灌溉排水,以及不同形式的传统提水灌溉设施等,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念。

灌溉工程遗产能够延续运转千百年,至今发挥效用,在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都有其科学性,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都江堰作为大型无坝引水自流灌溉的典范,早已享誉世界,其鱼嘴分流、弯道排沙等精妙设计家喻户晓。从泾河引水的郑国渠、从黄河干流引水的宁夏引黄古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有意识地利用河流泥沙来控制土壤的盐碱化,将泥沙蕴含的有机物作为农作物肥料,变沙害为沙利。《史记·河渠书》记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代关中地区民谣“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广泛流传,可见当时人们就对多沙河流引水淤灌有了系统认识。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是目前我国已知年代最早的拱形堰坝,坝上还专门留有放排通船的“船缺”。进水闸下游300米处干渠上,始建于宋代的“石函引水桥”沿用至今,渠水在函下自西向东流,一条山溪在函上自北而南行,互不干扰。它的建成避免了山洪泥石流对引水干渠的频繁淤积,大大节省了疏浚维护成本,这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水系立交工程。

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汉渠

丽水通济堰的石函水立交

东南地区滨海平原土地广阔,唐宋之后成为农业开发的重点拓展区域,众多拒咸潮、蓄淡水的灌溉工程都是在唐宋时期建成。如福建莆田的木兰陂,历经三次选址才建造成功。木兰陂所在之处,来自下游的涌潮力量与来自上游的洪水力量能够相对平衡。陂高超过此处的最高涌潮水位,使咸水无法内灌,上半部设为闸门,汛期可开闸增加泄洪能力。

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桔槔”俗称“吊杆”,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原始汲水工具。这里地处山间小盆地,地下水量丰富、埋深浅,村民打一口当地称作“拗井”的井,用桔槔从井里汲水,通过小渠流入田中进行灌溉。据记载,200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已对地下水循环有了科学的认识,并能通过人为干预增加井灌的可用水量。在诸暨市泉畈村的遗产核心区,至今仍有100多口拗井在发挥作用。

福建莆田木兰陂

诸暨桔槔井灌

灌溉不仅指供水,也包括农田排水,兼有特殊环境条件下灌排区域土地的整治与改良,包括圩(围)田、梯田、垛田等。江苏兴化地处黄河夺淮之后的洪水走廊,俗称“锅底洼”,由水系、圩垸、垛田构成的灌溉排水系统,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也塑造了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

灌溉工程遗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以最少的工程量和管理成本实现最大效益。

优秀的传统灌溉系统,取水方式和工程型式都相对温和。最典型的就是无坝引水形式,有坝引水往往也只采用低坝。工程常用的材料和构件,与生态环境有良好融合度。如都江堰的竹笼、杩槎,南方灌渠广泛使用的干砌石衬砌,北方灌渠广泛采用的植柳护岸,使渠水与土壤水之间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水量交换,长期运行也很少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古代人工渠系逐渐融合为自然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灌溉工程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并塑造出优美的水利景观,其理念和实践,对现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仍有借鉴意义。

浦江溪井的内部结构

宁波它山堰的回沙闸遗址

至今仍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它们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且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综合效益。

以目前中国的26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例,灌溉面积合计约230万公顷,相当于100多个大型灌区。维护好这些传统灌区,比新建灌区投入的成本要低得多。

很多古代灌溉工程还兼有其他重要的水利功能。如广东佛山的桑园围,至今仍是围内顺德、南海两区的防洪保障。浙江龙游的姜席堰、山西洪洞的霍泉等,兼有水能利用、城乡供水之效。

一些灌溉工程遗产对灌区生态环境的维系功能同样不可或缺。在新疆,一条坎儿井就能在戈壁滩塑造一片绿洲,堪称生态命脉。

灌溉工程遗产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都江堰、灵渠等早已是著名景区,近年来,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湖州太湖溇港等遗产地的水利特色文化旅游也在快速发展,湖北襄阳的长渠等成为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一些灌溉工程遗产还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为灌区农产品赋能增值。依托灌溉工程遗产灌区,一些集生态农业、采摘体验、研学观光、民宿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农庄开发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广东桑园围内的古河涌

四川夹江东风堰,干渠在千佛岩下穿行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探索出一些宝贵经验。较突出的即研究支撑与制度保障。伴随着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关于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也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发展起来,进而指导实践。目前,绝大部分灌溉工程遗产已编制并颁布实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有的还通过地方人大立法增加了法律保障。

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中国深厚而丰富的灌溉历史文化,形成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的社会合力,让这些宝贵遗产更好地融入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