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城中、城在山中,山水相映、峡江相拥。作为重庆“东大门”,巫山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重庆向东开放“桥头堡”。
当前,巫山正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建设产城景融合三峡港湾城。
“未来,巫山城镇化率将从46.5%提升至55%。”
11月5日,在“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巫山专场上,巫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付嘉康从教育、产城融合和大三峡旅游“会客厅”三方面介绍了巫山是如何推进城市化发展的。
“巫山这个县城很有特色,更有‘重庆味’。”付嘉康介绍,巫山县城的高差300米以上、坡度在30°以上,看起来会更加立体。巫山的大宁河和长江在巫山汇集成为天然的高唐湖,大概2.5平方公里,城市15公里的沿线就是围绕这个湖而建、湖而生。“所以巫山城市建设发展非常具有先天的优势,在三峡中我们取名港湾城就是因为这2.5平方公里的湖面是自然形成的。”付嘉康说。
要发展好一座城,公共服务尤为关键,其核心就是教育和医疗。
付嘉康介绍,在教育方面,巫山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改善当地办学条件,引入新的办学理念。通过开展相关教育提升行动,巫山先后引进西大附中、谢家湾小学及海亮教育集团等优质品牌教育资源,打造从小学到高中的联合K12教育集团体系。
在产城融合方面,巫山打破短板限制,在合适的老城高唐组团、早阳组团、高铁新城组团开辟工业园区体系,将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优质产业引进来。
“已建成厂房20万平方米,基本已租赁完了,目前还在进行第二批建设。”付嘉康说,再造后的巫山工业体系预期将吸引1万人就业。
城是一幅景、景是一座城。
近年来,巫山围绕高唐湖15公里的湖面滨江沿线,构建大三峡旅游“会客厅”,将高端酒店、文旅产品等植入到滨江沿线,让游客在这里享受到巫山的独特风景。
打造“群众满意”的宜居城市、“产城融合”的宜业城市、“城景相映”的宜游城市,巫山正让“小县城”充满“大幸福。”
上游新闻记者 钱也 冯锐 摄影 钱波 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饶治美 责编:孔令强,张松涛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