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读《琵琶行》,毛泽东激动得泪如泉涌,他品味出了与众不同的感悟!
09-22 08:13:57 来源: 人话简史微信公众号

大多数人,都会惊叹于白居易对琵琶女琴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描写,又或者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嗟叹。

而作为大文豪,同时又是大思想家的毛泽东,在读《琵琶行》时,他又品到了什么呢?

毛泽东“不愿”看白居易的文章,却对《琵琶行》百读不厌

毛泽东曾说过:“学点文学,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

毛泽东作为一个文学造诣深厚的伟人,他骨子里是多愁善感的,因此,杜甫、白居易的文章太过现实、太过悲情,他不忍淬读。

而对于李白、李贺、李商隐那些充满“幻想”的文学,毛泽东是十分喜爱的,所以他的诗词里也有许多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字。

然而,毛泽东嘴上说对白居易的文章“不愿看”,但实际上他读过不少白居易的诗词文章,尤其对《琵琶行》更是百读不厌。

年迈时的毛泽东眼疾严重,为了照顾他自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工作人员专门为他录制了一套配乐古诗词磁带,其中就有《琵琶行》。

对于《琵琶行》,毛泽东不仅耳熟能详,并能流利背诵,他还曾多次挥毫默写《琵琶行》,其中一幅书法手迹还被镌刻在庐山的“琵琶亭”景点内供世人瞻仰。

毛泽东对《琵琶行》的独到见解

暮年的毛泽东,因眼疾无法自己阅读,时常请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朗诵《琵琶行》。

工作人员刚开始念前头几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毛泽东就忍不住跟着一起背诵起来,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当工作人员念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毛泽东竟然已经激动得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了。

毛泽东对《琵琶行》的感悟很深,每每读来都会流露出真情实感,他曾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批注: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

从这段批注可以看出,毛泽东对《琵琶行》的感悟不像平常人那样只是停留在优美词句的赏析和作者个人情感的领会上,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更高层面——白居易的道德素养和价值取向上。

毛泽东认为白居易的诗词作品之所以有感染力并受世人的喜爱,是因为他用一种与黎民百姓平等的心态去感受社会和抒发情感,从而能说出天下百姓想说的话,表达他们最贴切最根本的需求。

毛泽东认为这是白居易诗歌最高明之处。

毛泽东对《琵琶行》的感悟就到此而止了吗?没有!毛泽东在批注的最后一句是:“其然岂其然乎?”

这句引用自《论语•宪问》,意思是:是这样吗?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毛泽东明显的是在对自己进行反问,这里面包含了许多未尽的含义,显然引发了他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只不过没有在批注中写出来而已。

毛泽东究竟还想到了什么呢?

毛泽东要求领导干部“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

毛泽东不仅在生活中十分的平易近人,没有丝毫上位者的架子,更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密切干群关系”。

1958年1月,毛泽东牵头制定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其中有一条就是“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群众”。

在这个“工作方法”中,毛泽东要求领导干部“打掉官风,实事求是,同人民打成一片……必须使人感到人们互相间的关系确实是平等的,使人感到你的心是交给他的。”

同时,毛泽东还强调:“不论你官多大,无非是当主席,当总理,当部长,当省长,那么大的官,但是你只能以一个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样,你的官更好做,更多得到人民拥护。”

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琵琶行》批注中的最后一句“其然岂其然乎”,显然就是在思考作为领导干部该以怎样的姿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如何能切实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原标题:读《琵琶行》,毛泽东激动得泪如泉涌,他品味出了与众不同的感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