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⑤丨张昊:浓荫遮路梧桐街
北碚老城街心花园 姚中明 摄
浓荫遮路梧桐街
文/张昊
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往往和这座城中所种的树相关。在这些或相似或不同的城市里,总有一条地处核心的步行街,街两旁往往种着或相似或不同的树。对于碚城来说,这树是梧桐。
不过,此梧桐并非那可供凤凰栖止的传统梧桐,而是人称“法国梧桐”的三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是如何变成“法国梧桐”的?这本来就是一段掰扯不清的公案,对吾等升斗小民来说,除了多加几分谈资外,那三球悬铃木的“官称”不仅绕口,叫起来也缺了几分美观,碚城人更喜欢简而言之地称其为梧桐,更有人干脆将北碚唤作“梧桐城”。
北碚的梧桐树很多,仅在老城区域,中山路、胜利路、人民路、碚峡路这几条主要干道上都可见梧桐那曼妙的身影。但人们所习称的“梧桐街”还是指的中山路天奇广场之下那一段。
有人说:“有历史的城市不一定都有梧桐,而有梧桐的城市一定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曾经有人评选了中国最美的七个梧桐树城市,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青岛、常德而外,便是重庆北碚。而北碚最美的梧桐,都集中在这条梧桐街上。梧桐街上的梧桐高举如伞,婆娑多姿,于高处携手而握,夏日绿荫蔽日,凉意摇曳;冬日金黄满眼,即使寒风凛冽,心中也暖意融融。
但梧桐街上梧桐的美,不仅源于它那摇曳的身姿,更是因为它背后的那一段历史,以及历史上的那个人。从1939年起,北碚实验区署发动市民填沟,修马路。20世纪30年代,“北碚之父”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从上海运回了36株法国梧桐幼苗,种植在了北碚的土地上,梧桐街上开始有了梧桐。那时候的北碚,由于卢作孚先生的主持建设,已经由四县交界处的一个匪患猖獗的小乡场蜕变为民国时期重庆最闪耀的一座城,被称为“小上海”。这些来自上海滩的“法国梧桐”来到山城并没有水土不服,反而长势喜人,不但旺盛如林,更逐渐覆盖了北碚的数条街区,如今算来,梧桐街上那些粗大的梧桐,已八九十岁矣。
梧桐街并不长,不过两千米的样子,但在这不长的距离内,却密集着卢作孚先生当年所营建的图书馆、美术馆、平民公园、民众会堂……那由人称“重庆詹天佑”的丹麦工程师守尔慈所规划的北碚老城区精华基本集中于此。尤其是那如项链宝石般的北碚第一个街心花园,虽然世事变迁,周围种种建筑数易风貌,其形制却始终不变,和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上相差无几。事实上,文化场所集聚的梧桐街至今仍是人们游览休闲的重要所在,人们在图书馆看完书,还可步行几百米去红楼美术馆看画,到几百米外的体育场去运动,去隔壁的北碚公园休息看江景,去不远处的文化馆看表演……短短几步路即可满足大部分文化娱乐需求。想想那些都市病缠身,动辄驱车几千米,限号限行的“大城市”,碚城人的幸福感不知要高上多少倍。
人们从这些场馆中游览出来,是很难不对卢作孚先生的远见和成就深深钦仰的。尤其是看到梧桐街上的那些梧桐。事实上,固然岁月流逝,但除了民众会堂变成了天奇大楼,北碚文化馆旧貌换新颜,国旗台接通了轨道交通6号线……梧桐街上那碧绿如玉、绿荫交攀如翠廊的树,依然随风摇曳,恍惚如昨日,让人想见作孚遗风。卢作孚先生曾说:“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这梧桐街上的梧桐,便是北碚这座大花园里最美的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