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A股3小时上涨3% !真相是什么?能走多远?专家这样说
承接周一的金针探底,周二沪深股市呈单边上扬,题材股后来居上领跌变领涨。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2733.83点,上涨35.36点,涨幅1.31%;深证成指收报8549.06点,上涨134.91点,涨幅1.60%;中小板综上涨1.39%;创业板综上涨1.41%。两市成交金额合计2808.48亿元,比周一放大8%。
从2653点到周二最高2739点,沪市只用了3个多小时就涨了3%,在今年并不多见。那么,这究竟是一波什么性质的行情?今天,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了华龙证券永川营业部总经理牛阳,为投资者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记者:市场在距离2638点只有15个点的位置绝地反击,而且在量能没有明显放大的情况下,反击力度还不轻,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因素推动了短期反弹?
牛阳:各方面因素都有。一是技术面,今年以来一路下跌到逼近“熔断底”,很多个股已形成月线级别超跌,反弹要求相当强烈;二是政策面,证监会召集券商机构著名人士开会研讨后市走向,说明股市大跌且即将中线破位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一些政策利好正在出台或酝酿;三是资金面,目前国内外各种价值投资资金已获得批准,汇金为首的“国家队”更是率先进场救市,这令市场资金面存在改善的预期,助推反弹。
记者:我梳理了历史数据发现,过去二十多年每到8月20日左右,股市总要出现多多少少的变盘。中线方面最典型的是1998年8月18日砸出的1043点中期底部,2006年8月21日确立跨年度行情,2015年8月18日见顶4006点后暴跌;短线方面则有2000年8月22日的短期头部,而超短线则有2007-2009年三次出现4%以上的“8.20暴涨”。是什么原因促使8月20日附近剧烈变盘呢?
牛阳:股市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的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效应,相比之下“8.20效应”是最不起眼但却是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之一,因为这个时间节点附近不仅为当年剩下的时间而且还为下一年政策面和基本面发展方向做了铺垫。比如1998年8月18日对应的是亚洲金融危机主段结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2000年8月22日是酝酿国有股减持;2006年8月21日是央行加息加速了人民币升值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7年8月20日长阳恰好是美国次债危机第三波结束,也是国内货币政策适度从紧进一步强化的节点;2008年8月20日是市场传闻数千亿元刺激政策引发的暴涨,是CPI与GDP加速下降、从紧政策彻底结束的节点;2009年8月20日暴涨与新基金重新发行有关;2015年8月18日暴跌则是政策面“去配资”向“去泡沫”的转折点。所以今年8月20日,股市见底,无疑与政策面松动有很大关系,或许昭示的就是下半年和明年的政策面会进一步放松。所以投资者要注意这一点。
记者:那意思是这里很可能是中级反弹行情吗?
牛阳:这不大可能。既然大盘能够只用半年多的时间就跌完两年的涨幅,那就说明空头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多头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需要相当多的资金做多,而衡量资金有没有大手笔做多的标准就是看量能与涨幅的关系。若涨幅不大但量能剧烈释放,或者涨幅较大却没有量能跟上,那反弹行情就很可能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记者:最近我了解到很多投资者非常在意2638点的得失,从我和他们的交流中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害怕,好像2638点失守后就是再也看不到希望的“无底洞”。您认为2638点跌破后,究竟会有怎样的后果呢?会不会像一些分析人士所说的“不破不立”或者“重演2004年八九月份”的走势呢?
牛阳:我个人觉得,“不破不立”算不上,但跌破2638点会有很强的反弹倒是很有信心的,而且我觉得走出类似于“2004年八九月份”的行情,概率还不低,这是2638点底部性质决定的。其实A股市场有着明显的“七年之痒”,即N乘以7年往往会找到形势与政策的相似之处。比如2011年八九月份就已经开始酝酿养老金入市的问题了,比如2004年八九月份1307点保卫战正巧对应的是保险资金入市,与现在养老目标基金、外国人开户A股、MSCI成分比例提升、职业年金、罗素指数资金入市,是何其的相似。所以当前的2638点保卫战,可以与2004年1307点保卫战做个简单的比较,即大盘在2500点附近,有望迎来一波短促而强劲的反弹行情去回抽3000点附近的重压区。
记者:如果真的在跌破2638点后出现反弹,您认为哪些板块值得期待?
牛阳:我对今年股市判断的核心词是“业绩验证”,并且我一直认为“中报见真章”。现在看来,今年的下跌其实就是业绩验证最好的方式,毕竟每一次下跌都是一块宝贵的试金石,那些处于产业链上游且具有行业寡头地位的成长型上市公司,它们的优势会在中报披露结束后逐渐显现出来。其实在今年的每一波反弹行情中,创业板为首的成长行业龙头股基本上都是表现最好的,而不再是次新股。所以无论是这波短线反弹还是9月份可能出现的中级反弹,成长行业龙头股是投资者在操作上“进可攻退可守”的关键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