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这个00后大学生,为什么最爱做灯笼?
06-12 14:01:2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消息,如今,在许多汉服写真中,常常会出现一盏传统灯笼的身影。尽管只是一件小道具,但它精致、素净又古意盎然,无论是器物美感,还是氛围衬托,都能与汉服相得益彰。

左炎令便是一位“做灯笼的人”,有不少网络美图中的灯笼出自他手,包括最近女演员周也拍摄的一套写真中,出镜的灯笼也是他的手笔。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位用古法制作灯笼的人,还是一名21岁的大学生。

汉服写真中现在常用到左炎令制作的灯笼作为道具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提供

汉服写真中现在常用到左炎令制作的灯笼作为道具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提供

浙江金华的东阳是左炎令的故乡。传统上,过年的时候,东阳会办灯会,会舞起“板凳龙”,它也是金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庙宇的开光仪式和庙会,也会用到灯笼。不过,最常见的灯笼,则是人们平时外出时使用的照明灯笼,也叫行灯

“灯笼上有很多信息。这些灯,有的以家庭为单位,有的以家族为单位,还有的以村庄为单位。比如姓张的名门望族,灯笼上会写他的姓、堂号,甚至祖宗和官职,都会在上面。除了平时外出,拜神、祭祀、婚丧嫁娶、升官调任这些典礼仪式,也都要用到行灯。提着灯笼,别人就会知道,今天是谁家在办事,他家是哪家大户人家。过年舞龙灯时,也会有人提着灯笼,走在最前。”左炎令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道。

八九十年代,东阳行灯很是复兴了一阵子。当时无论是新公司新厂成立,还是新的庙宇建成,都要用到大量的传统行灯,一次仪式要用上几千盏灯。不过,随着塑料铁丝行灯的流行,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不易损坏,传统的竹丝棉纸行灯很快没落。

不过,大概是由于左炎令的父亲曾在乡镇文化站任职,经常与民间艺人打交道。左炎令很早就对传统灯笼产生了兴趣。“灯笼是用竹子做的,寓意节节高。因为这种灯笼易损,所以每年要换新的灯笼。我们的方言里,‘灯’和‘丁’谐音,每年添新灯,也叫添新丁,讨个吉祥口彩。”

他小的时候,在小姨婚礼上,便提着行灯当过“小灯童”。到了中学时代,他就开始试着自己做灯笼。当时,正好有一位老师傅,住的离他家里不远,听说他会做灯,左炎令就跑他那里去学。

左炎令和他制作的灯笼

左炎令和他制作的灯笼

后来,他又陆续走访了东阳当地还在世的八九位老艺人,了解各个工匠的技艺特色,兼收并蓄,并有意识地记录了他们的传承历史,成了东阳民间灯彩艺术中的新生代“护灯者”。

如今,左炎令已经会做二十几种传统的竹编灯笼,比如“豆腐筒灯”、可以点更大蜡烛的“路灯”、拜佛用的竹丝灯、两头大中间细,专门讨债用的“腰放灯”、上梁时用的“元宝灯”…… 

而左炎令做的最多的就是行灯。传统行灯用竹丝为骨架,覆以棉纸。他一开始学做的,也是棉纸行灯。去年,他接到了一笔大订单,对方要求要做蚕丝行灯。

蚕丝行灯在过去就很少见,属于奢侈品,于今更是几乎绝迹。左炎令好不容易在湖溪镇罗青村找到了会制作蚕丝灯的老艺人申屠月德,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老艺人终于同意教授他这项精细活儿。

左炎令在用浆糊刷竹丝灯壳

左炎令在用浆糊刷竹丝灯壳

做好后的蚕丝行灯,比棉纸行灯更坚韧,不易脱落,光线也更明亮柔和,但要花更多功夫。

做棉纸行灯就要花左炎令一两天时间,蚕丝行灯则要更久,“五天起步,而且还需要在晴好天气下晾晒,如果制作过程中遇到天气不好,很可能就功亏一篑。”

制作中晾晒灯笼

制作中晾晒灯笼

做蚕丝行灯,最关键的工序就是糊蚕丝。把一段长约10厘米的蚕丝片,慢慢拉开,直到拉得均匀薄透,与灯壳同等高度,长度则与灯壳周长一致,再用特制的糨糊仔细贴在竹丝灯壳上,包括灯笼两头收口处。当初,左炎令也是实验了好几次,才取得成功。他谦虚地说,也就“马虎能过关”吧。

对于左炎令来说,制作蚕丝行灯最大的障碍,是原材料。他用的不是普通的蚕丝片,而是制作蚕丝行灯专用的蚕丝片。过去,东阳有一户姓张的人家,他家专门制作这种蚕丝片。不过,蚕丝行灯没落之后,没有客户,张家也就不再制作了。

如今,左炎令制作的蚕丝行灯,都是老艺人家里的库存。哪一天如果库存用完,左炎令说,也许他就只能做棉纸行灯了。

行灯的另一讲究,在于它作为身份的象征写在灯面上的字样。

字样都是左炎令临摹多次学习所得

字样都是左炎令临摹多次学习所得

过去,东阳城区有好几家有名的灯铺,左炎令最欣赏的是胡明行和金永明两家的行灯,其中,胡明行的行灯字样可说是数一数二。

六年前,他拜访过胡明行的儿子,这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告诉左炎令,当年,他家行灯上的字样多由清代或者民国初年的文化人撰写,其中不乏进士、贡生,至少是秀才一级,所以气质文雅。

老字样“御史第”

老字样“御史第”

左炎令如今做的行灯,字样就来自于这些传统灯铺里留存的老字样。他会去老艺人那里,软磨硬泡,收集、整合这些老的字样和纹样。“字样有两种,一种方,一种扁。东阳的卢宅,有写着“卢宅五经科甲”字样的灯笼,这是纪念他家祖先曾经考取科甲。”

那当代不需要这些字样了怎么办呢?左炎令说,他会临摹过去的老字体,写成新的祝福语,比如平安喜乐。喜上眉梢、岁岁平安、吉庆有余。甚至家里养猫的,还会写上“猫肥家润”。

此外,他还找来学习美术的朋友,在灯笼上表现一些经典画作,比如梅兰竹菊,或是富春山居图,如今,他还收了几个徒弟,与他一起工作。

灯笼上绘制的传统吉祥图案

灯笼上绘制的传统吉祥图案

慢慢地,左炎令在一步步探索行灯制作的标准化,在严谨遵循传统技艺的前提下,不断改进材料与技术,优化装饰,提升亮度,“老物新用,”让它更适合许多国风装饰性质的文化场合。

空余之时,他还会去走访全国各地的还有制作灯笼传统的地方,比如洛阳、白鹿原、潮汕、泉州等地,与当地匠人交流。下一步,他想要仔细研究故宫宫灯的工艺,尝试复原,算是他给自己的一个挑战。

原标题:这个00后大学生,为什么最爱做灯笼?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