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穿梭于河道上的船只,装运着两淮出产的食盐。所谓两淮,就是淮河南北靠近海边的地区,作为盐的主产地之一,这里生产的盐被称为淮盐。在波澜壮阔的千年盐业史上,淮盐有着“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之称,人们更是用“淮盐出,天下咸”来形容淮盐在古代盐业史上的地位。
盐从哪里来?7月12日,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江苏省盐城市沙井头相关盐业考古成果的公布,让淮盐从汉唐到明清时期生产、运输管理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初步构建了历代盐业的生产体系。7月17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走近盐城考古遗址,从遗存的制盐痕迹中,找寻“煮海为盐”的往事。
博物馆中模拟的制盐步骤。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以海为生,以盐为名
中国最早的煮盐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太平御览》中就曾出现“夙沙作煮盐”的说法。即在远古神农时代,黄帝手下这位名为夙沙氏的诸侯就煮海为盐,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位有姓名可考的盐工,被后代尊称“盐宗”。可以说海盐的生产历史几乎与中华文明同步起源。而淮盐的出现目前最早可追溯到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两淮盐业就已发端。当时的情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将其称之为“东有海盐之饶”。
政权对于盐的控制也是从同时期开始的,当时,商人出身的管仲深知私商经营盐铁利润丰厚,于是便提出“官山海”政策,首创盐铁专卖,即将原来征收的山泽税和关市税加入盐和铁的销售价格之中,并将所取得的收入归官府所有。他还提出,允许私人生产盐,但生产出来的盐需由官府以征税和收购的方式控制起来,然后采取按户籍计口授盐的办法销售食盐。
制盐工具。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到西汉文景年间,吴王刘濞“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并开古运盐河(即通扬运河前身)接连古邗沟(大运河前身)专以运盐。在刺激了两淮地区盐业的发展的同时,销往各地的盐也为刘濞积累了大量财富。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朝皇帝对盐所带来的利益有了新的看法,更意识到盐利只能掌控于朝廷。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为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盐铁官营,朝廷不仅在此圈地专司产盐买盐,还设有监督盐业生产运销的盐铁官,由朝廷统一经营和管理。又因此地运盐河道交错,便取名“盐渎县”。据地方志载,西汉时盐渎县已经达到五千户三万人口,海滩涂遍布盐场。
在盐业考古最新成果中,位于盐城市亭湖区的沙井头遗址就再现了当时“盐渎县”居民的生活场景。“沙井头遗址处于古代东沙冈(范公堤)上。遗址周边区域内有高出地表约3米的高台地,在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1000米范围内,采集到铁犁、陶纺轮、铜镞、铜带钩、五铢钱、等种类丰富的战汉时期遗物。还揭露出规整的汉代道路,较为密集分布的水井,成规模、多类型的排水设施,以及房址,大量瓦当和绳纹瓦片等遗迹遗物,同时也在遗址东北角发现贝壳沙堤堆积。”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夏春晖说,沙井头遗址为理解历史时期中央政府对盐业生产的有效管理提供了考古支撑。结合近年高等级汉代墓葬等考古成果,以及明代《盐城县志》:“盐城古名盐渎,先世欲建城射阳,以射阳土不及海边厚,且海可渔、滩可樵,为民生之利,于是乃城海上......”的记载,可以确定沙井头遗址是汉代盐渎县城官署性质建筑遗址,为西汉王朝对江淮盐业的大一统管理提供了考古实证。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因渔业和盐业发展迅速,形成“为民生利,乃城海上,环城皆盐场”的格局,“盐渎县”更名为盐城,并沿用至今。盐城也是全国唯一一座以“盐”命名的城市。
博物馆中还原了古时官府严管盐业的场景。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天下之赋,盐利之半
