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过大年丨在春节发源地阆中体验春节民俗文化和美食
02-20 15:25:5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作为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也与四川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说起来是早在西汉时期,巴郡阆中人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恒定了春节,中华民族才有了过春节的习俗,春节也才成为了中国人最古老的文化印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正因如此,落下闳被称为春节老人,而他的故乡阆中被称为是春节发源地。”这是大年初一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年”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一段主持词,通过央视的连线直播,全球观众都知道了春节文化的发源地阆中。

春节期间,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也来到阆中,在阆中的街头看到了各种原汁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品尝到了阆中传统地道的美食,也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了作为春节发源地阆中的深厚春节文化。

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的阆中,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县史,早在1986年就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境内拥有20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尤其是现存近2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阆中古城,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阆中人落下闳编制了太初历,恒定了春节,中华民族有了过春节的习俗,阆中也被称为是春节发源地。重庆到阆中非常方便,目前每天从重庆北站、重庆西站和重庆站都有火车开往阆中,动车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能到达。从重庆自驾阆中走G75兰海高速,只有不到300公里的距离。

“张飞巡城”1_副本.jpg

张飞巡城

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四,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阆中看到,阆中古城街头人头攒动,除了本地居民,不少都是从外地到阆中的游客,专程来体验阆中浓厚的春节文化氛围,围观街头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表演。“咣……咣……”随着两声开道锣鼓敲响,“张飞巡城”的民俗文化表演出现在了古城街头。蜀汉名将张飞曾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阆中也有以汉桓侯祠(张飞庙)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张飞巡城”就再现了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巡视古城的场景。

“张飞巡城”2_副本.jpg

张飞巡城

清初阆中曾是四川的省会,有20年之久,当时的科举考试的乡试就在阆中举行。位于阆中的贡院是清嘉靖年间重建,原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而“秀才赶考”就是模拟在阆中贡院里举行的科举考试。

“秀才赶考”_副本.jpg

秀才赶考

“道台审案”则是表现了古官司文化。道台衙门是明、清两代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川北道”就设在阆中,恢复建成后的阆中道台衙门是全国现存的两处道衙之一。“道台审案”的民俗文化表演就再现了清代道台大人审案的全过程。

“川北婚嫁”_副本.jpg

川北婚嫁

当然在春节除了玩,吃美食更是必不可少的,春节期间阆中的一道美食、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叶子牛肉也登上了央视节目“传奇中国节”。“盐叶子牛肉始创于清光绪年间,创始人马孝擅长牛肉加工,为了给年迈体衰的老母亲制作美食,他研制出一款独特口感的牛肉。”华珍牛肉第四代传承人马利民给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介绍到,马孝把牛肉切成薄片装在铺了干净桑叶的盘子里给母亲吃,母亲问这是什么,马孝看着桑叶随口说到“盐叶子牛肉”,这一名称也沿用至今。而教育家晏阳初当年在阆中品尝了马孝的盐叶子牛肉后,赞其为“华夏珍馐”,马孝便把其中的两个字“华珍”用来做了自己的店铺招牌。

马利民正在制作盐叶子牛肉_副本.jpg

马利民正在制作盐叶子牛肉

整个春节期间,除了“张飞巡城”、“秀才赶考”、“道台审案”以外,阆中古城每天都有“竹马牛灯”、“踩高跷”、“春节老人送福”、“川北婚嫁”等民俗文化表演,寻春节之源、品阆苑美食、到阆中过年也成为了不少游客的选择。从北京来阆中过年的于先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以前在北京过年,主要就是逛庙会,来阆中过年,在街头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民俗文化表演,“也就是来了阆中后,我才知道了春节的来源,知道了这么多和春节有关的民俗。”自驾从重庆来阆中过年的陈女士也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以前来过阆中,这次专门带着爸妈和小孩,选择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候再来阆中,就是为了全家人一起体验年味儿,这是在其他城市感受不到的。”

游客和踩高跷表演队合影_副本.jpg

游客和踩高跷表演队合影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孔令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