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坠亡 专家:网络传播或起到不良示范效应
12-09 19:01:08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自称“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的吴咏宁失手坠楼事件引发舆论关注。根据长沙警方通报,11月8日下午,26岁的吴咏宁在一场攀爬活动中,失手坠楼身亡。坠亡事件的发生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个习惯自称“爬楼党”的群体,而吴咏宁此前的危险视频也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人们在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网络直播平台中类似危险视频的关注。此类视频的传播是否会起到不良的示范效应?搏命视频的出现究竟该如何监管?

今年初,吴咏宁开始在视频软件上发布高楼极限运动的视频,赢得大量网友打赏和点赞。自此,吴咏宁便开始经常在多个视频直播平台上传高空挑战视频,粉丝众多。而他所上传的视频,更是高度一次比一次高,动作难度一次比一次大,挑战也越来越频繁。

他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第一不敢说,但我一定是玩得最狠的那个,因为我每天都在爬,我是在玩儿命。”

吴咏宁说:“没有规定的动作,我自己想做什么动作就可以做什么动作。”“玩儿这个心理素质一定要好,要很细心地去玩。所以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还是很安全的。有把握的我会去做,没把握的我就不会去做,没有把握的你去做肯定是很危险的。”

另一个高空挑战爱好者巴克从2016年开始尝试爬楼,因为爬楼与吴咏宁相识。“因为以前一直练跑酷、街舞,运动底子还算可以,看国外有些视频就去尝试。(与吴咏宁)认识,跟平常聊天一样说有空一起玩,就这种感觉。”

巴克说,国内玩高空极限挑战的人并不多,一般都是拍照,做动作的很少,像吴咏宁这样危险的屈指可数。“爬楼在楼顶做动作的挺少,摄影的多一些,一般要拍一点城市风光,这不属于极限运动,在中国像吴咏宁这样整天爬的基本没几个。很多人是平时想去爬,或偶尔来兴致了爬一下。绝大多数是正儿八经练这个的,可能会花更多时间在训练上,至于上去完成什么动作是在很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去干的,很多训练平时都是在平地或者室内完成。”

吴咏宁出事后,巴克曾对媒体表示,觉得网络视频害了他。巴克告诉记者,网络视频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更多的可能与每个人的不同心态有关。“因人而异,网络视频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能没有网络视频,旁人的吹捧也可能造成这种事。圈子内其实总体而言还是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我觉得对我心态影响不大,我做的所有动作都是我控制范围内的,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在某视频网站上,吴咏宁的账户名为“极限-咏宁”,粉丝多达99万。他的个人标签写着“国内无任何保护,极限挑战第一人,挑战世界高楼大厦。”在该平台上,他此前上传的视频多达300个,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他在挑战不同的高层建筑时拍摄的视频。其中不乏翻滚、俯卧撑、跳跃、快步行走等旁人看来极其危险的动作。而他在这一平台上最后的一次直播,时间也停留在了今年的10月22日。

对于类似内容的视频和直播,网络平台是否会有相应的限制规定?记者咨询某直播平台客服,客服回应表示:“如果是攀爬我国禁止攀爬的危楼,你可以在我们的客服页面去反馈,您联系客服去咨询我们的直播管理,我可以给您记录下来,并且提交给我们专门人员进行审核。”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看来,对于此类视频,虽然在法律上目前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可能会造成不良示范效应。“本身的危险系数非常高,而且还在这样的直播平台上,加上主播有一定的影响力,粉丝数比较多,他的行为可能会有一定的不良示范效应。直播平台没有起到提醒的义务,一旦有其他的粉丝去模仿主播从事类似行为,造成人身伤害,这种情况可以追究平台的法律责任,至少平台有一部分的责任。”

原标题:国内“高空挑战第一人”坠亡 专家:网络传播或起到不良示范效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