不仅是史料,在“鹽”(盐)字的解析中,也能看出政府对盐利的掌控。《说文解字》记载,天然生成的盐被称为卤,而人力加工过的才称为盐。分解来说,它的左上角是一个臣,有监管的意思,右上角是一个人一个卤,下面是器皿的皿,代表煮盐的工具。“从这个字当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出,当时的卤水在器皿中,一个人站在旁边制盐,另外还有一个官员在一旁监督,这和当时煮盐的情形如出一辙。”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馆长朱海燕提到,盐这个字最早见于《周礼·天官》,里面就提到了有掌管宫廷用盐的盐人。说明至少在西周时期,人们对盐的管理和生产就有了一定的认识。
频繁的朝代更迭,使得朝廷对两淮盐区的管理也更为严格,盐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愈发凸显。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放开盐业经营权,由民间自由经营,以推动经济复苏。唐初期时,还采取了免税制度。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经济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因面临无钱养军的困境,又恢复了盐业国有制。中国海盐博物馆展出的一张历代盐价表上就记录着当时政局对盐价的影响。唐初10钱可以买到一斗盐,乾元年间盐价涨到了220文,安史之乱使得国家财力衰退,需要靠盐税来充实国库,一度涨到740文。
出土的称量工具。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不可否认的是,隋唐也是两淮盐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唐代宗时,刘晏任盐铁使和两淮转运使,实行民产官收和盐商运销的政策,盐税收入成为朝廷主要财税来源。同时,创建四场十监十三巡院,监督盐民自行产盐,并从技术上指导盐业生产,在销售口岸地区进行缉私查私管理,打击私盐运销以维护官府批发商运销食盐的渠道不受冲击。这一措施,使唐王朝因安史之乱而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得到复苏。盐利收入从此前的每年40万緡(一緡等于1000钱),增加到了600万緡,达到天下赋税的一半。因盐城是两淮盐区的中心,刘晏还在盐城境内设置,盐城监(监指的是管理产盐区的行政机构)和海陵监,年产盐超100万石,居于全国之首,为国家财税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1194年(南宋绍熙年间),黄河夺淮入海带来大量泥沙,两淮地区涌现出新的淤滩。据统计,元代两淮共有29个盐场,产盐最高年份达950075引(每引400斤),两淮盐业地位可见一斑。但是,宋元时期统治者对盐民的税课和压榨严重,盐法紊乱,最终引发了元朝末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起义。“元代末年盐价也比较高,150贯才能买到400斤的盐,换算下来,大约相当于现在人民币75元一斤。而当时基层官员的工资一个月大概在500元左右,因此有史学家称,元朝亡于盐政之乱。”朱海燕说。
盐店只能销售官盐。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两淮盐商,富甲天下
“煮海之利,重于东南,两淮为最”。进入明清时期,两淮盐业达到极盛,特别是乾隆年间的资本总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初期朝廷在两淮盐区设立了都转运盐使司,并在通州、淮安府和泰州三地设立分司。由于明代制盐技术的进步,各产区产量不断增加。明人钟惺曾提到:“国家塞下粟,强半仰于两淮盐课。” 在清朝11 个盐产区中,两淮盐产稳居全国第一。乾隆、嘉庆、道光时期,两淮盐产量最高达200万引左右,约七八亿斤。两淮的盐利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来源之一。 雍正九年(1731),两江总督兼理盐政的同时,朝廷还严格规定淮盐的盐价和行盐区域,设立两淮盐务总商,以保证淮盐的运销秩序。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盐商。“我国最早的盐商是商纣王的大夫胶鬲。唐代开始盐商就开始进入食盐流通领域,到清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的体系。其中,在明代后期还发生了中国盐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盐业官专卖制,建立起盐业商专卖的制度,这就是袁世振所推行的《纲法》”。
