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夜读 | 媒体披露吴谢宇自述弑母动机 | “两头婚”家庭的喜与忧
    12-26 21:24:22 来源:上游新闻综合

    【热点】

    媒体披露吴谢宇自述弑母动机 犯罪心理学专家:符合将犯罪行为合理化心理

    红星新闻消息,12月24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北大学子弑母案在福州中院开庭审理,当事人吴谢宇涉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

    据媒体披露,吴谢宇在庭上供述自己的弑母动机是:“不如和我妈一起死,这样就可以和爸爸在一起了。”他自述因为觉得父亲去世后,母亲很痛苦,于是他想到帮助母亲“解脱”。2015年春节形成这个想法后,4月份起吴谢宇就开始策划杀害母亲一事。2015年7月10日用杠铃趁着母亲换鞋时将其杀害。

    参加庭审的人士称,法庭陈述中的吴谢宇,从容冷静,“引经据典、逻辑清楚,对多个小说、影视剧中的细节如数家珍,连续20分钟发言几乎不停顿。”只有在谈到弑母细节时,“此前情绪稳定的吴谢宇发抖。”看到母亲死后惨状时,庭上的吴谢宇“哆嗦着身体说‘好可怕、好可怕。 ’”

    微信图片_20201224143925.jpg

    ↑福州中院

    整个庭审持续了4个多小时,当庭未宣判。

    红星新闻曾采访过吴谢宇身边的亲戚和同学,以及逃亡期间的同事,经过这些人描述的碎片,曾还原和拼凑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吴谢宇——学生时期的优秀学霸、关心同学、孝敬母亲的吴谢宇;弑母逃亡,在夜店做男模、与性工作者恋爱的吴谢宇。

    12月25日,犯罪心理学和人类学领域等专业人士,从不同维度向红星新闻记者进行了解析。

    如何看待吴谢宇在法庭上的表现?其陈述或在掩盖真实的作案动机

    “根据媒体披露的吴谢宇在庭上的陈述,我的结论是,他在法庭上这些所谓陈述辩解,逻辑清晰程度很高。(陈述的目的是)逃避也好,掩盖也好,这种逻辑是非常到位。”

    中国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武伯欣在看过了媒体报道中吴谢宇的法庭陈述后表示,他认为吴的陈述,符合犯罪心理学上罪犯对自己犯罪行为合理化的心理,“(弑母的真实动机)如果能深挖出来,吴谢宇就不会在法庭上这么从容。他的心理的防线就会彻底的瓦解,在法庭上可能会痛哭流涕下跪了。”武伯欣说。

    在法庭陈述中,吴谢宇提到自己曾尝试自杀,武伯欣对此也持怀疑态度,“(曾尝试自杀)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很难说。因为已无法考证。”

    ↑吴谢宇被羁押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

    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武伯欣说,罪犯在面对在司法机关介入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所有的犯罪行为合理化,“实际上这种合理化的直接的目的是减轻自己的罪名,这是人所谓的逃避心理的反应。”结合媒体披露的吴谢宇法庭陈述,武伯欣分析,“吴谢宇庭上陈述内容,似乎是在责怪父亲的死亡,认为是父亲的死亡影响了他的正常心理,这叫归因于外。”

    武伯欣解释,心理学上认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归因。而吴谢宇的典型特征是把一切归因于外,实际上是在掩饰自己法理上的和道德层面的不可饶恕性,这是一种掩盖行为。

    人类学博士、都市犯罪课题研究方向的何袜皮表示,关于在吴谢宇庭审的自我陈述中,曾提到过自己的“报复”心理,找舅舅和父亲的朋友借钱是一场由“误会”引起的报复,而误会就是,以为他们当年没有帮忙救治父亲。

    何袜皮表示,2016年2月5日春节前两天,吴谢宇突然发消息给借钱的舅舅以及父亲的朋友,让舅舅去车站接他和妈妈,“我从细节看,认为这是一种报复和愚弄。他们看到尸体后肯定受到十分惊吓,也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这几家人的春节都被毁了。

    在监控视频里看着他们惊慌失措、恍然大悟,或许是这个复仇大计中高潮部分。如果吴谢宇只是希望母亲安葬或者出于愧疚才自曝,他完全可以直接引导舅舅去家里见母子,但他却故意说了一个站台,让舅舅跑那白等一天,到处寻找,把他们耍得团团转。”

