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学生时代,老师上课手写的板书吗?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梁昌洪在课堂上的板书火了。严谨、工整的板书配合偶尔出现的科学家头像,被网友评价为“比PPT还要好看的课堂板书。”
上课中的梁昌洪教授。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 供图
梁昌洪教授今年已经74岁,从教几十年,他一直坚持手写板书上课,教学严谨又生动,课程常常是一座难求,“画画是我小时候的爱好,后来上课的时候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的听课,能生动的记住这些内容,就放到了板书里。”
除了在黑板上手绘科学家头像,梁昌洪每年春节前后还会自制贺卡送给师生们,甚至有学生以集齐梁老的“十二生肖”贺卡为趣。
上课中的梁昌洪教授。
板书工整,偶尔会穿插画科学家头像
每当学校开放选课时,梁昌洪的课总是被“秒杀”,他的课一座难求。
尽管学校已经全面普及新媒体教室,但这位74岁的老教授,还是坚持用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板书来代替电脑投影的PPT。
“我觉得一般PPT讲得不生动,而且学生们觉得PPT(课后)可以直接录下来看,那还听课做什么?这样上课的效果就会不好。”受传统私塾教育的影响,梁昌洪认为讲和看是完全一样的,“板书只能上课听讲,老师还可以根据讲课效果,随时进行调整。”
为了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梁昌洪在书写板书时,不仅注意排版工整,还偶尔会穿插画一些科学家的头像。“理科的课是很枯燥的,我看到学生有点分心了,就加一个相关的科学家头像,学生们是很喜欢的,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现在很多人批评大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打瞌睡、玩手机,我觉得这个在于老师怎么做。”梁昌洪认为,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一堂课下来,写了擦、擦了写,往往要反复写满六七遍黑板。这对年过古稀的梁昌洪而言,是一件极耗费体力的事情,“累是必然的,但这个就是教师的工作。”
因为讲课风趣幽默,板书清晰明了,尽管还是“老式”的教学方法,但在学校,梁教授依然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可以说是“明星课程”。
一年前上过梁昌洪《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课程的研究生张向凡告诉澎湃新闻,梁老师的课往往一座难求,“我记得当时上课时,整个图书馆三楼报告厅都是坐满的,有200多人,我有一些同学都没抢到,只好下学期再继续。”
提及课上手绘的科学家头像,张向凡记忆深刻,“上课的时候梁老师是根据学生们的上课状态来调整的,有时会画一个科学家头像,有时会给我们展示一些比较搞笑的图片,来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
尽管梁昌洪坚持传统的板书授课,但他的授课风格却被同学们普遍认为“挺新潮的”。
张向凡说,平时在学校里碰见梁老师,他总是不苟言笑,但到了课堂上,只要有学生回应他,和他互动,老师就会笑得很开心。
正在念研究生的解旭彤也曾上过梁教授的课,在她心中,梁老师既严肃又和蔼,“有一个细节我是很感动的,之前我们上《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课》,是7点开始上,但6点半梁老师就到了,在教室里开始准备,等着同学们一个个来,和同学们聊聊天。”
梁昌洪教授的教学笔记和教案
解旭彤说,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还有一个梁老师的笔记巡展,里面都是他曾经的教学笔记和教学思想,“里面展出了梁老师手写的教案和教学笔记21册,这些都是来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笔记,纸张都已经泛黄了,但老师的字迹还是很整洁秀丽,都是他一点点亲手写下的。”
而这些笔记也是梁昌洪珍藏的宝贝,“有些笔记我到现在还在用,当然随着知识点的更新,这些笔记也在慢慢的发展。”梁昌洪说,这些笔记也是他在课堂上的“制胜法宝”,在他看来,“能够把思想、方法和应用给学生们讲清楚的课堂,才能称之为好课堂。”
梁昌洪教授手绘的新年贺卡
手绘贺卡,年年送给师生和朋友
“我应该把十二生肖贺卡都集齐了。”作为梁昌洪曾经带过的博士生,吴边每年都会收到梁老师亲手绘制的新年贺卡,每一张他都妥善保管,如今已经收藏了12年。
手绘新年贺卡也是梁昌洪一直保持的一个习惯,自从2008年开始,每年他都会亲自手绘贺卡,印刷后送给朋友和师生,他说,“我觉得这是增进友谊和交流学术很好的方式。”2018年的贺卡,在元旦之前已经送出。
