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防病是养生重点!不避开7件事情,很容易落下病根!
2018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初伏:7月17日
中伏:7月27日
末伏:8月16日
明日正好进入了2018初伏的日子,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天气酷暑,身体当中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
并且,由于气压遍地,身体又大量的出汗,水分流失过多,血液的黏稠度自然增加,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进入三伏天,防病是关键,不避开7件事情,很容易落下病根!
第一件:冷饮不离手
炎炎夏日,冰淇淋、冰镇饮料等吃起来别提多爽了。但是夏季是肠胃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睡前和起床后,尽量不要碰凉的。
并且夏季常喝温白开,是最养生的方法。如果整个三伏天能够避开冷饮、雪糕等,体内的湿气差不多能好上一大半。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第二件:喝水过快
这一点是很多人平时不会注意的。天气一热,就猛的喝水,其实这对心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当水分过快的进入血液和在肠道吸收会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患有冠心病的人群很容易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所以喝水一定要小口慢喝。
第三件:头发没干便入睡
夏天大家都喜欢冲凉,头发没干就躺下睡着了,第二天往往会感觉头疼,乏力等。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比较大,抵御病毒的能力会减轻,当湿发入睡的时候,水分滞留于头皮,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
并且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入侵身体。
第四件:长期空调,不开窗
三伏天天气炎热,很多人会一天都是门窗紧闭,一吹空调就是一整天。
潮湿闷热、通风差的室内易引发中暑,而且使用空调不开窗换气,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致病。
第五件:空调吹背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尽量过肘过肩,女性注意不露腰。
第六件:饭后洗澡
三伏天其实除了热还是热,所以一切养生禁忌都围绕着高温和出汗,夏季大家吃完饭以后普遍都是满身大汗,特别是晚上,很多人都选择饭后立刻洗澡,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饭后洗澡会使腹腔的血液相对减少,如果长期以往,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正常应该在饭后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半个小时之后再去洗澡。
第七件:情绪激动
夏季往往心情烦躁,很多人在大街上吵架,甚至动起手来。
其实夏季过于生气会导致血压上升,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高出3倍以上。过分激动,对心脏也是有伤害的。
一、多吃苦味食物
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炎热夏日,适当吃些苦味食物能够消暑去热、增强食欲、健胃提神、清热解毒,对保持健康非常有益。
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苦菊、圆白菜、荷叶、苦丁茶、莲心、百合、芹菜、海带等,苦味食物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二、增加清热解暑、祛湿食物的摄入
夏季湿气大,体内的湿气会增加,促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俗话说:“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
所以,抓住夏季最佳祛湿的时节,将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材,制成茶饮,坚持每天喝,简单方便,省时间,还能有祛湿的作用。
每天一包蒲公英五方草茶,健脾祛湿,对湿热、寒湿均有作用。
此茶由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仁0.7g、淡竹叶0.2g、五方草0.1g、槐米0.1g、芡实0.3g、绿茶0.2g为一袋制成,每日饮用即可。
蒲公英,属寒性,更适合用来祛湿热,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蒲公英可泻火、利尿、除湿,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
五方草,归肝、心、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作用,其含有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成分,还有抗衰老作用。
赤小豆,具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功效。薏苡仁,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芡实,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
淡竹叶以渗湿泄热见长。芡实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槐米可清热,凉血,坚肾水。绿茶不发酵,多种成分几乎都保留下来,祛湿效果最佳!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
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大枣、莲藕、木耳、百合等。
四、要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和民间有“生姜治百病”之说。
姜可以在炎热的夏季起到排汗。降温、提神的效果;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所以一些食欲不好的人,在夏季可以吃点姜。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