    如何看待吴谢宇陈述的弑母动机?不相信

    ↑福州警方发布的悬赏通告

    据媒体报道,关于弑母动机,吴谢宇称“和妈妈并没有矛盾,反而一直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弑母动机是认为父亲去世后,看着母亲很痛苦,自己也多次想自杀,担心自己自杀后,母亲更加痛苦,于是想“帮助”母亲“解脱”。

    武伯欣表示他并不相信吴谢宇在法庭上陈述的作案动机。结合在弑母之后,吴谢宇的生活轨迹巨变,武伯欣认为这些都能说明,他在法庭上的陈述并不代表他真实的想法,“他整个逃逸的过程,包括嫖娼,或者自己做男模,实际上这些行为说明他很激情快乐。事后整个行为,不像有些人犯罪以后,负罪感特别重。”

    武伯欣认为,吴谢宇在法庭陈述中,试图用自己的逻辑,把弑母动机背后的理性思考展示出来,“从他心理上说这个好像是理性的操作,我觉得这不是理性的,实际上是一种个性的极端异化,他的举动是人性个性的缺陷已经极端异化。”武伯欣分析,常态性的个性异化,往往是一步步变化的,“比如说跟他妈妈商量,或者是他妈妈打他了,慢慢积怨,然后一步一步的,而吴谢宇没有。”

    至于其真正的弑母动机,武伯欣认为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需要侦查审讯人员深入挖掘,吴谢宇的成长环境到底是棍棒型的家庭还是溺爱型的家庭,“棍棒型的家庭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冲突以及仇恨。”;

    其次是需要探究在吴谢宇进入北大离开家庭之后,还有一些什么因素影响了母子关系?比如经济问题或者情感问题等,“深挖这些心理冲突和犯罪背景是非常值得的,但恰恰在我们侦查审讯环节或者检查起诉是不足的。”;

    最后,武伯欣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始终存在着 AB面。A面看着都挺好,B面的东西恰恰才是具有驱动性的,“这个案件恐怕在B面上还有很多值得去研究的问题,或者去深挖的因素,我们研究犯罪心理,更注意在B面上。”

    ↑吴谢宇2016年2月4日被拍到曾在河南某处ATM机取钱

    何袜皮也对吴谢宇法庭陈述的弑母动机提出了质疑。“吴父在2010年去世,弑母发生在2015年。按正常规律,他母亲的痛苦应当是随时间递减的。这时再要替她解脱似乎说不过去。”

    关于吴谢宇提到的上述弑母动机,以及自己对母亲强烈的爱,何袜皮也认为这并不可信。她认为,吴谢宇趁母亲穿鞋时用哑铃击打其后脑勺,“自称如此爱和怜悯母亲的儿子,为何让母亲在临死前经历这种非必要的疼痛和恐惧?”

    同时,何袜皮指出,据此前媒体报道,吴谢宇曾购买“指向分尸的刀具”,“一个自称如此爱和怜悯母亲的人,不应该渴望保全母亲的尸体吗?至少从这些犯罪细节中看不出对至亲之人的爱。”

    何袜皮讲本案定义为“一次非理性地带有自毁性质的谋杀”。何袜皮说,她曾在2019年7月提出了这种判断,“通过和朱晓东(注:上海杀妻冰柜藏尸案凶手)作案手法的比较,我认为吴谢宇当时也出现了厌世、自毁情绪。当然这不代表他弑母后立刻想自杀。”

    ↑网传吴谢宇在重庆酒吧与人喝酒的画面

    关于吴厌世的原因,何袜皮认为是源自一种更深层次的矛盾,主要在于道德上的焦灼和自我认同感的挣扎。“因为他的人生被母亲的道德烈日照耀着,无法拥有自己的影子。可每个人都应该有影子(欲望)。”

    何袜皮分析,吴谢宇在弑母后做的一系列行为:求婚性工作者、收藏大量性工具、当男模、嫖娼、买大额彩票、赌博……都与她母亲的道德标准背道而驰。“如果说弑母是在毁掉母亲的肉体,那么这种堕落和放纵,即毁掉母亲精心训练的道德完美的自己,其实是在毁掉母亲遗留的精神。”

