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
新华网消息,这是一次11年的寻找。
2010年1月30日,当天全国进入春运的第一天。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
一位年轻的母亲,背上巨大的行囊压弯了她的身躯,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抬头前行的年轻母亲面色红润,一双大眼睛坚定有力。
2010年1月30日,巴木玉布木背着大包、抱着孩子在南昌火车站匆忙赶车。周科 摄
就是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
2011年,该照片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
“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
“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
“当妈之后就看不得这类图了,看了就忍不住眼泪。”
……
11年来,这张照片不断在网络和社交平台流传,不断被各大媒体引用、转发,并成为“春运表情”。每到春运,人们总会想到这位中国母亲;每逢母亲节,网友便会发布这张照片来颂扬母爱。
11年来,众多的询问和反馈,让记者开始后悔当年“没有留下那位母亲的联系方式”。在众多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也让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
随着信息一点点地拼凑,照片一张张地对比,不久前,当年那位母亲,轮廓越来越清晰:巴木玉布木,32岁,彝族人。
2021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围坐在火塘旁,伴随着跳动的火苗,周科终于结束了寻找,与11年前那名自己镜头里的年轻母亲相遇了。
“一次喧闹车站的陌生偶遇,到远隔数千里之外的重逢,苦苦寻找了11年的一名没有只言片语的陌生人啊。”周科感慨,这些年自己带着相机走过更多的陌生城市,然而,这名曾在自己镜头里出现的陌生人却成了11年的牵挂。
“住上不漏雨的房子,是我儿时的梦想”
见到巴木玉布木时,她笑得灿烂,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与11年前照片中一样,她盘起头发、背着孩子迎面走来,除了略显瘦削,依旧是那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她的身后,是刚刚建好的新房,钢筋水泥结构,结实的板材门窗。“住上这栋大雨漏不进去、寒风吹不进来的房子,小时候做梦都想。”曾在土坯房住了30年的巴木玉布木,童年的家在半山腰,出嫁后家在山脚下,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土坯房。
住进新房,巴木玉布木偶尔还会做噩梦:害怕孩子们冻醒,更担心房子塌下来。
曾经,每到雨季,屋外大雨,巴木玉布木的土坯房里便是小雨。雨水落在地面不打紧,可时常会滴落在床上打湿被子,一家人都睡不了觉。脸盆放在床上接雨,一个不够,再加另一个,还不行就用木桶……
巴木玉布木回忆,那时候家里没有通电,漆黑的夜里,夫妻俩就在屋里摸来摸去,凭着感觉找漏点接雨水。整个晚上,就这样抱着熟睡中的孩子盼天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屋顶的瓦片不知被翻弄了多少次,雨中的不眠之夜又过了多少回。
在未拆除的旧房前,记者推开几块木板拼成的房门,简陋的木板床,补了又补的被褥。从柜中翻出几件黑色的彝族察尔瓦(披衫),巴木玉布木说,“这些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就是被子。”她说自己偶尔去集镇上淘衣服,2块钱一件,也有5块钱一件的,但家里人很少买,“更多是别人穿旧了不要的就捡回来。”
10年前,位于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桃园村,苦日子并非巴木玉布木一家。
从她家门口放眼望去,村庄周围,一道道山梁、一级级梯田清晰可见,山上草枯叶黄。远处,一座座大石山高耸入云,根本望不见外面的世界。
“不外出打工,光靠几亩地能吃饱就算不错了。”桃园村第一书记刘剑说,“村里土地贫瘠,不少还悬在半山腰上,播下一颗种子不见得能长出一粒粮食。要是遇上洪涝干旱,一年的收成就没了。”
巴木玉布木家有6亩旱地,祖上一直以种植玉米、荞麦和土豆为主,每年的收成勉强维持一家人填饱肚子。想吃大米要到集镇上买,但家里根本没有钱。2007年大女儿出生,巴木玉布木偶尔会用节省下来的零钱去买几斤大米,与玉米粉混在一起,给女儿“加餐”长身体。
2009年,二女儿出生,嗷嗷待哺中,巴木玉布木感觉看到了自己重复的童年,她害怕孩子们会像自己一样永远走不出这座大山。
就这样,巴木玉布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去打工!
