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文化中国行丨重庆的“立体风景”因何而来?来看看“家门口”的历史

上游新闻郭欣欣2024-10-20 19:24

一座城市吸引目光的方式有很多,但像重庆这样因为独特的地形,而火遍全球的就屈指可数了。

近乎“垂直”的阶梯、驾车如大海行舟的波浪公路……这些形状奇特、独辟蹊径的道路,构筑了重庆这座城市的“立体风景”。

你知道它们是因何而来吗?

10月20日,在第五届成渝双城历史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上,中国史学会城市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向大家讲述了“家门口”的历史。

“这与四川盆地的山水环境有深远影响。”何一民说,由于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追溯至古代,巴蜀就很早出现了部分悬空的建筑,以除湿避潮,远离虫兽,到后来,逐渐演变为“吊脚楼”的雏形,更适应自然环境。

在岁月变迁中,作为南北文化交融之地,巴蜀传统建筑也不断受到外来移民文化影响,碰撞火花、交融吸收。比如,苏州的园林艺术,被广泛运用于山水特色的建筑中;源自安徽的烽火墙,其防火设计,出现在巴蜀多处传统民居的屋顶建造上。

不仅在于建筑风格,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建筑群落的构成、布局,以及组合方式,都尽数不同,从而形成了高差强烈的立体景观。

“因地制宜,顺应地形走势,由此产生了各种形态的街道。”何一民分享了他的研究观点。

比如“爬山街”,一般在坡度适中的山地,沿坡或绕山而上,中间间隔有平台,分层进入不同标高的建筑,其形态与我们常见的“山城步道”类似。

又如“云梯街”,山势陡峭、坡度较急,阶梯一冲而上,耸入云间,中间几乎没有平台间隔,两侧建筑布局较为紧密。像位于重庆梁平滑石寨景区的石梯,就是如此。2000余级石梯,近乎“垂直”地在石壁上开凿而出,被当地人称之为“登云梯”。

还有一种“蛇形街”,形态随等高线扭曲而变化,从空中俯视,如同蛇身,蜿蜒曲折。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推进,如何对巴蜀建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将巴蜀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何一民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经得到显著的推动和发展,如文旅市场培育、文化遗产保护、精品旅游环线打造等等,共同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

新闻多一点>>

第五届成渝双城历史文化论坛举行

山同脉、水同源、文同根、人相亲……成渝两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紧密的共生关系,是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闪亮“双子星”。

10月20日,第五届成渝双城历史文化论坛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启幕,来自成渝两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历史学支撑。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史学会城市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成都市历史学会会长、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视阈下巴蜀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现代应用”为题,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城市史专委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勇以“历史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朱至刚以“‘中国的大省’:川渝近现代传媒业演化的一个框架性动因”为题,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蔡斐以“晚清重庆:报刊、城市与现代性的互动”为题,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范瑛以“双城视野下的成渝三线工业建设与城市发展”为题,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刘兴亮以“重庆三峡历史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分享了各自的精彩观点。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牟丰京表示,希望接下来与参会专家进一步挖掘以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为特色的巴蜀文化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在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果共享等方面,强化川渝两地合作,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川渝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责编饶治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