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丨把皇帝生日设为国家法定节日始于哪位皇帝?
皇帝过寿
一、以皇帝生辰为节日
中国的帝制时代实行家国体制,天下是皇帝一家的,皇帝的生日就不是他个人一生中的重要节日,而是全天下百姓的共同庆典。
尽管皇帝都认为家国是一体的,但直到唐玄宗时期,才将自己的生日升格为大唐百姓都要庆贺的全国性节日,而他自己的生日也被定为“千秋节”,寓意皇帝千秋万岁。在这一天,文武百官与宗室王公要向玄宗进献珍贵的礼品,各地也要举办大型宴会,载歌载舞,以庆祝皇帝的生日。且在唐玄宗生日时,所有“公务员”都可以放假三天,这算是皇帝的恩赐。
唐玄宗
在唐玄宗之后,大唐与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开始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全国性节日,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有“圣寿节”、“诞圣节”、“圣节”、“圣诞”,可以说直到明代才算是彻底稳定下来,称之为“天寿圣节”或“万寿圣节”。
除皇帝之外,太后由于在许多皇帝年幼登基时有着一言九鼎的权力,故其生辰也开始与皇帝一样,成为天下人的节日庆典。至明清时代,皇帝生辰固定用“万寿节”,太后生日在明代不固定,而在清代则有了固定的节日称呼,即“圣寿节”,与皇帝是处在同等位置的。皇后与太子的生日则统称为“千秋节”,其地位与重要性较皇帝与太后来说要低一等。
皇太后过寿
二、盛大的生辰庆典
每位皇帝或许都有“再活五百年”的想法,而就他们的生日庆典来说,最为隆重的一项就是表达长寿的愿望。在唐玄宗时期,每逢千秋节当天,群臣都要在天刚刚亮的时候,穿着正式朝服赶往皇宫大殿,皇帝端坐宝座之上,群臣则要在礼仪官的要求下对皇帝行拜礼,随后百官跪拜皇帝,并高呼“谨上千万岁寿”。随后皇帝举酒,群臣再拜两次,并三呼皇帝万岁。
皇帝过寿
至宋代,皇帝的生辰节日仪式较唐代更加正式,也逐渐稳定下来作为一个特定的节日,其祝贺礼仪与规格也更加庞大。宋太祖时期,在皇帝生日一个月前就要在大相国寺兴建专门祝寿庆贺的道场。在皇帝生日这天,百官要前往寺庙为皇帝烧香祈福,祝其万岁长寿。北宋之后,皇帝生日这一天,不但百官要上呈祝表与礼物,即使是敌对国家,也要派遣使臣前来祝贺,与大宋对峙的无论是辽国还是金国,都会在皇帝生日这天派使臣前来。
国外也会派遣使臣前来祝贺
至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各种制度规范已达帝制社会中最为完备的时刻,关于皇帝生日庆典的祝贺仪式也有了一套完备的套路,历代皇帝也很少对其进行修改。主要内容就是在生日之前,先行派遣礼官赶赴先帝皇陵与后陵进行祭拜,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除此之外还要派礼官赶赴真武庙、东岳庙、城隍庙、天地坛、太庙等重要场所进行祭拜活动。在生日当天,皇帝要和文武百官先行对皇太后行礼,以表示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随后皇帝再接受百官的拜礼,最后皇帝则赶往后宫,接受后妃们的跪拜礼。
皇帝过寿,礼官要去天坛祭天
至于皇太后与皇后,又以皇太后为尊,在其生日这一天,皇太后要先后接受皇帝以及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还要接受皇帝后宫的跪拜礼,此外每逢皇太后生日,还要增加其尊号,以表达皇帝的尊敬与孝顺之情。皇后的庆贺典礼则要简单很多,首先是没有百官的跪拜礼,皇后一般只接受后宫的跪拜,此外皇后还要赶往皇帝与皇太后处行礼,以表示对其尊重。
皇太后过寿,接受后宫跪拜
三、庆典背后的意义
唐玄宗开启的千秋节,其最主要的目的可能并不是凸显皇帝的崇高地位,而是出于娱乐的目的而设立。但也正是玄宗的举动,开启了为生人立节日的先河,也使得皇帝的生日愈发隆重,其娱乐性逐渐降低而政治性逐渐凸显。
唐宋时期的君臣尊卑关系还不是十分严重,但自元尤其是明清两代,君主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帝的生日庆典也成为皇帝彰显自身天下至尊地位的重要方式,整个庆典的程序与仪式极度繁琐,再无唐玄宗千秋节那种与民同乐的意味。且在唐宋时期,只是京城内的官员需要向皇帝祝贺,但在明清时期,即使是地方官无法赶赴北京,也要进献礼物或上呈贺表,明代分封在各地的王爷,也要在家中遥相祝贺,并派遣使者进京献礼。皇帝的权威与中心意味愈发凸显,皇帝对文武百官的控制也越发严密。总而言之,皇帝生日庆典的演化,不仅是中国社会逐渐演进的表现,更反映出皇权的不断集中与权威的不断加强。
清代祝贺皇帝皇太后生日的器物
文史君说
尽管形式愈发繁琐复杂,但皇帝生日庆典的出现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首先来讲,唐宋时期的皇帝生日庆典,彼时浓厚的娱乐气氛为民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放松休闲时光,公务员都可以放三天假。尽管在明清时期这一氛围已逐渐消失,但皇帝对皇太后生日庆典的强调与强化,加强了社会养老风气的流行,皇帝的孝敬行为为民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榜样。而且皇帝生日庆典的出现还十分凑巧地促成了京剧的繁荣。众所周知,京剧是徽班进京后与各方戏剧杂糅之后的结果,而徽班之所以进京,就是为了给皇帝祝寿,这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京剧
参考文献
任万平:《千秋万寿祈长年:以帝后生辰为令节的考察》,《紫禁城》2015年第10期。
李幸哲、宋时磊:《乾隆八旬万寿庆典与清代宫廷茶文化——以朝鲜徐浩修〈燕行纪〉为中心》,《农业考古》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