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看!歌乐山上飘起大白气球
02-04 07:25:05 来源:重庆日报

2月2日早晨,重庆歌乐山高空探测站,张银廷小心翼翼地把探测气球送到放飞点。特约摄影 钟志兵  

●探空气球就像是气象工作者的眼睛,把人们无法亲自检测到的数据带回来。其回传的数据直接就传送至重庆市气象局,随后再上传至国家气象局。这份数据会作为重庆市唯一高空观测站采集的数据,和国际上释放探空气球得到的数据进行共享

重庆日报消息,2月2日6点30分,天还没亮,沙坪坝高空气象观测站站长张银廷就已忙开了,“我要放飞一只大白气球。”他有些神秘地说。

事实上,在全国,就这个时间点,有120个这样的气球准备放飞。

这个看起来比一般气球大许多的白色气球,每天都会在歌乐山上空飞过3次,风雨无阻。

它是干啥的呢?

6点50分 充气

6点50分,49岁的张银廷打开氢气房大门,熟练地将一张巨大的白色橡胶薄膜接上输气管,然后打开氢气罐的阀门,薄膜就像变魔术般慢慢充涨起来。

“气充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张银廷在气球下端加了约6斤的砝码,见气球仍能漂浮在空中便停了下来。他目测了一下,气球的直径约在1.2米左右,意味着大白气球已灌装成功。

走到草坪上,张银廷又把一个白色金属盒子拴在气球底部,一同拴上的,还有大约30米长的绳子。

“这是探空仪,它会随着气球一起升上空,探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相当于给空气测温度。”面对记者的疑惑,张银廷解释说,30米的绳子是用于减少气球尾流对探空仪的影响,使观测更加精确。

事实上,在灌装气球以前,张银廷就先和同事用专业的仪器对探空仪和百叶箱观测到的各类数据进行了校对。

7点15分 放飞

观测站位于歌乐山顶,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呼呼的风声,低温让人冷得忍不住跺脚。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银廷就拿着气球站在草坪上,静静等待。

7点15分,随着对讲机里一声“放!”,张银廷松开绳子,气球瞬间带着探空仪往天上飞去,一瞬间,气球已经飞上近百米的高空。

大白气球并非重庆独有。张银廷告诉记者,大白气球又叫探空气球,全球的高空观测站都会放飞探空气球,而这样的观测站在中国有120个,歌乐山就是重庆放飞探空气球的唯一观测点。所有的气球都必须在7点15分放飞,便于数据的收集、对比。

放飞后,气球以每分钟约400米的速度上升,几秒钟后,我们就已经看不到它的踪影。

8点40分 爆炸

然而,张银廷要做的事还没结束,他回到观测站内,开始坐在电脑前观察变化的数据。这些数据正是气球传回来的。

张银廷说,在接下来的80分钟里,探空气球将逐渐上升到35000米左右的高空。在这趟旅程中,它会时刻记录下以观测站为圆心的方圆200公里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并通过雷达每秒回传实时数据。

因为材质特殊,即使面对每秒80米的大风,探空气球也毫不“畏惧”。它穿过对流层、平流层,最终来到高空中。此时由于周围压强变小,原本直径1.2米的气球,逐渐膨胀为直径6米左右。

8点40分,当最后一份数据传回后,气球在高空中爆炸了。“它的使命结束了。”张银廷说,探空气球就像是气象工作者的眼睛,把人们无法亲自检测到的数据带回来。其回传的数据直接就传送至重庆市气象局,随后再上传至国家气象局。这份数据会作为重庆市唯一高空观测站采集的数据,和国际上释放探空气球得到的数据进行共享。“当然,这只是基础预报数据中很小的一部分数据,加上卫星遥感等众多数据,气象部门就可以绘制出高空变化的趋势,得出精准的气象预报。”

9点,张银廷早上的工作结束了。这时,他和同事才有时间吃早饭。但这一天的工作还没结束,因为按照国际气象组织的规定,在当天傍晚7点15分,第二个探空气球将开始放飞。而最后一次放飞,则是在翌日凌晨1点15分。

重庆日报记者 李珩

原标题:歌乐山上飘起大白气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