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消息,日前,山东大学上了热搜,因为给留学生找“心仪学伴”,有人指出,一对三,且多异性,让人遐想。
为此,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7日发布说明,学伴通知来自2018年,现在才被拿出来热传,是有人炒作,别有用心。
这份说明还称,学伴活动是为了促进中外学生学习,全部为自由报名,很受欢迎,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哈工大、中山大学等都有类似活动。
【1】通知:47个友好“学伴”小组
7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查证,山东大学去年11月15日有发布“学伴”活动见面Party的通知。
通知称,活动接收共计27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现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
关于选拔标准,通知要求申请者态度认真、无不良行为记录。将兴趣、信仰、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契合度高的优先匹配。
通知还提到,参与者需要是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本、硕、博),热爱山大,思想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
同时,志愿服务经历、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社会实践经历及学生活动经历丰富者优先考虑。
一份学伴申请报名表也提到,“请认真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
潇湘晨报记者下载“山东大学2018“学伴”成组结果.xls”文件发现,来自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也门、尼日利亚、孟加拉、阿富汗等国留学生47名,分别被安排有3名学伴。
对此,有人指出学伴多为异性。记者联系山东大学研究生会青年工作中心一名庞姓工作人员,未获回应。
【2】回应:活动并非只有山东大学
7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留意到,《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出现在网上,落款为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时间为7日,并盖有红章。
说明称,学伴活动正当合法,符合上级促进中外学生交流的精神,且中外学生互为学伴,并非单独为国际学生找学伴,活动受到了中学学生的欢迎。
活动举办之初,就有制定规章制度,督促学生遵守。这与《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有印证。
这份暂行规定提到,参加“学伴项目”的中外学生应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不得骚扰他人,不得出现任何歧视性语言或行为。
“如与学伴外出活动,须报相关负责人同意。超过一天的外出活动,须书面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市区外活动须另外签署安全责任保证书。”
说明还提到,学伴活动并非只有山东大学在做,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哈工大、中山大学等都有类似活动。
最后说明强调,学伴活动通知是2018年发布,并非新发布,现在拿出来炒作,是别有用心。
【3】亲历:参加的都是群体活动
11日,一名自称是刚毕业的山东大学女生非常气愤,她告诉潇湘晨报记者,自己就曾是学伴成员之一,而且参加的活动都是群体活动。
同时,她在微博上作了部分解释:
我大一的时候也参加过学伴活动,男生女生都有很多去的,中国人是女生多,外国人也是女生多啊,都是自愿报名参加活动的。
学校举办的活动都是集体活动,就是一群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一起参加,然后顺便交流交流。
印象里,学校办过冬天一起包饺子的活动,办过学中国书法的活动,这么弘扬中国文化的活动,到了你们口中就成了崇洋媚外。
参加这个活动,我认识了好几个漂亮的韩国小姐姐,没有韩国男生,而且小姐姐们也非常nice,她们回国之后也偶尔还有联系。
另外,潇湘晨报记者在山东大学官网上也看到,不少学伴参与者谈心得。有人提到,“21天的“学伴计划”,给个人带来的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给整个班级甚至学院,带来的是良好的学习氛围。”
【4】探讨:为何学伴活动突遭质疑
对留学生采取学伴制度的大学有很多,山大回应似乎并未完全平息质疑,这是为什么?
有人分析称,或跟当下一些社会现象有关,譬如有些高校只给留学生安装空调,暴力抗拒交警等,这增强了人们的焦虑。
更有人称,有些学校为了吸引留学生,门槛不断降低,导致留学生水平下降,最后都不愿跟留学生玩了。
一名自称是山东大学校友的人就撰文提到,收留学生汉语零门槛,留学生生活遇到问题又没钱搞导师制度,就用学生志愿者。
“学生们做久了积极性下降,不得不把学伴一对一的比例提高到一对三才能运转。把管理成本转嫁到师生身上。这很‘鲁’,但不是拉皮条。”
上述校友还引述卧底人士的话说,“学校仍然是山东首个及唯一普及空调的大学,且坚持食堂物美价廉,说明还是厚道嘛。”
原标题:一名留学生配三名“学伴”还多为异性,山东大学回应:炒作,别有用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