    如何看待吴谢宇的原生家庭与其性格构成的关系?不能简单归咎

    首先,武伯欣认为目前尚无法判断吴谢宇是否心理不健康。武伯欣认为,“从犯罪心理学角度看,吴谢宇可能存在个性的缺陷和不良倾向。”武伯欣说:“个性缺陷和不良倾向在13岁到30多岁的年轻人里,这是现代独生子女表现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因为这类人的生活环境优越,自以为是。”

    ▲谢天琴生前工作的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

    武伯欣认为,这起悲剧的发生,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之祸,“而且吴的原生家庭并没有什么恶,甚至可以说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即使吴父很早病故,在那是吴人生十几岁的时候,而且他母亲也把他抚养成人,而且进入北京大学,说明他的母亲很尽职尽责,父母双方是尽到责任了的。”

    武伯欣认为,在吴谢宇“心理断乳期”之前,他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并不存在缺陷价值导致其心理无法健康成长,所以不能将诱因归咎在原生家庭上。“吴谢宇在校是个优等生,后来又进入北大,从他的舅舅和亲友能借给他母亲这么多钱供他出国,加上他犯下弑母罪行后这些人写下谅解书,说明他生活在一个众星捧月的环境下。”

    何袜皮则认为,描绘谢天琴的词是“清高”、“道德洁癖”、“保守”、自尊心强。而2019年,吴谢宇舅舅在给媒体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我姐一生清苦、清贫,也有种清高,或者说是人格洁癖,从而注定了悲惨的结局。”证实了这种影响。

    如何看待父亲死亡对吴谢宇性格的影响?父子俩是真正的依恋与放松

    根据媒体报道,吴谢宇在法庭陈述,父亲去世后,他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变化,甚至怀疑自己也跟父亲患了一样的病,去医院检查后却并无异常。

    在法庭陈述中,吴谢宇把自己人性极端异化的时间点,定格在父亲去世上 。“吴谢宇对父亲的感情极深,这点毋庸置疑。”何袜皮分析,“从许多人的描述中,他父亲身材高大、情商高、擅长社交、体贴人、会打篮球、性格开朗活泼、不强势,和他母亲是完全两种类型。吴谢宇对父亲或许是真正的依恋,和他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是真正放松和幸福的,所以当他父亲死后,他才会认为家已经不成为家。他父亲的去世,是他心中一场难以治愈的漫长的伤痛。”

    同时,何袜皮提出了疑问,吴父病逝让吴谢宇始终无法释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无法释怀的可能有父亲去世前的经历和体验。父亲病逝前到底遇到了什么?

    谢老师(谢天琴)肯定是尽责照顾丈夫的,但最新报道也隐约提到:她曾拒绝父亲朋友和吴谢宇舅舅的探访要求,也拒绝了他们的经济帮助。这是吴父在临终前真正想要的吗?吴谢宇到底感知到了什么?当事人不说,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但从弑母的冷酷手段,到弑母后和母亲的意愿对着干的放纵,以及对母亲那方亲戚的借钱报复……都不禁让人想知道,弑母本身是否也存在一定的报复的因素?”

    原标题:媒体披露吴谢宇自述弑母动机 犯罪心理学专家:符合将犯罪行为合理化心理

    【热议】

    “两头婚”家庭的喜与忧:实力均衡才能两家并一家 最大烦恼是孩子

    澎湃新闻消息,28岁的张英如(化名)决定暂不要二胎了。

    四年前,她和丈夫“两头婚”组建了家庭,不娶不嫁。约定要两个孩子,大的跟爸爸姓,小的跟妈妈姓。婚后,两边父母家轮流住。

    如今,她跟两家关系都挺亲密的,最大的烦恼,就是孩子。婆婆和妈妈都宝贝孙子,各有各的教育方法,暗自较量;两家生活习惯,作息起居各不相同,孩子倒来转去,也有点混乱。

    “太麻烦了”,张英如感到疲惫,原定的二胎计划也只能搁浅。

    在张英如所在的江浙地区,所谓“男不出彩礼,女不陪嫁妆”的两头婚悄然兴起。它与上世纪的独生子女政策密切关联,父母不愿子女离家,也有所谓“传宗接代”需求。

    “两头婚充满了协商性”,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赵春兰做过研究。她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类似“孩子跟谁姓,婚房怎么做,聘礼要不要下”,都需要协商,婚姻生活的平衡多靠妥协来达成。