“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比家里种地要强”
2010年1月30日,记者在南昌火车站拍摄的那位背负大包、怀抱婴孩匆忙赶车的年轻的母亲,正是巴木玉布木。她说,那是她结束在南昌5个月打工生涯,赶着返回大凉山老家的一幕。
她记得很清楚,那天一早,自己扛着大包小包,带着女儿从住处赶到南昌火车站,再乘坐两天一夜的火车抵达成都。在成都,她花了15元钱在一家小旅馆休息了一晚,又搭乘14个小时的火车抵达越西县,从县城回到大凉山的家里,已是深夜。这趟行程,巴木玉布木花了三天两夜。
如今,从南昌坐高铁到成都,最快只需要8个多小时,而从成都乘火车到越西,6个多小时就能抵达。
记者翻开那张曾震撼人心的“春运表情”照时,巴木玉布木惊讶又感慨。她告诉记者,当年自己背包中装满被子、衣物,手拎的双肩包里是一路需要的方便面、面包、尿不湿。她说,那一次,自己背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引得不少好心人上前帮忙。
10余年过去了,中国的长足进步其实从旅客行李背囊的变化都能看出来。如今在车站码头,已经很难拍到像巴木玉布木满荷大包小包这样的“经典镜头”了。
在巴木玉布木的记忆里,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凉山,第一份工作便是在南昌一家烧砖厂搬砖。
“砖厂打工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块钱,不多,但比家里种地要强。”巴木玉布木说,白天上班,她就背着女儿一起搬运石砖。女儿在肩头睡着了,就把她放在一旁,自己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她。
巴木玉布木没念过一天书,更不会讲普通话,连火车票也是同村人代买。霓虹灯下的招牌、路边的标识等,周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视而不见。在砖厂,她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班、带孩子和睡觉,砖厂就是她的全部。
巴木玉布木告诉记者,自己的童年是在高山上度过的。山下虽然有学校,但山高坡陡,下山的路要走上两个小时。像当地女孩子没有上学的习俗一样,巴木玉布木从没走进过学校。
童年的大多时光,放牛,照顾弟妹,日出日落,每天恒定。对于巴木玉布木来说,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是等着父母干活归来。再大些,她便加入其中,学着种地。
初到南昌,巴木玉布木一边搬砖,一边练习普通话,努力融入陌生的社会。
此前,她从没见过奶粉和尿不湿。外面的世界,对巴木玉布木来说总是很新鲜。
在砖厂打工期间,巴木玉布木最头疼的事是二女儿经常生病。在老家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带孩子去镇上医院看病。但只身在外,她不知道医院怎么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
“那张照片,正是我带二女儿回家的时候。”巴木玉布木说。
不幸的是,二女儿回家后不到半年就因病去世。自此,她再也没有外出打工。2011年,她的第三个孩子在出生后10天也不幸离世。
“那个年代,桃园村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外界,出行靠马车,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不少孕妇都是在家里生产,小孩子生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巴木玉布木说。
“无论生活有多难,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正当巴木玉布木和丈夫打算重新外出打工的时候,村干部反复提及的“精准扶贫”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起初,巴木玉布木并不懂什么叫精准扶贫。但她看到,桃园村的土地上“长”出了许多烟叶大棚,不少村民忙前忙后。
从几亩地试种,到大面积铺开,桃园村一改往年习惯,开始种植烟叶、果树等经济作物。
巴木玉布木一打听,一亩烟叶能挣好几千块钱,这不比在外打工差。于是,她与丈夫把家里的6亩地全部改种了烟叶。
第一年,因技术不好、经验不足,夫妻俩仅挣了五六千元,但他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第二年,扶贫干部上门摸底,送来一张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联系卡,巴木玉布木一家被列为扶贫对象。
随后,从县级联系领导到驻村农技员,再到具体帮扶责任人,大家为巴木玉布木搭建了脱贫平台。对口帮扶干部刘勇,隔三岔五往巴木玉布木家里跑,将烟叶苗送到田间地头、协调技术员手把手指导……
通过学习,巴木玉布木夫妇种植的烟叶产量成倍增加,年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种植面积也从当初的6亩增加到15亩。
与此同时,巴木玉布木还到半山腰上找荒地,在石头缝中辟出一块块试种地。她高兴地看到,烟叶从半山腰的石头堆里露出头来。