朱海燕介绍,《纲法》就是把持有盐引的商人根据时间顺序编入纲册,凡纲册上有名字的盐商,可以世世代代垄断盐利,无名者不得加入充当盐商。简单来说就是实行官商分利的商品垄断政策。把给与商人一时性的特许专卖权,变为给与永久性的“世袭专卖权”。清朝时期还曾实行过“专商引岸”制,意思就是盐商卖盐,必须在规定的地区采购,再到指定的地点(口岸)销售,不得销往其他地区。比如当时两淮地区的盐只能在河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发卖。
盐商执照。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因两淮盐商拥有盐的垄断经销权和定价权。清朝时期,身家以千万两白银计算的盐商在两淮地区屡见不鲜。据《清史稿》《中国盐政沿革史》记载,乾隆时期,两淮地区盐的销量达到160万引(每引大约在200到400斤之间),两淮盐商们在盐场收盐的价格在每引半两白银左右,而这些盐到最终售出价格在每引10两左右,价格翻了20倍,年收入达1600万两白银,减去税收和中间的运费,纯利润约900万两白银左右,两淮盐商可以称为富可敌国。乾隆六下江南,所耗金钱无数,其中就有两淮盐商所捐助的数百万两白银。在清朝数次赈灾中,也有盐商捐钱救灾的情景。
直到清朝道光年间,两淮盐商的垄断体系才被打破,实行票盐制,即不管新的商人还是旧的商人,只要交足盐课,就可以领票运盐,同时,取消分销制度。随着更多人加入盐商行列,曾拥有垄断地位的两淮盐商们开始走向了没落。后因太平天国起义,淮盐运途受阻,废引改票也随之完结,但两淮盐业的发展依然在继续。
盐商收盐的场景。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鸦片战争爆发后,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面对两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以盐税作为担保。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侵略者通过控制盐税榨取大量钱财,同时,还操控着中国的政局。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盐业产业也遭到破坏,致使海盐产量骤减。其中,发生在盐城的陈家港战役就是新四军为了夺回被日本人掠夺的盐资源而进行的战斗。战争胜利后,张爱萍将军在他的《南乡子•解放陈家港》中写道“食盐千堆分人民”,以此纪念陈家港解放。
1941年,新四军在盐城设立抗日根据地,由于解放区食盐颇为困难,盐阜区行政公署便采用民办公助的方法新办盐场,取名“新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新滩盐场为支援华中地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供应了解放区的食盐,还把这些盐运到边区,到敌占区换来了大量的洋火、洋油、洋碱、医药,甚至还有枪支弹药等,有力地支持了军需。华中部队的军饷也大都来自于新滩盐税,所以新滩也曾被誉为“华中金库”。《革命战争中的淮北盐场》中还提到,1948年11月7日淮北盐场解放时,辖区总人口约6万人,其中盐工达3万人。
遗址分布图。 图片来源/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守护遗址,守护盐业文脉
在2000年的淮盐发展史上,除了制度的变迁,盐的工艺也在不断精进。要制盐得先制卤,盐业生产过程中第一次技术革新就是制卤,就是把低浓度的海水制成高浓度的卤水。因为海水中的盐分含量非常低,只有百分之三,想要烧取1公斤的盐就要蒸发掉近32公斤的海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制盐成本很高。南北朝时期,人们利用土壤的“毛细现象”,刮取咸泥,然后将咸泥放在卤坑上,再用海水慢慢淋取、过滤,得到卤水后再煮制成盐。
到了宋代时期,两淮盐区采用最多的是摊灰淋卤法,用草木灰来吸附咸土中的盐分。“使用草木灰吸附盐分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草木灰有着很强的吸附性,可以大大提高制卤的效率;第二是草木灰比泥土更好过滤,可以很好的分离草木灰和盐分,使产出来的盐洁白精细,所以当时在两淮地区大面积推广。摊灰淋卤技术在两淮地区使用时间最长,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朱海燕说。
遗址中发现的管道。 图片来源/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真正达到制卤技术高峰,是验卤技术的发明,期初人民将饭米粒放到卤水里验卤,如果饭粒浮起来就能煎盐;中唐后期人们采用石莲子(莲子里面干硬饱满的果实)来验卤,取十颗莲子放进卤水中,如果全部浮上来或者漂浮7颗,这样的卤水就可以用来煮盐,如果浮上来三颗或者五颗就说明卤水浓度还不够,需要再次制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验卤采用的是波美表,当卤水浓度达到24波美度时,卤水就开始慢慢结晶成盐。
