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重庆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一天早上8点,太阳已比较火辣,合川区三庙河响水滩,四五位村民拿着3米多长的竹竿滤网,沿着河岸线一路步行察看河道环境,一趟下来汗如雨下。领头的是一位90后小伙,叫何波,他是重庆第一个民间河长。这样的生活,他已坚持了一年多。
放弃城市生活回乡照顾养父
何波27岁,2岁时被父母送给三庙镇戴花村一名单身男子抚养。17岁时,他独自离开家乡去广州打工。“当时在一家服装厂上班,每天做着同样的事。”半年后,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决定回重庆。
回渝后,何波一路摸爬滚打,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事业逐渐进入了上升期。然而,2015年的一天,当得知养父突然病重后,何波毅然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决定回家乡照顾养父。“当时我翻开户口本,发现上面就只有我和他两个人的信息。如果他不在了,我闯荡得再好,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意义。”
经考察,何波最终决定在家乡开发荷田种莲子,“荷叶有观赏价值,莲子有经济价值,荷花还能净化水质。”
自荐当选重庆第一个民间河长
如今,走进合川区三庙镇三庙河响水滩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田。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泥土清香,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人人路过都要捂鼻绕行的臭水沟。
“刚回来时,河水的水质很差,经常有包装盒、玻璃瓶、塑料瓶等漂浮下来,遇到上游涨水的时候,甚至还有动物的尸体冲下来。河水都是黑乎乎的,上面还漂着油垢,苍蝇蚊子满天飞,根本没得人敢去河里淘菜洗衣。”回忆起一年多前河道的情形,何波直摇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家门前这条河有很深的感情,以前下河游泳经常还能摸到鱼。”
家乡发展起来了,但是环境却变差了,何波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回到家乡后,何波一边忙着开发荷田产业,一边开始挨家挨户劝说,给村民宣传环保知识。
去年5月,通过自荐和层层筛选,三庙镇党委、政府联合为何波颁发了民间河长聘书,由他负责三庙镇三庙河余家滩至响水滩约两公里河段。
堆积十多年的“垃圾山”不见了
担任民间河长后,摆在何波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河道沿岸的垃圾堆。由于村里之前没有垃圾站,村民都把垃圾扔在河道沿岸的一片草地上,十几年下来,已积聚成为一人高的“垃圾山”。
去年7月最热的时候,何波和两位村民一同开始了艰巨的“移山”工程。“又臭蚊子又多,每次都必须穿长裤长袖去清理。”何波说,刚开始没有多少村民愿意来帮忙,都觉得是在走过场,“但大家看到我们连续干了好多天,都被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到清理垃圾的队伍中来,最多的一天一共来了十多位村民。”就这么干了一个多月,堆积十多年的“垃圾山”不见了。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何波还见缝插针地向村民们传达环保的意义,渐渐让大家形成不乱扔垃圾的意识。
随着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何波的家乡戴花村参观荷田。如今,三庙镇还入选了重庆市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响水滩荷田正是其中首批打造的亮点。何波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把戴花村打造成一个田园综合体,集中整合和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把村子做成一个农旅结合的生态村,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就业。
“傻劲”让环保队伍越来越壮大
打捞上游漂来的垃圾也是何波的一项工作。今年5月,从上游漂来一头死猪,尸体发出令人恶心的臭味。“当时我就在愁有谁愿意来帮我一把,把这个捞上岸处理了。”正当何波愁得不行时,刚好村民秦嗣良赶集回来,一口答应了何波的请求,两人又找到三位帮手,五人协力把死猪打捞上来进行深埋。“当时我发现,并不是村民不愿意让环境变得更好,只是缺少一个领头的人,而我愿意做村里的环保带头羊。”
当然,河长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何波也面临了很多压力,甚至还遭受了不少乡亲的“脸色”。喂鸭子是住在河边的农民养成的一种习惯,但是成群的鸭子排出的粪便会让河水磷超标。“孃孃,家里的鸭子不要往河里赶了,粪便多了,水要变臭。”“这个河又不是你的,你让我不赶,我就不赶嗦。”
面对村民的不配合,何波总是好声好气地讲道理,和志愿者们挨家挨户地上门劝说、引导,还帮村民用竹栏围成圈,把家禽进行圈养。这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被何波的执着所打动,村里的环保队伍越来越壮大。
何波还讲了一件自己的糗事。去年12月的一天,他照例去巡河,不小心掉进河里。当时寒气刺骨,全身湿透的何波爬回岸上后,硬是咬着牙继续把河道巡完了才回家。没想到这一幕被村民看见,都觉得这孩子“傻”得可以。何波说,“我觉得就是这股‘傻劲’,才让村民们真心支持我的工作。”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淳 摄影 高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