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消息,英国《泰晤士报》8日称,英国政府准备制定新的法律,以打击外国公司进行的“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收购行为。因近期英国在涉港国安立法问题上频频发声威胁采取措施,不少舆论认为此举是在针对中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英方的政策也有可能是为避免外部资金趁机抄底或恶意收购。虽然此举可能对中资前往英国产生直接影响,但目前尚不能说英国对外资一律采取排斥的态度。
《泰晤士报》报道称,约翰逊政府正在加速推动立法,强制规定企业向政府报告任何可能构成安全风险并涉及刑事制裁的收购行为,否则可能面临惩罚。当外国公司购买英国公司的股份、资产、知识产权超过25%时,英国公司必须向政府报告。此外,相关的科学研究等动向,也需进行报告。而根据前首相特雷莎·梅任内制定的法律,企业对于是否上报此类收购具有选择权。据称,有关法案将在几周内提交议会。
近年来,英国成为中国重要投资目的地。英国国际贸易部国务大臣格林姆斯通曾表示,自2000年以来,英国是欧盟国家吸引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9年,中国投资额超过500亿欧元。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称,虽然并未直接点名,但在政府和保守党越来越担心中国对英国基础设施产生影响的背景下,上述立法可能剑指中国。英国《标准晚报》称,首相特别顾问卡明斯和多位内阁高官担忧,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新冠肺炎疫情使英国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被政府支持的外资收购。一些保守党议员希望,有关立法能够赋予政府监督和干预企业并购的权力,甚至是让政府官员与“五眼联盟”的情报机构合作,监督“可能代表中国或其他敌对者干预一线公司”的行为。
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专责委员会主席图根哈特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经济衰退产生的影响将使英国公司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被他国国有企业收购的风险。英国在抵制外国收购方面的保护措施较弱,如果我们不跟上步伐,那么在别人披着盔甲的时候,英国公司将一无所有。”图根哈特近来多次批评中国,他还曾牵头成立保守党“中国研究小组”,意在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际地位变化。
崔洪建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受疫情影响,一些英国公司可能陷入财务困境,售出股份或被收购可以有效地补充运营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外部资金可能会乘虚而入,低价抄底,甚至进行恶意收购。因此英国推动相关立法是指向所有外部资金,而非专门指向中国。但鉴于中国对英国投资较大,此举将对中国企业前往英国进行投资或收购产生直接影响,带来较强的针对中国的感觉。
不过崔洪建认为,英国推动限制外资收购的立法并不代表英国对外资一律采取排斥态度。他说,英国脱欧后,面临比较大的资本外流压力,为维护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英国会鼓励投资,而不会用所谓投资审查吓退外资,这不符合脱欧后英国的利益。
一些英媒担忧,当前英中在香港、华为5G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英国对中国在英承建的核电站项目态度也有所转变。若再出台限制外资收购的政策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进一步影响。英国《金融时报》称,英国政府花了十多年时间来吸引中国的投资,但随着美国不断拉拢盟友就疫情问题指责中国,伦敦与北京关系已无法再“一如既往”。最近一期英国《旁观者》杂志的一篇文章则宣称,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英国应用更强硬的政策限制中国企业购买英国重要的知识产权。
然而,与中国“脱钩”的论调并非英政府高层的唯一声音。有报道称,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等内阁高级成员警告称,不要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立“经济高墙”,这将构成阻碍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复苏的风险。他的观点得到英国商务大臣阿洛克·夏尔马的大力支持。
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美之间日渐加剧的博弈,会导致英国在两者之间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时候英国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与盟友站在一起。如在华为问题上,英国正向美国靠拢。“但英国外交的一大特点是不会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过早定性外交态度。英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随时调整政策。未来在不同领域,英国可能对中国采取不同的立场。如在某些政治利益上选择与美国保持合作,而在其他问题上与中国保持一定的密切关系。”
原标题:英国欲立法限制外国公司收购? 专家:此举可能对中资前往英国产生直接影响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