“我的导师是梁老师的学生,我连续多年都收到了梁老师的贺卡。”张向凡开心地对澎湃新闻说:“今年是狗年,所以绘的是一只狗和数字结合的图案,我的同学都可羡慕我了。”
虽然每到新年用心为亲友、学生准备礼物,但对于盛行的社交软件,梁老师认为,“祝福短信、微信太一般了,没什么意义,更表达不了我的想法。”不仅如此,现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梁昌洪也少有使用,“我怕手机占据我太多的精力,我这个年龄的人时间最宝贝了,要花在最重要的地方,不能随随便便浪费。”
作为曾经梁昌洪的学生,如今同一课题组的教授,吴边对梁昌洪格外了解,在他看来,梁昌洪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梁老师除了上课和科研,大部分时间在照顾他爱人,平时就喜欢养养红花,喝喝小酒,手机很少用的,我们大部分联系都是用座机。”
吴边说,除了送学生贺卡,梁老师还常常会请学生到家里吃饭,“我博士生期间就吃了不少,现在逢年过节,梁老师还是会邀请我们去他家吃饭,他会亲自下厨,一边吃饭一边给我们讲他年轻时求学的故事,氛围很好。”
“听我师兄讲,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老师和师母还专门做了丰盛的菜来学校给大家吃,怕因为非典的原因,大家在学校吃不好。”吴边感觉生活中梁老师对学生更像是一个家长。
尽管接触不多,但对于梁教授的事迹,解旭彤一直很钦佩,“在大学里能碰上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幸运,我觉得大学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叫大学。”
为让枯燥的理工科内容生动起来,他在板书里插入手绘漫画,牛顿、爱因斯坦的头像都画得惟妙惟肖。梁教授说:“知识在更新,教学对象也在变,每堂课都应该不一样。其实还有很多上课方式新颖有趣的老师,让你舍不得逃课!
【93岁数学教授讲律诗对联】
1951年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潘鼎坤便与讲台结缘,一站就是60余载,直至90岁高龄,依然在为大学生做“我爱微积分”等专题讲座。在他的讲述中,枯燥的数学原理变得生动鲜活:他用“以猪寻猪”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用已知条件求解未知的奥妙,还会引用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
这一次,潘教授没有讲自己的专业——高等数学,而是选择“ 试讲中文对联、诗词中的对称美”。“不能让唐诗宋词这样的好东西在我们手里绝了。”从小念私塾、熟悉诗词格律的他,看到一些出版物上的诗词时,常会皱起眉头,“平仄都不对”。
为了讲好课,潘教授认真地准备了好几个月,讲稿写了厚厚一沓。自嘲“班门弄斧”的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强大“后盾”——《中文大辞典》。他将《中文大辞典》中关于诗词格律的内容进行了“翻译”,用毛笔誊写了绝句、律诗平起式、仄起式的写法, 在可以不严格遵循平仄规律的地方都画上了红圈。
“其实,数学与诗歌具有相似性。”在潘鼎坤看来,数学是表达自然规律的诗歌。数学表达自然规律,诗歌表达人的意志情感,“两者都很抽象,但都表达得十分深刻、准确简洁,而且都强调对称美”。
【清华老教授用物理学研究足球 】
葛惟昆是清华大学的一位资深物理学教授。
早在2014年,他就和其他几位学校的教授一起,制作了一门名为《足球运动与科学》的网络视频公开课程,每一年都有许多人报名听课。
“到现在,参加过的人数大约有近3万人。”他告诉记者。目前,他还在着手将这门视频课程整理成书。
【教授自创摇号点名软件】
近年来,安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刘桂江副教授通过自创摇号软件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软件点到时能展示学生的照片并喊出其名,刘教授表示有了摇号机学生不敢旷课了。
【清华老师课堂“尬舞”成网红】
近日,一段“清华大学老师课堂上尬舞”的视频引起热议,视频录制于一间普通的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但画风突变,老师跳起舞来,并且秒切舞蹈模式,从安塞腰鼓到江西采茶戏,随即又来了段蒙古舞和新疆舞。
这位老师是清华大学的邢高熙,在清华大学教授“舞蹈鉴赏”和“舞蹈实践”两门课,火了的视频正出自“舞蹈鉴赏”的课堂。他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信。清华是一所学霸的学校,每个学生都是拔尖的,但是应试教育不重视艺术,很多学生艺术方面没有自信,进入大学我们就是要给孩子们补课。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新京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