    那么,在倾斜的时刻,发生了什么?协商又是如何达成的?三位“两头婚”的当事人向我们分享了各自家庭生活的喜与忧。

    “两头婚”这种婚配模式对既有嫁娶婚配模式提出了挑战。图为浙江杭州西郊一个行政村中的一户人家。2012年和2014年,该户人家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按照婚前协定,大女儿随男方姓,小女儿随女方姓。 澎湃新闻记者 朱凡 图

    “两头婚”这种婚配模式对既有嫁娶婚配模式提出了挑战。图为浙江杭州西郊一个行政村中的一户人家。2012年和2014年,该户人家的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按照婚前协定,大女儿随男方姓,小女儿随女方姓。 澎湃新闻记者 朱凡 图

    “当婆婆遇到妈”

    张英如(化名),28岁,江苏南通人

    我结婚四年了,也是两头婚,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是这样,南通话叫“两边代管”,独生子女家庭不想女儿嫁出去,也不想儿子被招出去,就会两家变成一家。

    当初婚宴是跟他同一天分开办的,早上来车把我接到他家,但我家那边也有酒席,两边互不搭界,各自的费用各自承担,礼金最后给我们小两口。

    彩礼对方出了十八万八,放到高堂上作为一个见证,我家只拿了八万八,又加了八万买了车,所以等于这个钱又还回去了,彩礼钱走了个形式。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双方家庭离得很近,开车大概十五分钟就到了。因为都是本地人,所以结婚前双方不需要再去具体谈一些细节,只是和老公事先约定好,比如孩子的姓氏问题。

    之前还没有考虑太多,想着第一个孩子随男方姓,第二个随女方姓。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男宝宝,是跟老公姓,但是户口在我家,孩子出生后我就跟他讲,如果户口在他家的话那孩子就得跟我姓。

    结婚后,我会和我老公、孩子在我妈妈家这边先住上一两个月,再去婆婆家住一两个月。有时候在我家这边住久了,婆婆就会不高兴,她希望儿媳妇和孩子都在身边,这样会热闹一点,所以就经常催我们回去住。

    但这样两头住,争执也是难免的。

    比如说一月份在我妈这边住的时候,小孩子身体是健康的,但是下个月换到婆婆家后,孩子会出现生病的情况,我妈妈就会唠叨“怎么孩子在我家还是活蹦乱跳的,到了她家就不舒服,回来病恹恹的?”

    孩子的作息也会有很大影响。在我父母这边住的时候,他们睡得很早,孩子也就跟着睡了,但是一到婆婆家,他们习惯晚睡,小孩子一换环境作息就打乱了,经常又哭又闹,过上一两天才能缓过来。

    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有时我们会在一个地方住的稍微久一点,但另一方就会有意见。我婆婆上次还直接发信息质问我说“你好像很久都没回来住了,这边也是家,你不能只顾着你那头啊。”

    所以我就说太麻烦了还是不生第二个了。我父母也提过再生个二胎跟我姓,但是我不想生,他们也就没再管。

    我们自己的情况是两边轮着住,但身边也有两头婚是其他情况,比如自己买一套房,然后接双方父母各来住一段时间,也会有其他矛盾。

    我身边的一位同事,她是接婆婆和妈各来住半年。屋子里以前是深色窗帘,但他妈妈住的时候喜欢白色窗帘,说深色在家里太阴暗了,对小孩眼睛不好,就把窗帘换了。婆婆半年之后搬来又说白色不遮光晚上睡不踏实,两家人为个窗帘还不高兴了很久。

    除此之外,我们这边绕不开的话题还有妈宝男。在两头婚里,当双方一起住在男方家里时,女方会觉得你听你妈话多一点,就会不高兴回自己家住去了,男方婆婆就奇了怪了“怎么我说都不能说了,那你回去你就回去吧。”有时候就不让儿子再去女方家,两个人久而久之散掉了。