卤水验好以后,接下来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煎煮,历朝历代用来煎煮海盐的工具也各不相同,商周时期以盔形器为主,到了汉代,煮盐的工具称为牢盆,但目前对于牢盆形制的描述尚无法考证。到唐以后,盘铁成为煮盐的工具。在中国海盐博物馆中就有一块2吨重的盘铁,它是至全世界现存的唯一一件整块盘铁,直径约两米。
硕大的盘铁如何使用呢?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大的平底锅,煮盐之前先砌好灶基,把盘铁放在灶基上,在盘铁的周围围上一圈围栏,然后将卤水倒在盘铁上,生火加热。随着温度升高,水分逐渐被蒸发,盐就会被析出来。盘铁每昼夜产盐2000多斤,盐城正是依靠这样的制盐工具使当盐城为东南地区重要的产盐中心,海盐产量达到了全国之最,成为国家重要的赋税来源。
到明代中后期,由于盐业管理制度的变化,官府不再直接组织海盐的生产,而变为由盐商组织生产,并出资铸造煎盐工具,同时盐民纳税也从“纳盐”变成了“纳银”。于是煎盐的工具改成锅丿(piě,一种用于煎盐的工具),锅丿一般重140斤,每丿产盐45斤,昼夜可产盐六百斤。清末民国时期两淮地区采取煎晒并行的方式,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煎盐完全被滩晒所取代。
全世界现存的唯一一件整块盘铁。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摄
在近期公布的盐业考古成果中,此前对制盐方法的研究也再次被证实。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夏春晖介绍,除沙井头遗址外,缪杭遗址和后北团遗址也为研究两淮盐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其中,缪杭遗址总面积6.75万平方米。2022年至2023年间,考古揭露出蓄卤池、淋卤坑等制盐遗迹,出土了长沙窑、德清窑、宜溧窑等不同窑口瓷器400余件。其中蓄卤池G1平面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2.2米,南北宽14米,深约1.9米,近底部为较规整长条形槽,槽底泥土经盐度分析检测后证实盐度明显高于遗址其他地层盐度。揭露出与盐业生产中引蓄水、淋卤等工艺流程相关的遗迹现象,证实该遗址为一处唐代制盐聚落。
后北团遗址总面积约16.9万平方米,这里发现了明清时期的盐灶、淋卤坑等制盐相关遗迹现象,被证实为一处南宋至明清时期的制盐聚落。发掘共清理灰坑49座,灶9座,沟9条,淋卤坑1组和房址1座,年代从南宋晚期延续至明清时期,出土瓷器、陶器、琉璃器等小件器物共200余件,时代多为明清时期,少量为南宋时期。该遗址较为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明代的一处砖砌淋卤坑和紧邻分布的3座盐灶。
这两处遗址的发掘不仅对研究江淮东部地区唐宋明清时期的盐业生产意义重大,还为研究唐宋时期海盐的生产工艺、盐民的生活和盐城地区的海岸线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内大量长条形蓄卤池的分布,展现该地区唐代制盐作坊极可能是官营或在官府直接控制下的“聚团公煎”。结合《淮南中十场志》中北团距西团五里的记载,后北团遗址应属于草堰场下属的“北团”,该遗址盐灶的发现与史书记载该地产盐相印证,为探讨明代制盐聚落分布提供了实证材料,也为明清两淮盐业在全国盐业中的重要地位追溯到了源头。
遗址中的蓄卤池。图片来源/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盐业考古调查及发掘证明自秦汉到明清时期,江苏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央王朝直接管控的重要产盐区,从汉代沙井头遗址,到唐代缪杭遗址,再到明清后北团遗址,实证了江苏盐业在制盐工艺、盐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连续性与传承性,为理解历史时期盐业在国家管理与社会运行中的重要价值提供了考古资料。”夏春晖表示,通过盐业考古区域调查,2021年至2023年间,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盐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盐城串场河沿线区域、大丰、东台等地区开展了专项调查,发现了东台如意村遗址、东台西溪遗址等反映盐业生产、运输、管理的不同类型盐业遗址点超百处。
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2000多年的两淮盐业发展史,也成为古代经济发展、朝代更迭的缩影。如今,大部分盐田已经退出传统盐业序列,但随着更多遗址的保护性发掘,守护2000多年盐业文脉的故事还在继续。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编辑:杨波 责编:郎清湘,李洋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