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牛弹琴:这场劫难后,中印关系终于要翻篇了!
05-02 23:29:10 来源:牛弹琴微信公众号

图片

资料图

牛弹琴微信公众号消息,可能是我比较乐观,经历这场劫难后,中印关系终于要翻篇了!

不是说中印分歧就会弥合,也不是说中印摩擦会消失,更不是说印度心结就能打开,但印度应该也意识到,现在最紧要的,是救人,救人,救人。

赌气不解决问题,中国表达的毕竟是善意,而且可以说是最大的善意了。

如果还那种架势,就很不应该了。至少说,有助于走出一年来的僵局。

当然,外交是一门艺术,更要看到,中国外交的耐心和努力。

反正,印度疫情大暴发后,从4月22日开始,到5月1日放假,外交部开了7次记者会,7次表达了对印度的慰问,强调:中方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有道是:事不过三。但请注意,中国是连续七次表达善意。

这还不包括中国驻印度大使馆方面的表态。

但印度一直没有明确表态。

心结还是很深的。

以至于印度媒体都看不下去,《印度时报》的一篇报道的标题就是:“中国表示准备援助,但印度却从其他地方寻求氧气(进口)”。

要知道,当时印度最急缺的就是氧气,没有氧气,用BBC的一篇报道中的话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无法熬过今晚。

图片

以至于愤怒的新德里大法官呼吁莫迪,赶紧想办法解决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你去乞求!去借!去偷!去进口!”

高潮是4月30日,领导人直接给莫迪发慰问电,不长,但相当真挚:

我十分关切近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势,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印度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疫情。中方愿同印方加强抗疫合作,向印方提供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在印度政府领导下,印度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关切+慰问+合作+支持+帮助+相信……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中国的诚意,无可挑剔。

接下来,王毅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

根据中国外交部通稿,印度终于松口,连说了两个感谢:

代表印度政府和人民感谢中方致慰问电,感谢中方展现善意和团结,为印方采购抗疫物资提供了大力支持。

苏杰生还说:中方提出的合作措施非常重要,印方愿与中方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

中国人的大度和格局,印度人还是看在眼里的。

这应该也是一年多来,印度第一次对中方表达感谢吧。

简单统计了一下,如果加上领导人亲自出面沟通,就最近两个星期,中国对印度释放的善意,至少有10次。

毕竟人命关天,确实是最大的耐心和善意了。

图片

印度最急缺的医疗物资,正源源不断从中国运往印度。

看了一下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的推特,5月1日的一条说:过去两周,共有61架次航班,载着各种急需的医疗物资,从中国飞到印度。最新的一架来自天津,载着制氧机等设备,今天中午抵达印度……

此前,他还发推说: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向印度提供了超过5000台呼吸机、21569台制氧机、超过2148万个口罩,以及大约3800吨药品。

印度人需要援助,其实也需要经验,包括中国的经验。

很有意思的一点,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博士,在接受《印度快报》专访时忍不住几度建议,印度真应该学习中国的经验。

其中有两句话,他是这样说的:

我想你们需要——你们可能还记得,中国人在发生危机时所做的,实际上,他们在几天到几周内建造了这些急救室,作为医院来照顾人们。这是一项让每个人都惊叹的成就。

我们知道,当中国一年前暴发疫情的时候,他们完全封锁了,你们不需要封锁6个月,但可以暂时封锁,终止传播,所以你们要考虑的一件事是暂时封锁,这样传播就减缓了……

科学家的眼光,就是不一样。如果是美国政客,打死他们都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最后,怎么看吧?

还是老规矩,粗浅三点吧。

1,不仅是我们,福奇博士应该都看出了印度的心结,也在委婉劝说。现在毕竟十万火急,印度你救人第一。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印度,抓紧吧。

2,中印关系终于要翻篇了。也别忘了,当初武汉紧急的时候,印度也送来过医疗物资。现在,中国展现出最大的耐心和善意,也是一种大国格局。唉,两个发展中大国,斗起来两败俱伤,正中某些国家下怀。

3,当然,我们也别过高预期。翻篇归翻篇,也别指望印度就能彻底放下心结。比如看印度人留言,有不少人确实是感谢,但也有一些人还误以为:是你们中国政府在阻止氧气对印出口。真是欲加之罪啊,他们就不怕良心受谴责吗?

更有意思的是,我前面说了,中国外交部通稿,苏杰生在和王毅通电话时,两次“感谢”中国;但同样的对话,在苏杰生推特发文中,仔细看了又看,一个“谢”字也没提。

唉!

当然,我们救人,也不是就为了图一个感谢!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服之吧。印度迟早会醒悟的,中国这样的邻居,印度到哪里找?

原标题:这场劫难后,中印关系终于要翻篇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