    但我跟我爱人还是比较相互包容的,争执最多的就是小孩的问题。在他家住的时候她妈妈教识字比较多,在我家住的时候我妈妈教数学教的多,婆婆和妈妈两个人就要比较,都说是自己教得好,都感觉自己教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其实我们这边还是比较喜欢女孩的。我记得我刚生孩子的时候,我婆婆看了第一眼就叹了一口气说“哎是个男孩,要苦咯”,我那时候还蛮不高兴,她说看肚子应该是个女儿,怎么变成男孩子了。

    她可能觉得女孩子比较贴心一点,因为我们这边女孩子都是当家做主,顶多两边代管,招上门女婿的也挺多,很多安徽山东人都愿意招到我们这边来。

    我觉得两头婚最大的好处就是小孩有双方父母料理,两边都抢着带孩子,我们两口子蛮轻松的。但是如果像嫁出去的闺女那样,婆婆要是带得有点不好的话,说她一下不高兴就不给你带了,你就不能上班了。

    当然问题也是有的,除了刚才提到的小孩作息和教育问题,两头跑来跑去还真挺麻烦的,像小孩慢慢长大了,如果妈妈在这边说了几句她奶奶的坏话,一不小心传过去了,有时候会拌点口角,容易引起一些误会。

    因为两头婚跟两边的关系都挺亲密的,当婆婆遇到妈,虽然特别亲密但总归会有点矛盾。

    “大女儿跟爸爸姓,小儿子跟我姓”

    周彤彤(化名),33岁,江苏扬州人

    我和老公是扬州本地人,都是独生子女,两头婚在我们这里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这边独生子女政策特别严。村里面二十几户只有两户人家是生了两个。一种情况是因为那家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但是哥哥去世了,妹妹是招婿上门,国家给她政策就是招婿上门可以生两个。

    还有一个是我邻居,比我大一岁是1986年出生,他舅舅是聋哑人,没有生小孩也没有结婚,所以政府就把这个指标给了他家,所以才生下了他。那个时候我听我爸妈说,八几年(超生)罚款要罚几万,还是挺多的,很少有人敢这样。

    这是上一辈的情况,就造成了我们这边独生子女特别多,我小时候上学一个班四十几个小孩,顶多两三个是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其他人都是独生子女。那时我们以为全国都是这样,后来上大学才发现好多人都有姐妹。

    小时候我在乡下住,包括姨娘、舅舅等亲戚,住得特别近,大概三公里就都到了,但是现在到了城里住,离得也就比较远了,我愿意生两个孩子也是因为觉得一个小孩太冷清了。

    结婚的时候是在双方那儿都办了婚宴,我们虽然在一个市里面,但也相差几十公里,他的亲戚过来不太方便,所以我们就连着办了两场,各自的费用各自出。

    但没有像人家说的“嫁了”、“娶了”或“结婚了女孩子就属于外人”这种想法,我们结完婚跟结婚之前是一样的,回去或干嘛,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和结婚前没有区别。

    我们没有彩礼,也不谈彩礼,更不需要彩礼,我也没有嫁妆。男方来接亲的时候有个开门封,比如二十、五十、一百这种,每开一道门要给人家塞封子,当时最大的一个开门封大概有个万把块钱,我妈后来也就回了一多万。

    结婚双方用钱都是差不多的,他家买了房子我家出了装修并买了一辆车,不会说像传统婚姻那样,比如男方给了十几万的彩礼,好一点的女方父母可能会把这个钱还回去,不好的可能这个钱就留给家里面的弟弟哥哥了,但我们这边没有这种情况。

    所以当时谈的时候也没有跟人家要彩礼,我周围的人也都是不要彩礼的,也没有彩礼这一说。两场酒宴收的礼金归我们自己组成的小家庭,我公公婆婆他们也是都挺好的,不管大大小小的礼金,哪怕我没有见面,是亲戚给小孩的压岁钱,他们都不会自己收,也会全部给我。

    我们家跟我同辈的全部是女孩,家人完全不重男轻女,就比如我叔叔生我妹妹的时候,当时其实已经有两个女孩了,做完B超知道又是个女孩后,我叔叔就说女孩挺好的,也都挺宝贝的。

    在孩子姓氏问题上,我会和爱人讨论一下,双方提前说好,生两个不论男女,第一个跟他姓,第二个跟我姓,后来小孩子出生后,第一个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