2020年,巴木玉布木家年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万元、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7万元,成功实现脱贫。
作为扶贫对象,巴木玉布木2018年获得国家4万元的建房补贴,她自筹7万元在宅基地旁盖起了一栋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三室一厅的房屋粉刷一新,干净明亮,还贴上了地板砖,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齐全。按照彝族风俗,新居落成,要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巴木玉布木夫妇一口气宰了两头牛。
依照国家政策,巴木玉布木还享受到医疗和教育方面的资助。2013年以来,她又生育了三个孩子,全部在县城医院免费出生。目前,大女儿巫其拉布木上初一,次女王雪医读小学一年级,儿子巫其布吉上幼儿园。
几个孩子很懂事,尤其是次女王雪医,成绩优异,还当上了班长。每当村民夸奖女儿,巴木玉布木总是咧开了嘴。
记者了解到,作为越西县北部的一所初级中学,新民中学学生人数已从2015年的873人增加到现在的2425人,其中女学生比例由15%增长到51%。在国家的援建下,学校不仅新建了几栋教学楼,还正在动工建设一个标准的运动场。
2018年,桃园村修建了乡村公路,电力、通信、自来水都通了,村口常遭水冲毁的那座小桥也修葺一新。曾经的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走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桃园村孩子们的上学路已经缩短到十几分钟。
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巴木玉布木夫妇还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如今,顿顿都有大米饭,有蔬菜也有肉吃。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面孔,巴木玉布木说,“希望他们好好读书,平平安安。无论是生活的贫困,还是遭遇的不幸,我们都要勇敢向前!”
看着巴木玉布木甜美的笑容,记者已然看到了11年前镜头里年轻母亲笃定的目光。
【解答】
奶枣、车厘子……非冷链食品也陷危机!进口食品还能吃吗?
南方+消息,近期,山东枣庄的一批进口乳清粉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以此为原料制作的奶枣销往25省份,引发了全国各地对涉疫奶枣的“大追查”。2月1日,广东揭阳、佛山等地相继发布了流入当地的山东涉疫奶枣的情况通报,目前所涉接触人员核酸检测结果皆为阴性,涉疫产品也已全部回收,并按规程进行消毒处置。
小小几颗奶枣撩拨了全国人民的神经。其实,自2020年7月以来,我国已有多地先后在进口食品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此前所涉多为冷链,近期非冷链食品也频频发出警报:
1月18日,山东枣庄市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从天津港购进的一批产地为乌克兰的乳清粉,经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1月22日,江苏无锡市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一份生产日期为2020年12月18日的进口车厘子内表面核酸检测阳性;
1月23日,石家庄市桥西区疾控中心在桥西蔬菜批发市场的进口车厘子中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1月24日,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现一批美国进口啤酒整托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
……
进口食品为何屡屡“中招”?外包装查出核酸阳性会传染吗?受污染非冷链食品传播风险有多大?春节将至,如何才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为何进口食品屡被检出核酸阳性?
鸡翅、冻虾、车厘子、奶枣……为何进口食品屡屡被病毒核酸污染?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就对此作过解释:
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另一方面,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为何非冷链进口食品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也变多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专家解释,除了全球疫情蔓延态势持续加剧,对进口食品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增长以外,气温变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进入冬季以后,冬季气温低,很多进口货物常温运输都类似于冷链系统,因此,也可能成为病毒载体。
冷链食品、非冷链食品,谁感染风险更高?
