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 国新网 图
澎湃新闻消息,3月4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302医院)教授王福生团队的评论文章《COVID-19相关的肝损伤:诊治与挑战》。
王福生团队的论文结合大量的新冠肺炎病例报告讨论了患者的肝脏功能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发现不管是在新冠肺炎轻症还是重症患者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肝脏功能异常情况。
该评论文章指出,目前为止,至少有7个相对大规模的病例研究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上述数据表明,2-11%的新冠肺炎患者具有肝脏基础疾病,14-53%的进展期新冠肺炎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升高(见表)。严重新冠肺炎患者的肝功异常发生率更高。
此外,另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报告了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552家医院的1099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症患者的转氨酶水平也高于非重症患者。在另一项研究中,8名亚临床期新冠肺炎患者(即临床症状出现之前)AST升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诊断明显的临床期患者。因此,严重新冠肺炎患者的肝损伤较轻症患者更为普遍。
王福生团队认为,冠状病毒感染者肝损害的直接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了肝脏细胞。约2-10%的COVID-19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在其粪便和血液样本中检测到SARS-CoV-2的核酸,这一发现提示病毒可能通过消化道或血液循环侵袭肝脏。
同时,王福生团队也认为肝损伤也可能是药物的肝脏毒性所致,这解释了不同队列研究中肝脏损伤的发生率存在的较大差异。此外,免疫介导的炎症,如细胞因子风暴和肺炎相关的缺氧,也可能导致COVID-19危重患者的肝损伤,甚至发展成肝衰竭。
因此,王福生团队认为轻度COVID-19患者的肝损伤通常是可逆的,无需任何特殊治疗即可自愈。建议当出现严重的肝损伤时需要给这些病人服用保肝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根据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增加了“病理改变”部分。病理报告分析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肝脏体积增大,暗红色。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汇管区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
原标题:柳叶刀发表王福生院士文章:新冠病毒感染与药物可引起肝损伤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