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篇题为《村村都打造“网红打卡地”?基层干部怎么看》的文章。文中一位名为“花生”的笔友提到:不知何时,打造“网红打卡地”成了上级对下的考核任务,去年,上级出台文件要求,每个单位要产生两个“网红打卡地”,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比如,某单位主要领导提出,要把一块牡丹基地打造为“网红打卡地”,并成立专班筹划。先是补植苗木,待到花开时与当地旅行社合作举办“牡丹节”,邀请上级领导并动员群众赏花、欣赏歌舞,最后媒体宣传,年底作为亮点工作总结上报。
地方上发展文旅事业,希望大家都来“走一走看一看”,无可厚非。在社交媒体已成重要引流渠道的语境下,“网红打卡地”无疑会成为一个醒目标签,给游客一个奔赴的理由。这在不少地方,早已产生了奇效。像重庆的洪崖洞、长沙的橘子洲、杭州的西湖断桥等,就属于老牌的“网红打卡地”,长红不衰,一直以来都在吸引着八方游客。
同样,在流量的加持下,一些新晋“网红打卡地”也不断涌现,如一些乡村发展出特色民宿、娱乐项目、农产品市集等文旅产业一条龙服务,助力乡村经济发展,风风火火,热热闹闹,成为地方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
然而,一个地方的乡村文旅能不能火、能火多久,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命令,更不是下任务、定指标就能轻易成功的。若只看到“网红打卡地”的风光,却不去探究背后的走红逻辑,不愿付出孵化培育的“慢功夫”,未免有点急功近利。
一个乡村“网红打卡地”打造成功,当然离不开地方政府在规划部署、资源配置、宣发投入等方面的积极努力,但前提是这个乡村得有适宜培育的自然基础,有特色旅游资源或产业,附近也有可以有效拓展“网红打卡地”的周边。这样,既能吸引来游客,也能留得住游客。
如果仅凭一个噱头、一个燃点就想引来一些客流,短期内或许可以实现,却注定不会持久。像前文所述,有一块牡丹田,就想搞“牡丹节”火起来,未免简单粗暴。缺少文化含量、历史含量,没有打动人的“故事”,也没有区别于其他牡丹花的特点,以这样的思路操作“网红打卡地”,或更多是瞎折腾、花冤枉钱而已。
何况,一个地方能不能在网上走红,其实也有内在传播规律可循。比如诉诸于网友的情感,或怀旧,或求新等;再如有纵深感,有历史的深度;又如有烟火气,能贴合当地传统。如果盲目效仿,不切实际、不惜成本地跟风造景,也是一种精力与财力的浪费。
也因此,各地在打造“网红打卡地”的时候,不妨少一些主观专断,少一些任务指标,少一些自以为是,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多去体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多在现实中贴地生活,多一些感知网络情绪的敏锐。
比如近期因刀郎回到家乡资中开办线上演唱会“爆火”,当地借势将此地打造成古城墙音乐广场,而后充分听取歌迷的建议,将该广场改名为“山歌响起的地方”,吸引了来自多地的歌迷前来打卡,并于国庆期间,在附近街道增设了临时停车场等。
这就是当地的主动出击与顺势而为,也是与网友歌迷的一次有效互动。当地不仅及时捕捉到网友的情绪,打造鲜活的网红景点和风物,也是真正感同身受地与网友打在一处。类似不胜枚举的案例无不表明,在互联网语境下,领导干部需要提高知网、懂网、用网能力,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现在的时代变了,一座桥、一棵树、一个街角都可能在网络聚合效应下成为“网红打卡地”,为地方带来巨大的流量和人气。但这也是一个提醒,地方上要有察知潜在网红的能力,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若是总想着砸钱、使蛮力,下指标,不仅浪费钱财,折腾基层,也不可能真正火得起来。
编辑:龙春晖 责编:康磊 审核:李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