不同的进口食品特性不同,运输和储藏的方式也不同,导致了其被病毒污染后的传播风险不同。
此前冷冻鸡翅、冷冻白虾等冷链食品,出现了“物传人”现象。专家解释,冷链食品需要保证较低的储藏温度,若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病毒会存活较长时间。同时,因为冷链食品加工及运输场所内空间密闭,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传染的风险。
而进口水果与冷链进口食品不同。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水果、零食、部分饮品等进口食品储藏温度较高,病毒不会在表面存活太长时间,其传染人的风险比冷链食品低。
新冠病毒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存活时间在7日左右,对热较敏感。在干燥环境中,病毒长时间存活的可能性较小。据公开报道,此次涉疫奶枣生产加工时所用的乳清粉为干燥、常温保存的非冷链食品,且从原材料进口、加工生产再到消费者手中,至今已在室温下保存长达1月有余。
截至目前,山东及全国范围内未见直接接触该产品引起的病例报告,也未见从该批产品中分离出活病毒的报道。因此专家研判,虽然该产品使用的乳清粉检出核酸病毒阳性,但其传染性较小,由该产品引起的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不大。
食用受病毒污染进口食物会感染吗?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1月3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极小。
目前临床还没有案例显示新冠病毒能够通过食物传播,主要经过呼吸道、飞沫与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无论是活病毒、死病毒,都可能检出核酸阳性,因此食品检出核酸阳性,不代表它就具有传染性。”李宁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消费者经采购、加工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报道。因此,对于进口食品,消费者不必太过惊慌,甚至“因噎废食”。
进口食品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安全?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都开始采办年货。专家提醒,尽管国家将严格落实进口食品防疫检测工作,但是广大市民在购买的过程中,还需加强防护,把握好处理食品的每个环节,确保进口食品在舌尖上的安全。
购买时:
①购买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手套,避免病毒入侵人体;
②将水果、蔬菜与生肉、家禽、海鲜分开存放;
③在购买冷冻或冷藏食品时,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
④接触生鲜食品后的手避免触摸口、鼻子和眼睛;
⑤购物完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充分洗手。
对于非冷链进口食品(尤其是进口水果)的处理:
①注意手卫生,处理水果前应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的水充分洗手;
②用流动的清水将水果清理干净,千万不可用消毒液、消毒粉处理食品,否则会造成中毒;
③保持厨房、厨具的干净卫生,用干净的刀具处理进口水果;
④即使不吃果皮,也应使用干净的刷子刷洗未切开的硬质农产品;
⑤尚无研究表明盐、胡椒、醋、柠檬汁和酸橙汁可以有效去除食品上的致病微生物。
对于冷链进口食品的处理:
①处理肉类、海鲜时,厨具、案板应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一起存放;
②冠状病毒不耐热,处理冷链肉类时,应保证肉类熟透,尽量不生吃;
③清洗食品时,尽量避免水花溅出污染环境;
④处理完生的食品后,要用流水洗手至少20秒。
【煲鸡汤】
只有转身,才能看到出路
01
有个朋友前几年生活很不顺。
她先是遭遇了婚变,孩子被判给了前夫,而后又投资失误,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
她托人在孩子学校附近寻得了一份安稳的工作,工资不高,基本上每月还钱给银行后,只够吃饭。
每次去看望父母,她都满心愧疚。她说,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还在为自己担忧,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
看她过成这样,我们几个好友都很心疼,想帮她却又无从下手。
其实,几年前她工作做得不错,一直是业内骨干。我们也曾建议她离开当前的工作,回到之前的行业重新开始,但她拒绝了。
曾经糟糕的经历,已把她的自信摧毁。她变得颓废和自我怀疑,只是按部就班地重复着眼前单调的生活。
论才华能力,她并不输人,如果好好拼一拼,未来肯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可是,一时的低谷让她丧失了所有的斗志,没有办法重新开始。
人生路上本崎岖,陷入低谷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丧失了转变的勇气,任由生活蹂躏,看不到光明。
02
我所居住的小区门口,有家生鲜店,主要卖蔬果鱼肉。
去年,其中一家差点倒闭。原因是当天没买完的猪肉,店员不舍得丢,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接着卖,导致有客人买到了臭猪肉。
收到投诉后,店员们真诚地道歉,并赔偿了客人的损失,但是,生鲜店的声誉却一落千丈,生意开始急速下滑。
在大家都以为这家店要倒闭的时候,空降来了一位新店长。
新店长到店后,减少供应量之余,还采取了一系列的让利促销措施。并每晚在大群里发送柜台全部清空后的照片,借此告诉大家,店员每天都认真地清空了当天的货品,第二天售卖的蔬果鱼肉都是新进的货。
慢慢地,大家开始重新步入这家店选购,濒临倒闭的生鲜店又起死回生。
陷入困境的时候,学会舍弃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事物,或许就会迎来转机。
03
人生在世,难免会遭遇困境,但只要主动寻求转变,任何状况都不会困住你太久。
很多时候,转变就在一念之间,就看你有没有勇气打破眼下的僵局。
转变,意味着舍弃一些,然后重新选择,并努力获得另一些。
如果目前所拥有的已经成为前行的负担,不妨大胆舍弃,转而去追求另一种可能。
舍弃,不是放弃,而是停止与身后的烦恼做无谓的纠缠与挣扎;重新选择,不是背叛,而是对前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要相信,世事再难,也总会有出口。上天为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或许正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你得转身,才能看见。
勇于转变,才会迎来转机。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