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冉孟江
的哥冉孟江,在石柱县城开了6年多出租车,经历了打车起步价3块(1.5公里)、4块(1.5公里)、5块(2公里以内)三个时代。他粗略计算,每天要上下客50至80趟。
在过去6年里,冉孟江载过形形色色的乘客。不同的乘客有不同的故事,他们故事的关键词里,有乡愁、有富裕、有奔波、有爱……
6年多的出租车生涯,冉孟江也在一点一点感受石柱城的变化。过年,县城、乡镇的车越来越多,“豪车也越来越多,宝马、奔驰、奥迪总能看到”。车多了,路也越来越好。
大包面、土豆片、酸辣粉
回家先整一碗家乡的味道
“师傅,走太保祠,南门桥那里停。”
春节前农历二十六,石柱县火车站,游客熙熙攘攘,小谭提着简易行李包上了冉孟江的车。刚一上车,他就催“快点走”。
“街心花园,胡辣壳大包面还开起的撒?”
“耶,啷个又是你?”
当天晚上,石柱县下路镇,冉孟江送了一趟三星(乡),返程路上,见街边有人打车,身影有些熟悉,竟然是上午“急吼吼”打车的小谭。
“好不容易回来,要好生K(吃)一下……”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就像一个贪吃被发现的孩子。
街心花园胡辣壳大包面、南门街酸辣粉、玉带河边边的酸辣洋芋片……能够叫得出来,“响当当”的牌子有不少,说起来就口舌生津,小谭恨不得马上大块朵颐。
冉孟江拉过很多这样的乘客,他称之为“食客”。他们无论是回来还是新来(从外地来),无论是刚出火车站还是高档酒店大门口,总会有这样流着口水的人,急急忙忙,片刻也不能等,连叫车的声音里都透着香辣。
春节期间,这样的“好吃狗”就更多了。
有物流公司统计过,本地的土特产,多是在外地的本地人在网购。家乡的美食、家乡的味道,有的可以网购,有的却只能面对面地消费。按捺了一年,才有回家的机会,到家了,先整一碗,最是“家乡的味道”。
“小吃不贵,有时候,吃的还没打车费贵。但为了这些美食去打车的人,还真不少。”冉孟江笑笑说,他大多数关于“吃”的见识,都来源于这些“食客”。
打工回来先买房子
包车“一栋一栋看”
从高速路下道,到石柱县城,最直观的感受是高楼越来越多。
石柱西高速下道口和石柱县车站相距很近,动车和汽车在这里汇聚,石柱人回家或出门,自然也能看见成排的高楼。结婚、过年,总能有人豪气地包下一辆出租车,要司机带着他“一栋一栋”地看房。
“有专门回来看的,有的打工者只有春节期间有时间。”冉孟江说,他们长年离家,不熟悉情况,找个出租车司机当向导,方便又快捷。
孟先生,30多岁,家住石柱县三河镇拱桥(音)村,长年在浙江打工。他在村里有房子,建房花了25万,在当年是笔不小的数目。
三河镇离县城不远,开车只要10多分钟,人又不在家,干嘛还要折腾着买房?孟先生说,他虽然身在外地,但也很关注家乡的发展,“从保值的角度说,县城显然比镇上好。另外,娃儿要读书,有个房子更方便。”
冉孟江说,他载过的回家买房的客人,年龄大都在35岁以上,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
回家过年来回都匆匆
半夜包车送医去主城
也有急匆匆的乘客。大年三十,一位女子行色匆匆,出现在了石柱县火车站。她提着便携式的拉杆箱,要打车回下路镇过年,“师傅,尽量开快点,我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多,下午要回重庆,赶飞机。”
女孩和同事计划了一趟旅行,按照行程安排,她必须在初一一早起飞,目的地是南方某个度假海滩。“工作很忙,才放假。为了和家人团年,只能当天往返。”
还有更急的。前不久,冉孟江在石柱县人民医院拉了一位“急客”。凌晨两点半把车包下,目的地是重庆市儿童医院。包车的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妻,他们上初中的女儿,突然咳血,当地医院建议转院去主城大医院医治。
从石柱到主城,夫妻俩给了850块钱车费,“刨除过路费、油费,我能赚400块。”冉孟江说,这时候,赚钱是次要的,他最担心耽误孩子治病。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旭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