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渝快报 > 正文
上游观察·两会|如何做到“宽洪大量”“点石成金”?看“成渝CP”双向奔赴
2024-01-21 10:22:42 来源:上游新闻

1月21日上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幕,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等。

其中,提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同推动的“宽洪大量”“点石成金”等文旅品牌组合。

从2020年1月开始,两地齐唱“双城记”,下好“一盘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也是代表委员履职的重点。

“宽洪大量”“点石成金”“江天一色”“绵碚组合”……频繁互动“撒糖”的“成渝CP”,让广大网友直呼“磕起来真甜”,也被亲切地称为“甜甜圈”。

这些“成渝CP”是指什么?如何继续双向奔赴?2024重庆两会期间,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听他们怎么说。

李嘉婧委员:

“宽洪大量” 川渝文艺家携手共创精品

重庆市政协委员李嘉婧 

“远亲不如近邻”活动赢得一致叫好,“表白走廊”“双城影展”等相继现身……自2022年推出以来,成都的宽窄巷子和重庆洪崖洞两大“网红景点”,组成的“宽洪大量”成渝文旅CP备受关注。

在此过程中,重庆市政协委员、渝中区文化和旅游委主任李嘉婧既是见证者,更是推动者。“为了让这组文旅CP‘出圈’,之前我们做了不少工作。”李嘉婧说,除了景点互推,两地在规划对接、政策衔接、资源链接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交流、合作,“此外,话题联动、线下互动也一直比较多,我们双城融合,各美其美、相得益彰。”

 作为一名文旅从业者,李嘉婧的目光自然也放到了文化上。

 “说起巴蜀,是我们脱口而出的一个词,而不是‘巴’和‘蜀’分开的两个字。这就是我们文化相通的最好证明。”李嘉婧说,在具体的文旅发展实践中,两地联动性还有提升空间。

让李嘉婧格外感慨的就是,2022年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联合宣布,重庆钓鱼城遗址与四川相关遗址联合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我们是非常乐于见到这样的联动的。”

“接下来,特别是在文艺作品创作方面,川渝文艺家们还可以再加强和深化交流,共创一些有品质、叫得响的精品。”在李嘉婧看来,具体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小说、舞台演艺等。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重庆创作的作品就只在重庆有市场,四川创作的作品影响力局限于四川的情况。市场更大,前景也会更广阔。”李嘉婧说。

米德昉委员:

“点石成金” 将巴蜀石窟的保护利用纳入同一体系

重庆市政协委员米德昉 

巴蜀文化,从岷山深处走来,穿越成都平原,跨过巴山叠嶂,汇入中华文明的浩瀚汪洋。川渝自古便是一家,“我的金沙遗址,你的大足石刻”,共同构成底蕴丰富的巴蜀文化走廊。

早在2020年,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便签订了《学术文化交流备忘录》,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研交流、展览交流等多领域开启合作。

 “川渝两地在石窟文化方面的合作,远不止此。”重庆市政协委员,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说,作为石窟文化的管理、保护、研究单位,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和四川多个单位开展了较为密切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文物展览、纪录片制作,学术论坛举办,以及石窟文化课题研究等方面。

比如,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及资阳合作举办展览;参与资阳融媒体中心牵头制作的关于大足与安岳两地石窟题材的纪录片;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举办“巴蜀石窟考古与艺术论坛”;参与两地宋代石窟造像文化的研究等。

米德昉说,接下来他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四川各方的合作,把巴蜀石窟的保护利用纳入同一体系。同时,在川渝文旅走廊的建设中,打开以石窟文化为主线的研学之路。“大足石刻研究院将作为主力,加快推进大型图书《巴蜀石窟全集》的编撰与出版。”

皮涛代表:

“江天一色” 加快共建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

重庆市人大代表皮涛 

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中,重庆两江新区与四川天府新区两个国家级新区携手,成立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科技创新、文创会展、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八大产业联盟,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推进区域协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重庆市人大代表、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皮涛表示,接下来,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将发挥好产业旗舰作用,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加快共建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

在科技协同创新上,推动院地、校地产学研合作,共同引导集聚全球科研人员、创新团队、合作项目。

在深化产业链协同互补上,用好八大产业旗舰联盟,梳理需求清单开展业务精准对接,构建常态化招商协作机制,推动两地企业深化合作,引导各方资源服务两地企业,共同打造先进特色产业集群。

在政策项目协同联动上,抓好政策对接、项目对接等,推动更多政策“干货”落地,谋划推动一批产业合作、科技协同、民生服务项目,更好带动合作整体推进。

胡昌华委员:

“绵碚”组合 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重庆市政协委员胡昌华 

重庆北碚和四川绵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一对知名“CP”,自2020年4月1日,四川绵阳市与重庆北碚区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不断深化合作,在重大战略协同行动、产业发展联动协同行动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合作。

谈起“绵碚CP”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重庆市政协委员、北碚区政协副主席、西南大学科技处处长胡昌华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聚焦两地优势学科和产业领域,探索建立‘北碚—绵阳—西南大学’两地一校合作模式,携手推进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等项目,成功创建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能传感器示范区,多个实验室获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谈到未来双方在优势互补方面的延续,他建议,深化北碚和绵阳联动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探索构建绵碚科技创新政策的一体化机制,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同时,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聚焦高端材料与特种冶炼、智慧农业等领域,探索建立川渝两地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协同完善川渝科创资源开放合作体系,研究共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数据库,两地扩大人才互认、职业资格互认范围,探索建立川渝两地科普基地、科普专家等科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绵碚协同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服务体系,两地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交叉互评被纳入双城经济圈18条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此外,整合“绵碚”两地各类学会、行业协会、商会等资源,深入开展企业民间交流对接,以市场机制推动“绵碚”两地协同创新,成立市场性质产业联盟,以联盟为抓手,开展相同相近产业、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建立常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裘晋奕 陈竹 谭旭 摄影记者 刘力 周本帅 邹飞

编辑:李周芳    责编:蒋艳,吴忠兰    审核:陈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