    一胎是女孩后,我父母当时还问了一下男方那边。我们就觉得万一第二个是男孩,可能跟男方姓会好一点,我父母就和男方那边说“第一个是女孩子,要不要第一个先跟我们姓?”然后我公公他们说无所谓,所以现在大女儿跟爸爸姓,小儿子跟我姓。

    我女儿她们班级里也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老大跟爸爸姓,老二就跟妈妈姓。

    我觉得挺好的,也不用担心两个孩子会因为姓氏不同而缺乏认同感,孩子现在问两边都叫爷爷奶奶,不叫外公外婆,如果分不清他就会在称谓前面加个姓来叫。

    我们对他们也没啥区别。就像我家老大是我妈带大的,然后我家老二是婆婆帮我们带,以前我妈妈跟我们住一起,现在是我婆婆跟我们住一起的,对小孩子都是一样的好,该买的都买。

    像我们今天出去了一趟,买玩具都是给儿子买一份,给姑娘也买一份,不会重男轻女。我老公也跟我说,他说以后如果有房子的话,不可能家里的东西全部留给儿子,儿子有的姑娘也必须有,我也是这种观点,我们就达成一致了。

    现在我们自己也买了房子,只不过跟结婚之前没有区别,回去自由。目前我是在男方家跟婆婆住在一起,他们帮我们带孩子,回去的话我就会去我妈家多一点,像以前我妈跟我们住一起的时候,节假日我就去公公那边多一点,也没有什么顾虑。

    因为我们是一个市里面的,他离我大概40公里,过年的话,除夕中午在我家吃,晚上我就到我老公家,开车几十分钟就到了。比如今年在你那边过年了,明年可以到我家来过年。

    这边男的也都挺理解女方的,回来也会帮忙做事情、带孩子,我公公也是,如果我婆婆烧饭了,他就会倒垃圾、洗碗,大家都分着做比较轻松一点。

    我觉得两头婚其实没有什么麻烦的地方,像我婆婆她像对姑娘一样对我好,早上如果我睡懒觉,她从来都不会对我严厉或者骂,我起来了她就帮我煮早饭然后端给我,大家互相体谅,就像她今天说有点困先去睡了,我就讲好啊你去睡吧,小孩今晚跟我睡。

    但我也听说过有人是因为姓氏起争执的,可能之前谈好了,到时候又不遵守,看生了个男孩可能就会去抢男孩了,但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婚姻也不是说为了利益去的,生活的好就可以了。

    “实力均衡,才能两家并一家”

    吴江川(化名),32岁,江苏苏州人

    我们九月份刚结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苏州是叫“两家并一家”,但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分开居住。

    双方都是苏州本地的,两边父母也都比较喜欢这种方式,有一个默契在,家庭条件也相当——这是很重要的前提,当时我爸妈给我买了一套婚房,然后她那边在婚前也会给她买好婚房。

    像摆婚宴,都是请各自同学、同事、家人,我这边请过来的人我出钱,她那边请过来的人她那边出。也有一些是可以商量的,比如婚庆我们来出,那酒水就他们出,这个是在双方都比较和气的情况下进行的,两家实力比较均衡就会出现两家并一家的情况。

    我父辈这边很开明,基本上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做决定,他们不太干涉这一方面。这可能跟我们这边的社会环境有点关系,从早期老一辈来讲,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从小到大的环境都是女性说了算,我爸就听我妈的话。

    他们之前其实也知道两头婚这种形式,而且已经流行好多年了,但是上一辈还没有这么夸张,因为他们毕竟还都不是独生子女,家里面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但到了我们这一代,“ 8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筹备婚礼的时候是双方父母,包括我跟我老婆都会坐下来聊,婚车、结婚照这些毕竟都是小头,无所谓的,几千块的东西相对来讲还是不需要挂到台面上去说,最后是我们出的,不过她们也总归出点,像香烟、喜糖、伴手礼之类的,双方是在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下去讨论这些问题,没什么争端。

    我们不会谈婚嫁这种观念,按正常来说,结婚前男方是要出点彩礼,女方会陪点嫁妆,但在两头婚里面没有这种形式。我当时出了3万多,但爱人那边又还回来给我,她爸妈给我五万,我爸妈也会给她五万,然后归我们两个小家庭所有。

    两个人结婚之后肯定是在一起住的,一般来讲我们会一个礼拜分别住,有时会住我老婆家几天,然后再住我家几天,周末的话我们会在外面吃,再回新房子住,不会在一个地方住半个月甚至更久。

