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几乎被好莱坞“统治”的科幻电影市场中,中国电影《流浪地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希望。该片在2月7日大年初三这天,实现票房逆袭,首次拿下单日票房冠军。
演员吴孟达在采访中透露说,在拍摄之前,甚至不相信这个剧本是中国人写的。当时吴孟达抱着很大的怀疑进组,但是公司认为在影视生涯中有机会拍到中国制作的纯科幻片,对吴孟达会有很大好处。在了解到监制等都是中国人后,吴孟达也开始比较有兴趣。
今年65岁的吴孟达在电影中饰演吴京岳父,在片中被设定出生于1999年,是影片唯一一个“95后”,年纪最大,也是全片中唯一一个跟我们现实出生于一个年代的人。毕竟,这故事设定在未来的2075年。
大年初一上映以来,《流浪地球》口碑爆棚,排片和票房都逆势上扬。大年初二《流浪地球》票房环比大涨37.5%,大年初三的排片占比也已居首,这是近年来第一次票房尚未逆袭,排片已经提前调整的情况出现。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亿,截止发稿已经累计票房9.01亿。
不少国外媒体、香港媒体也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部电影,并对此评价颇高。《纽约时报》甚至将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突破与电影联系起来,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制作的新时代,与太空探索的新时代,都开始了。
《纽约时报》当地时间2月4日的文章标题相当有趣:《中国电影终于加入了太空竞赛》。
《纽约时报》截图
文章将中国科幻电影与今年我国太空探索取得巨大进展联系起来,说,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电影中,也是科幻小说的后来者,但是,这种情况即将改变。《流浪地球》将成为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开始。
随着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纽约时报》表示,尽管中国太空探索曾经落后美国和俄罗斯几十年,但现在,正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加入,甚至领导太空探索的新时代。
美国好莱坞新闻前线“deadline”在关注中国贺岁档电影时,提到了韩寒的电影《飞驰人生》,也提到了小孩子喜欢的小猪佩奇,但是文章认为,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十多部影片中,最受期待的是史诗级巨制《流浪地球》,它可能会成为引爆本土科幻电影行业的突破点。
deadline截图
印度媒体“News18”则关注电影情节本身,认为虽然背景设定并没有太大新意,但是对于“把地球带到另一个太阳系”的情节,印媒发出了一声“哇”!
“《流浪地球》的故事是在影迷熟悉的前提下展开的。暗淡的未来,垂死的人性,几位勇敢的战士,尖端的技术和过度使用的梗:所有的准备都必然会遇到系统性的缺陷。但是,《流浪的地球》的故事情节中确实有一个前所未见的元素,正如我们所知,地球正被带进另一个太阳系。哇!”
该文章最后还说,“由于中国的科幻电影仍处于萌芽阶段,宝莱坞肯定能从中得到启示”。
“News18”截图
香港《南华早报》4日的文章更不吝惜夸奖,称《流浪地球》是一部史诗级的中国科幻电影,充斥着各种特效,堪比好莱坞太空大片《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
中国科技界的风云人物都对这部电影赞不绝口,称它预示着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黎明。
《南华早报》截图
文章回忆起,过去,中国科幻电影作品质量不高,票房惨淡。根据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发布的2018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科幻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30亿元,但中国电影仅占13亿元,即10%。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科幻电影的总票房为95亿元,其中只有8.9亿元(9%)来自中国电影。
2016年,未来事务局合伙人李兆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本土科幻作品在中国的票房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达到好莱坞电影的水平。
“科幻电影在票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本土电影公司和资本不可能将该行业的利润拱手让给好莱坞。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10年。我们相信当地的科幻作品,我们愿意等待。”
曾经10年的预期,《南华早报》认为,随着《流浪地球》的出现,这漫长的等待可能会提前结束。
电影主演吴京说:“中国登上了月球背面,以前没有人这样做过,这些科学成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中国电影制作人制作过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七千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它至少在科幻电影界给七千人培养了基本知识。”
的确,从票房来看,这部中国科幻片取得了巨大成功。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亿,截止发稿累计票房9.01亿,目前猫眼评分9.3分,豆瓣评分8.1分。
猫眼电影2月8日上午10时数据
《流浪地球》预告片视频截图
原标题:《流浪地球》票房逆袭第一!吴孟达:看剧本时,不信是中国人写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