    我爸妈跟我说,孩子只要是我的骨肉,哪怕全部都跟我老婆的姓都没有任何关系,不用把这个姓氏看得太重。

    倒不是说一定要生两个孩子,但是总归生两个双方会更平衡一点。姓氏在结婚前就事先说好,既然涉及到两家并一家,就是约定俗成的,不管第一个是男孩子或女孩子,第一个孩子跟我姓,第二个跟她的姓。

    但不排除有个别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第一个是女儿,第二个是儿子,有的人就要第二个儿子跟男方姓,苏州这边也出现过中间反悔的情况,但还是比较少的。就我身边而言,关系都挺好的。

    孩子明年三月出生,准备让我爸妈带半个月,然后她爸妈再带半个月,这样轮着来尽量避免谁带得多孩子跟谁亲这个问题。

    我觉得两头婚对我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弊端,双方的财务都比较透明,我爸妈和她爸妈都会给我们买保险,我们自己也会成立一个小金库,双方会放一些钱进去,我这边的朋友也都是这样操作的,两家并一家,已经很常见了。

    原标题:“两头婚”家庭的喜与忧

    【煲鸡汤】

    自知、自洽和自律,是治愈自己的三把钥匙

    image.png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从不谙世事到历经沧桑,每个人都要走过这样的旅程。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一边受伤一边成长是人生常态。没有无法治愈的伤,找到这三把钥匙,你就能治愈自己。

    1

    第一把钥匙,是自知。

    所谓自知,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

    有些人遭遇痛苦时,只认为自己受到了命运不公正的对待。然而事实却是,任何事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你的认知层次、你的情绪处理方式,以及遇事时的应对策略,都将影响事情的发展方向。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带着这份自知,你不会肆意高估自己,也不会轻易贬低自己;你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点,也明白自己有哪些不足;你有追求目标的勇气,也有承担后果的魄力。这既是成年人对自我应有的负责,也是与自我和解的前提。

    葆有“自知”,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懂得接受凡事皆有因果的道理。你的生活,由你量身打造;你遇到的一切,皆因你而来。能明白这一点,对许多事自然也就能释然以待。

    2

    第二把钥匙,是自洽。

    人常常有试图说服别人的习惯 ,殊不知,这正是很多痛苦的根源,因为它通常以令你备感受挫而告终。如果能换个角度,把时间精力用来说服自己,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重构认知”,在固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会为自己打开新的看问题的视角、新的解读世界的模式。如果我们懂得在当前的认知模式之外还有另外的解释框架,我们就不会陷入某种执念中,而是能重新建构起对同一件事不同的看法,打破执念,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个过程就是自洽,自己赋予自己信心和途径,帮助自己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开辟出一条自我接纳的道路来。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就是不断说服自己,再好好陪陪自己。不管经历过什么伤痛,想它成为过去,就得从内心深处接受它的发生,然后告诉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它。把自己说通了,也就不存在那么多纠结与痛苦了。

    生活有时难免看不到光,但我们可以把自己变成那道光。只要你愿意,没有什么能将你困在原地。

    3

    第三把钥匙,是自律。

    要治愈伤痛,意味着在接受与反思问题的同时还要懂得改变。只有让自己真正变好了,才不会重蹈过往的覆辙,才能遇到更好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然,所有的改变都得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而自律就是实现改变必经的出路。自律本质上是对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有了这种自我拯救的力量,它能拽着你一直往前走,远离负能量,用行动化解伤痛。

    比如坚持每晚睡前阅读一小时,坚持每天运动,或者坚持常常为自己好好做一顿饭……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改变,一旦行动开始,你就启动了新的行为模式。坚持一段时间,自律所带来的积累终会让你迎来华丽的蜕变。

    很喜欢一句话:我并不期待人生总是过得很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我们要知道,危机亦是转机,能不能转危为安,取决于你面对低谷的态度。任何时候,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律高效的行动力,都是治愈自己最好的解药。

    愿你始终谨记这三把钥匙:先自知,后自洽,再自律。如此,才能于风雨人生中活出勇敢和坚定,活出真实和无畏。

    原标题:【夜读】自知、自洽和自律,是治愈自己的三把钥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